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8B01-04)
- 作品数:21 被引量:222H指数:12
- 相关作者:王忆勤燕海霞许朝霞李福凤郭睿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闻诊信号采集与分析在虚、实证型辨别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通过采集和分析声音信号,提取特征参数,为中医虚、实证型的辨别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中医闻诊采集系统"采集声音样本共308例,其中气虚150例,阴虚52例,实证55例,正常51例。运用小波包变换结合近似熵的非线性方法分析处理各组声音样本。提取与中医虚实辨证相关的特征参数。将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得出证型识别的准确率。结果:小波包分解各组样本得到不同频段的近似熵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到:正常与非健康比较,近似熵值在2~3kHz、3.5~4kHz和5~8kHz频率段的多个频率节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证与虚证比较,近似熵值在0~2.5kHz和6~6.5kHz频率段的多个频率节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虚与阴虚比较,近似熵值在2~4kHz对应的频率节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分类识别结果表明,正常与非健康、实证与虚证、气虚与阴虚各组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较高水平。结论:现代语音信号采集分析方法为中医虚、实证型的辨别提供了一定的客观参考依据。
- 陈春凤王忆勤颜建军沈勇陈凌云
- 关键词:闻诊虚实证候
- 中医四诊多源信息融合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概述了基于统计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的中医四诊多源信息融合分析方法,并分别论述了其原理、特点及其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的数字化、客观化平台提供参考。
- 徐琎王忆勤邓峰夏春明许朝霞
- 关键词:中医四诊信息融合
- 中医常见脉象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寻找具有生理病理意义的脉象特征,为脉象的识别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共收集337例样本,其中弦脉129例、平脉93例和滑脉115例,对这些样本的脉图进行谐波分析,并利用血液动力学原理来估算弦脉、滑脉和平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波速和反射系数的特征。结果:弦脉的波速v落在v≥13.241 m/s的范围内,平脉的波速落在5.64≤v≤9.742 m/s范围内,滑脉的波速大多数落在4.3≤v≤10 m/s范围内;弦脉的反射系数R落在R≥0.75范围内,平脉的反射系数大多数落在0.4≤R≤0.7范围内,滑脉的反射系数大多数落在0.1
- 郭睿王忆勤燕海霞颜建军李福凤
-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波速反射系数脉象谐波分析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从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方面探讨客观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的证候规律。方法:符合Framingham的心衰诊断标准患者3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NT-proBNP水平;检测心超指标;应用SPSS16.0统计,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采用R×C列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功能Ⅱ级多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心功能Ⅲ级、Ⅳ级多为心肾阳虚、气滞血瘀、阳虚水泛证。随NT-proBNP水平增加及EF、FS数值由高到低的顺序,呈现心肺气虚、气阴两亏、心肾阳虚到气虚血瘀或阳虚水泛趋势。结论: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EF、FS等指标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的中医客观化指标。
- 张蕾董耀荣吴美平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NT-PROBNP心室重构
- 量表法在五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量表法作为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在疾病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文中概述了近10年来量表法在中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心系、肺系疾病的研究进展,提出量表在中医研究中的不足及量表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 江娟刘国萍许朝霞王忆勤
- 关键词:量表五脏
-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与分析方法(研究)探讨
- 中医诊断学中传统中医诊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的目测观察、语言描述、经验辨析来判断病证,其诊断结果既受医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诊断技能的限制,又受光线、温度等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使得辨证的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
- 王忆勤李福凤汤伟昌何建成刘国萍颜建军郭睿王广东吴巧教邸丹钱鹏夏春明燕海霞马天才许朝霞付晶晶
- 关键词:中医四诊信息面色诊
- 闻诊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引量:12
- 2014年
- 中医闻诊是传统中医诊疗方法的特色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医学理论基础,是历代中医医家临床经验的传承。它在中医诊断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疾病和证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传统中医闻诊理论出发,阐述其地位和作用,从而展望未来中医闻诊的现代研究和发展。
- 陈春凤王忆勤燕海霞
- 563例不同年龄组妊娠妇女脉象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妊娠妇女脉象特征的差异。方法:应用TP-Ⅰ型数字化脉象分析仪采集563例不同年龄妊娠妇女左右手尺部脉图,分析各年龄组妊娠妇女的脉象分布情况以及脉图参数的差异。结果:<26岁组与>30岁组右手弦脉所占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手实脉以26-30岁组为最多,与<26岁组和>30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弦脉所占比率增加,滑脉所占比率减少;各年龄组脉图参数PSR1、PSR2、PSR3、PSR4、CSR1、CSR4等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年龄对妊娠妇女的脉象分布和变化特点有影响。
- 邹小娟寇美静王忆勤燕海霞
- 关键词:脉象妊娠年龄
- 症状量化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2
- 2008年
- 随着计量诊断的深入,症状量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及证候诊断等研究中。通过对有关症状量化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其方法主要有100mm标尺法、分级赋分法、赋权值法、症状加权积分法四种。同时,以上方法也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在不违背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寻找出适当的方法,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 刘国萍王忆勤
- 关键词:中医诊断
- 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中医证候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临床证型特点,为布鲁氏杆菌病的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大样本的临床病例,运用频次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频次分析,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出现频数较高的是发热、自汗、关节疼痛等;通过聚类分析,布鲁氏杆菌病人的主要症状体征可以聚为6类,依据中医理论分析分别是阳虚证类,血瘀证类,气虚证类,阴虚证类,湿浊证类,湿热证类。结论布鲁氏杆菌病的症状组合规律和中医辨证密切相关,对证候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布鲁氏杆菌病的证候特征可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 宫爱民许朝霞燕海霞刘长民张国霞钱鹏王忆勤
-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中医辨证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