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31002)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8H指数:6
- 相关作者:党延忠吴江宁郭崇慧宣照国荣莉莉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文化组学研究综述被引量:6
- 2014年
- 文化组学在定量研究人类文化趋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简要描述了文化组学的定义、n-gram工具及其使用.然后,统计了国内外近几年有关文化组学文献的基本情况及所涉及学科等问题,按发表时间顺序进行了归总,分别按其不同语料库和不同应用领域进行归类整理,并详细介绍了文化组学在描述社会和自然现象,以及在情感挖掘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结合云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文献数字化处理平台模型,为今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信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郭崇慧魏伟任晓玲
- 关键词:N-GRAM
- Analysis of 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s
- This paper,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s theory,is to study China’s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from the perspec...
- Peng Zhang
- 基于双向选择调整策略的半监督聚类算法
- 2013年
- 半监督聚类算法通常利用标注数据优化类别描述参数(如类的中心),然后通过类别描述参数划分无标注数据的类别,但是没有考虑标注数据对其周围无标注数据的类别划分的直接作用。文中提出一种双向选择调整策略,在根据类别描述参数对数据进行类别划分之后,利用标注数据调整其周围未标注数据的类别标签,从而提高类别划分的准确度。该方法根据标注数据周围的数据密度来动态确定数据调整范围,并采用新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提高被调整的数据准确度。文中利用双向选择调整策略改进了基于多项式模型的半监督聚类算法和半监督模糊聚类算法,并使用多个标准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有效提高了半监督聚类的准确性。
- 刘明宣照国吴江宁
- 关键词:半监督聚类相似度模糊聚类
- 基于聚类系数的推荐算法被引量:8
- 2016年
- 针对于标准二分图网络推荐算法(NBI)的物质扩散机制过于简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系数的改进NBI算法(简称NBICC)。推荐系统可以被抽象为一个有向加权二分图网络,在物质扩散的过程中,考虑到聚类系数因素的影响,重新定义了商品之间的相似度的计算公式,进而获得了更加精确的推荐结果。Ranking score、precison、recall评价指标被应用在提出的新算法中,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三样重要指标上,NBICC算法都强于标准NBI算法。
- 许鹏远党延忠
- 关键词:推荐系统聚类系数
- 基于用户兴趣扩散模型的网络资源推荐方法被引量:6
- 2012年
- 针对Web2.0环境下大众分类系统中用户、资源和标签之间的三元相关关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部图的用户兴趣扩散模型,据此为用户进行网络资源的推荐。其主要思想是:通过迭代的扩散机制,使目标用户对信息的兴趣依三部图结构扩散至其他的用户、标签和资源上,然后以资源兴趣度排序为依据,在目标用户未曾收藏的资源中产生推荐。该推荐方法的优势在于扩大了推荐范围,避免了数据稀疏对推荐造成的干扰。利用公共数据集进行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推荐方法其准确率和召回率优于基于二部图用户兴趣扩散的资源推荐结果。
- 史云飞吴江宁宣照国
- 关键词:个性化推荐大众分类
- 基于元相似度的推荐算法被引量:2
- 2011年
- 提出了一个新的相似度概念——元相似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的协同过滤算法进行了改进。元相似度即相似度的相似度,与相似度相比元相似度是基于相似度矩阵而不是相关矩阵计算得出的。即使是在相关矩阵中未购买过任何相同商品的两个用户也可以用元相似度反映他们之间的相似关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冷启动和矩阵稀疏性问题。综合考虑元相似度与相似度可以更好地刻画两个用户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到更精准的预测。大量的实验模拟表明,提出的算法在ranking score、precision和recall等重要的精度指标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 许鹏远党延忠
- 关键词:协同过滤推荐系统
- 基于情感反应的组织即兴成因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快速成长能力更多地依赖于临场应变的组织即兴。组织即兴往往是由情境变化所激发的组织情感反应,进而激活组织记忆和偏离原组织行动模式、并不断地适应新环境的组织活动,同时。本文剖析了组织情感与组织即兴行动之间关系,建立了组织情感会触发组织活动的即兴生成模型。模型研究发现,情感反应与组织行动之间的趋同性、组织情感反应的强度、以及改变行动的努力程度影响着组织即兴活动产生。最后,以星巴克的创新性活动为例进一步证实,组织即兴是组织情境激发的情感力所驱动的集体行动。
- 潘安成李笑男
- 关键词:组织即兴情感反应
- 不完备数据条件下基于SFA迁移分类的客户流失预测模型
- 2012年
- 数据完备性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不完备的数据意味着很可能会丢失重要的判别信息,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针对现实情况下客户数据特征不同以及数据的不完备性对传统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的不利影响,本文将机器学习领域中迁移分类的方法应用于客户流失预测,通过谱特征排列(spectralfeaturealignment,SFA)实现了跨领域属性的近似统一,并利用直推式支持向量机(transductivesupportvectormachines,TSVM)对客户数据进行分类从而识别忠诚客户和流失客户,使得预测模型的性能显著提高。在最后的实验部分,使用两个不同的数据集进行的迁移分类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 余力涛党延忠杨光飞
- 关键词:客户流失
- 基于任务需求的团队知识传播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从组织内攻关任务的多种知识需求出发,考虑跨部门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构建了基于任务需求———团队知识相匹配的知识传播模型。模型中定义了任务知识需求矩阵、团队成员知识传播规则、知识协同生成规则以及任务需求与团队知识匹配规则,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知识交流策略对团队内部知识传播与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关系的知识交流策略有利于知识在团队内部的快速传播,但不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在后期容易产生传播停滞现象,而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则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混合策略不仅能够确保知识的快速传播,而且当混合策略中基于关系的知识交流概率较小时,知识传播效果甚至优于"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相应的管理策略是任务初期宜采用基于关系的知识交流策略,而在后期,采取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有助于团队顺利、有效地完成任务,与单一的采用基于关系或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相比,采用混合交流策略来完成团队任务具有明显的优势。
- 吴江宁刘娜
- 关键词:知识管理计算机仿真
- 面向排课系统的遗传算法改进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了解决实施学分制对排课所造成的困难,改进了排课系统中使用的遗传算法。基于遗传算法的原理以及在排课系统中的应用,指出了交叉和变异概率选择的盲目性,并提出了遗传算法中染色体编码设计和含动态调整参数的交叉变异概率选择的改进措施。采用仿真实验的方式验证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减少了无效的染色体和交叉变异操作,提高了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克服了遗传算法的早熟和局部收敛的问题。
- 于娟尹积栋
- 关键词:遗传算法排课系统染色体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