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3)

作品数:32 被引量:195H指数:8
相关作者:施雪华周亚越孙发锋陈党韩志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问责
  • 15篇行政
  • 10篇行政问责
  • 8篇政府
  • 8篇问责制
  • 5篇行政问责制
  • 5篇政治
  • 5篇公民
  • 4篇问责制度
  • 4篇公民问责
  • 3篇行政问责制度
  • 3篇救济
  • 2篇动因
  • 2篇中国社会
  • 2篇中国行政
  • 2篇社会管理
  • 2篇司法
  • 2篇主义
  • 2篇问责官员
  • 2篇问责机制

机构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宁波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菏泽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巴黎第一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施雪华
  • 3篇陈党
  • 3篇孙发锋
  • 3篇周亚越
  • 2篇蒋丹
  • 2篇曹丽媛
  • 2篇韩志明
  • 1篇胡祥
  • 1篇刘梦露
  • 1篇范时杰
  • 1篇刘耀东
  • 1篇张创新
  • 1篇邓集文
  • 1篇刘华钧
  • 1篇胡茜茜
  • 1篇孔凡义
  • 1篇韩艳丽
  • 1篇周平
  • 1篇姚蕾
  • 1篇曾媛媛

传媒

  • 6篇学习与探索
  • 2篇理论导刊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探索
  • 1篇新视野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领导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理论研究
  • 1篇学习论坛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断自我调适中的美国政治体制被引量:2
2013年
1787年制宪之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美国的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好基因是美国成为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的重要制度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的制度因素。事实上,美国的政治制度在初创时与别的国家的政治制度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有的政治制度还是别的国家已经弃而不用的"旧制度"。美利坚合众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散乱、落后的美洲小国、弱国一步一步走向并维持统一、繁荣的世界大国、强国的最主要因素是美国政治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即美国政治制度并非一劳永逸,只是坐收制度基因之利,而是依据环境的需要不断改革自己、调适自我,使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是现代化启动并推进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按照现代化核心价值的需要,创造并保持了政治制度在世界上的优势,这才是推动美利坚走向并维持其繁荣和强大的最主要原因。认真总结两百多年来美国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式和内容、经验和教训,对于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施雪华
关键词:政治体制
国外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2年
随着20世纪80年代始于英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开展,政府创新很快成为一项全球运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实践成果的取得和公共行政领域的理论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公共行政理论与政府创新实践的演进脉络几乎是重合的。因此,对国外政府创新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成果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是我国政府创新过程中对国外政府创新成果不盲目引进,而是进行有选择地谨慎借鉴并根据中国国情加以创造性改造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与借鉴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加速中国政府的现代化进程。
施雪华施雪华
关键词:政府创新
老工业基地振兴:欧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2年
德、法、英、美等国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来振兴本国的老工业基地。这些措施主要是: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并实施总体规划;按照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厘清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资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技术活力等。这些做法对中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施雪华孙发锋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
从官员复出失范审视中国行政问责制的漏洞及其修复被引量:3
2013年
问责官员的去向与安置作为行政问责最后一个环节既体现行政问责的执行效力,也反映行政问责制度本身完善与健全的程度。问责官员"悄然复出"、"迅速复出"、"神秘复出"甚至"无痛复出"等失范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在制度设计与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漏洞,如缺少对行政问责客体的后续跟踪和监督机制,问责标准模糊、范围狭窄,问责程序启动的内生动力不足,制度合法性自我消解等。重视并规范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细化并统一行政问责标准、强化异体问责及加强行政问责制度的执行力度是修复行政问责制度漏洞、促进行政问责制度建设、深化行政问责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曾媛媛
关键词:问责官员复出
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分析与建构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日臻完善。然而,从整体而言,中国的行政问责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存在着诸如行政问责立法滞后、问责内涵界定模糊、问责主体指向单一、问责客体规定不明、问责范围涵盖不广、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不明确、问责惩罚标准不统一、问责启动方向单一等问题。因此,中国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问责法》,对行政问责主体、行政问责客体、行政问责范围、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行政问责方式和行政问责程序给予明确规范。
陈勇
公民问责:现实反思与制度重构被引量:8
2010年
公民问责是异体问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同体问责和其他异体问责难以具有的优势。要促进我国公民问责,就必须促进政务公开,畅通问责渠道,完善问责程序,培育公民问责意识。
周亚越姚蕾
关键词:问责公民问责
论当代中国行政问责的方法
2012年
从方法的角度对行政问责进行研究,弥补了当前学界重制度轻方法、重宏观理论轻微观技术的研究倾向。行政问责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明显特征。这种行政问责方法的分类不仅加深了对当代中国行政问责方法存在问题的认识,同时也为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行政问责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曹丽媛
关键词:问责制当代中国政治
经济责任行政问责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2016年
2013年9月,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暂行办法》,2015年7月又推出了《湖北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这是实践中对经济责任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的积极尝试。文章将从理论上通过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对经济责任行政问责做另一种积极探索,以期厘清经济责任行政问责的内涵,还原其宏观的委托代理和问责链条,并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希望这一探索能对推动我国经济责任行政问责实践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蒋丹刘梦露
关键词:经济责任行政问责委托代理理论
公民问责:机制缺失及其治理被引量:7
2010年
公民问责是异体问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同体问责和其它异体问责难以具有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当前我国公民问责机制的缺失,使得公民问责的功效难以充分发挥。要促进我国公民问责,就必须促进政务公开,畅通问责渠道,建立问责回应机制,并完善举报人保护机制。
周亚越
关键词:问责公民问责问责机制
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成就、问题与改革被引量:11
2013年
社会管理是相对于国家管理的一个概念,它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各种社会事务实施领导、规划、决策、管理、协商、沟通、控制、监督的行为及其过程,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各种社会事务的自我管理。在对比分析其他国家"社会管理"一般含义和中国"社会管理"特定含义的基础上,可以看到近几年中国的社会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主要表现为:主体的多元化、规则的法治化、行为的组织化和重心的基层化、方式方法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改革与创新的常态化。但是,中国的社会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过于强调"维稳"而忽视了"创稳";过于强调社会管理或社会控制而忽视了社会服务;过于强调党政影响力的基层延伸而忽视了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和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过于强调方式方法和技术措施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过于强调放权而忽视了放什么权、如何放、放权后该如何监控和评估等问题。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中国社会管理改革的未来走向: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分三步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与其他体制相配套且有顶层制度设计;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要从党和政府管理为主转向社会自我管理为主;要注重促进社会自治组织的成长及其自治能力的提升;要在完善"社会管理"或"社会控制"方式方法的同时,努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要重视形成中国特色、地区特色的社会自我管理和运行的规则体系;要从单一的政府管理走向多中心的公共治理;要由被动的"维稳"走向主动的"创稳";要注意吸收国际社会经验,并加强国际间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交流与合作。
施雪华
关键词:社会管理中国社会管理国家管理社会服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