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294)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6
相关作者:林树燕丁雨龙赵荣李洁郑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英文
  • 3篇配子体
  • 3篇苦竹
  • 2篇大孢子
  • 2篇大孢子发生
  • 2篇雄配子
  • 2篇雄配子体
  • 2篇孢子
  • 2篇孢子发生
  • 2篇花粉
  • 2篇发育
  • 2篇雌雄配子体
  • 1篇淡竹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粒
  • 1篇雄配子体发育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 1篇受精过程
  • 1篇双受精

机构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国际竹藤中心...

作者

  • 7篇林树燕
  • 6篇丁雨龙
  • 2篇赵荣
  • 2篇李洁
  • 1篇王曙光
  • 1篇郑笑
  • 1篇张莉
  • 1篇徐强
  • 1篇刘国华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异叶苦竹胚和胚乳的发育及淀粉粒动态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异叶苦竹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部分切片用PAS染色观察胚乳发育过程中的淀粉积累分布动态。结果表明:异叶苦竹合子的休眠期为5天,胚的发育经过二细胞原胚、多细胞原胚、梨形原胚、分化胚和成熟胚阶段,发育类型为禾本型,成熟胚具有胚根、胚芽、盾片、胚芽鞘、胚根鞘、外胚叶等典型禾本科植物成熟胚的结构。胚乳发育包括游离核、细胞化和生长成熟3个阶段,发育类型为核型。授粉后16天左右,淀粉粒开始在细胞核周围积累,以后逐渐增多,充满整个胚乳。
林树燕刘国华丁雨龙
关键词:胚乳
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解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的大孢子及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利用扫描电镜对孝顺竹的雌蕊形态以及大孢子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孝顺竹雌蕊单子房,1室,双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是由1个雌性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为线性,位于珠孔端的1个大孢子分化成为功能大孢子,然后由功能大孢子依次经历二核、四核、最终形成1卵细胞2助细胞2极核3反足细胞的成熟胚囊。此外,孝顺竹为雌雄同熟类型,根据雌、雄蕊发育的对应关系,从雄蕊形态可估测雌配子体发育阶段。有少数雌蕊出现败育现象,可能是孝顺竹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林树燕林树燕李洁李洁张莉
关键词:孝顺竹雌蕊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
异叶苦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Embryological characters of Arundinaria simonii f. heterophylla were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The anthers were tetrasporangiate in which the cytokinesis of microsporocyte in meiosis was successive type and the produced microspore tetrads were bilaterally symmetrical. The cells of tapetum layer with dense cytoplasm were secretory type, and they began to degenerate during meiosis division. The mature pollen was trinucleate. The single ovule with parietal placenta was anatropous, double integument and tenuinucellata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bryo sac was polygonum type. Generally the florets close to the base of spikelets bloomed earlier than others, and development of both stamens and pistils within a spikelet was synchronized.
林树燕丁雨龙
关键词:小孢子发生大孢子发生
淡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
2018年
以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 Clure)为研究材料,对花期物候、花序形态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淡竹为续次发生花序,盛花期为4月30日至6月5日,开花时顶部花先开,内、外稃不张开,果实为颖果;淡竹花序由小穗组成,每一小穗仅含1朵小花;小花具内、外稃各1枚,浆片3枚,雄蕊3枚,雌蕊1枚,柱头为长花柱型。雌雄同熟。
岳祥华赵荣林树燕
关键词:淡竹生物学特征花序
异叶苦竹花粉管生长及双受精过程(英文)被引量:8
2015年
以异叶苦竹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技术及传统的石蜡制片技术,解剖观察其花粉管生长途径及双受精过程。结果表明:(1)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吸水膨胀,约30min即可萌发。(2)授粉1~2h后花粉管可达到花粉长度的5~10倍,花粉管在柱头分支中进一步伸长,并开始伸入花柱中生长。(3)授粉后5h,大量花粉管沿引导组织进入花柱基部与子房顶部之间的子房壁,有少量花粉管在子房壁与外珠被之间的缝隙中生长。(4)授粉后8h,少量花粉管到达珠孔端。(5)授粉后15~18h,精核与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精、卵核融合,形成合子。(6)授粉后20~30h,仍可在花柱中见到大量呈束状的花粉管。(7)授粉后48h,子房内的大部分花粉管出现解体,大多数花粉死亡。研究认为,精细胞到达胚珠的时间为8h。
林树燕赵荣徐强王曙光丁雨龙
关键词:花粉管生长双受精
3个竹种的花粉特性观察及花粉培养和贮藏条件筛选被引量:6
2015年
竹类植物的营养生长期很长,大多数竹种开花后即死亡,因而对竹类开花生物学及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相对较少^([1-2])。花粉萌发和贮藏特性是竹类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主要集中于花粉粒的形态和活力等方面,关于竹类花粉萌发和贮藏条件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
林树燕赵荣李洁郑笑丁雨龙
关键词:竹类花粉形态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
鹅毛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被引量:23
2012年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石蜡切片,对鹅毛竹的花芽分化、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发现:鹅毛竹花药具4个药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4层结构组成,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产生左右对称型小孢子.鹅毛竹成熟花粉大多2细胞型,都具1个萌发孔.鹅毛竹子房为单子房,子房1室,侧膜胎座,一个倒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由一个雌性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合点端一个大孢子分化为功能大孢子,由功能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位于核点端的3个细胞核进行多次分裂形成多个反足细胞.至此,成熟胚囊形成.并就鹅毛竹不结实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林树燕丁雨龙
关键词:胚胎竹亚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