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2GS052-A41-007-03)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4H指数:8
- 相关作者:陈子萱牛俊义王生荣高玉红张蓉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94
- 2007年
- 研究了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物种丰富度、植被高度、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和高度,其中施氮磷肥和施氮磷有机肥分别比对照的草地丰富度提高了42.9%和44.7%,植被高度平均提高4.5和5.6 cm。不同施肥处理对高寒沙化草地的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影响。氮、磷和有机肥混施后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与对照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氮磷肥后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不同施肥类型对高寒沙化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同,采用氮、磷和有机肥混施的方案可最大限度的增加沙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的增加2.5倍。从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增加综合考虑,氮、磷和有机肥混施为高寒沙化草地施肥的最佳处理。
- 郑华平陈子萱王生荣牛俊义
- 关键词:高寒沙化草地施肥植物多样性生产力
- 玛曲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通过对玛曲县草地退化现状的研究分析,认为造成该地区草地退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超载过牧和鼠虫害猖獗等。并以草地退化成因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以草定畜、围栏封育、及时补播和灭鼠防虫等措施,以达到改良草地、防治草地退化的目的。
- 冯冰高玉红罗春燕毛羽
- 关键词:草地退化
- 甘南草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及其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运用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草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进化动量测算数学模型。选取人口密度、人均GDP、第一产业人均GDP、农民年均纯收入、中度以上退化草地比例、平均产草量、鼠害发生面积所占比例、单位面积草地牧业产值、载畜量9项指标,测度了甘南草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和进化动量。结果表明:甘南州各市、县草地生态位适宜度空间差异较大,根据适宜度可分为五级,并对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
- 孙鹏举陈英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
- 甘南玛曲高寒草地蒲公英锈病初步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索蒲公英锈病的发生规律,寻求最佳的病害防治措施。[方法]对甘南玛曲不同季节和不同海拔的蒲公英锈病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对其病害症状进行描述,对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冬孢子的形态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面超微结构拍照。[结果]蒲公英锈病的病原菌为山柳菊柄锈菌,冬孢子双胞,表面光滑。地形对蒲公英感病率有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蒲公英锈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明显降低趋势。海拔每升高100 m,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平均降低17.6%和16.2%。较高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可以促进蒲公英锈病的发生与蔓延。[结论]该研究为蒲公英病害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蓉王生荣
- 关键词:蒲公英锈病
- 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特征及其施肥改良研究被引量:28
- 2008年
- 为高寒沙化草地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析了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探讨施肥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异针茅为玛曲当前高寒沙化草地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亚优势种高山唐松草和乳浆大戟,而优势种异针茅的生态位宽度仅为0.941。在沙化草地植物群落中,优势种并不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且地位不稳定。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之间具有大的生态位重叠值,其中高山唐松草和乳浆大戟种群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它们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也较强,高寒沙化草地的演替方向将是杂类草取代禾草的优势地位。施肥可增加高寒沙化草地物种丰富度,其中氮磷配施和氮磷有机肥配施分别比对照的丰富度提高42.9%和44.7%。氮、磷和有机肥混施后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与对照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施氮磷肥后植物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也与对照之间达极显著差异;采用氮、磷和有机肥混施的方案可最大限度的增加沙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地上生物量增加2.5倍。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增加综合考虑,氮、磷和有机肥混施为高寒沙化草地施肥的最佳处理。
- 王鹤龄牛俊义郑华平陈子萱
- 关键词: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施肥组合植物多样性生物量
- 线叶嵩草内生真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测定被引量:5
- 2009年
- 从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中分离得到7株内生真菌,经过形态学方法鉴定有3株属于镰孢属Fusarium sp.,1株属于枝顶孢属Acremonium sp.,1株属于黑团抱霉属Periconia sp.,另外有2株未产孢,不能用形态学方法鉴定。测定这7株内生真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度,并以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简称R-1)、小麦根腐离孺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简称B-1)、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简称P-1)和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简称F-1)作为试验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内生真菌有71.43%表现出良好的喜低温生长的特性;7株菌株中有4株对小麦根腐离孺孢的抑制作用较强,菌株SY3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61I84%,抑菌区也在10mm以上;有4株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较弱,抑菌区亦不明显;时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都较弱,抑菌区不明显;仅有1株对终极腐霉有较强抑制作用,抑菌率为13.75%,抑菌区也达到了5~10mm。
- 张苗苗张蓉陈伟王生荣
- 关键词:线叶嵩草内生真菌抑菌活性
- 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生态位特征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研究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演替状况,对恢复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样方法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20个样地的植物种群进行系统调查,并计算其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该草地当前的优势种为异针茅(Stipa aliena);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亚优势种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 alpinum)和乳浆大戟(Euphorbia esula),为0.974,而优势种异针茅仅0.941,说明优势种并不具有最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在群落中的地位也不稳定;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之间具有大的生态位重叠值,其中高山唐松草和乳浆大戟生态位重叠值最大,达0.987,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也较强,表明高寒沙化草地的演替方向将是杂类草取代禾草的优势地位,如不及时治理,草地将进一步退化。
- 陈子萱田福平牛俊义王军强轩春香
- 关键词: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宽度
- 补播禾草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生态位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研究了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探讨补播禾草对物种多样性和植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播第2年各处理的重要值均以异针茅为最大,说明补播没有使异针茅的优势地位受到太大影响,异针茅为玛曲当前高寒沙化草地的优势种,乳浆大戟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92,生态位重叠最大发生在紫羊茅和异针茅,以及紫羊茅和乳浆大戟之间,为0.997。补播后随着禾草种类数量的增加,能提高高寒草地的质量,是提高退化高寒草地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 高玉红牛俊义陈子萱郑华平
- 关键词: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
- 高寒草地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探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对4种高寒草地植物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抑菌活性菌株进行筛选。[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玛曲草原上的线叶嵩、披碱草、异穗苔草和醉马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以棉花立枯丝核菌(R-1)、小麦根腐长孺孢(B-1)、终极腐霉(P-1)和黄瓜枯萎病菌(F-1)作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上述4种植物中共分离到45株不同的内生真菌菌株,其中38株对至少一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有2株内生真菌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3株对小麦根腐长孺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作用较普遍,但不明显;仅1株对终极腐霉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余均不明显。[结论]该研究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 张苗苗张蓉王生荣
- 关键词:高寒草地内生真菌抑菌活性
- 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采用样方法对施肥处理的玛曲高寒沙化草地进行了生态位特征的调查,计算了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施肥第2年后,草地优势种为异针茅(Stipa aliena Keng),其重要值平均为0.31。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alpinum L.)生态位宽度为0.993,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生态适应性较强,是草地的主要杂草。最大的生态位重叠发生在矮藨草(Scirpus pumilus Vahl)和乳浆大戟(Euphorbia esula L.)之间,生态位重叠值为0.995;其次是异针茅与高山唐松草之间,生态位重叠值为0.993。施肥使禾草类生长旺盛,杂草类的优势地位逐渐失去。
- 陈子萱田福平郑阳
- 关键词:施肥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