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1053) 作品数:16 被引量:11 H指数:2 相关作者: 祖方遒 陈志浩 王知鸷 朱协彬 崔晓 更多>> 相关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常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CuSn合金熔体结构转变及其动力学行为探索 2010年 迄今为止,人们对合金在液相线之上的熔体结构转变过程的认识仍不清晰.本文运用电阻法、DSC热分析等实验手段,对CuSn60wt%二元合金熔体在升温及保温条件下的结构转变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相变动力学理论探讨了转变过程的特征与微观物理机制.分析表明:合金熔体中温度诱导的结构转变过程符合"形核-长大"类型,其动力学过程为自动催化转变模式,其中液相中新结构原子团簇的"形核率"为转变速率的主导控制因素. 陈志浩 席赟 祖方遒关键词:熔体结构 相变动力学 Al-6%Cu合金熔体结构变化及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探索合金熔体结构与凝固组织的相关性,改善Al-Cu系合金的组织性能,使用四探针电阻法研究了Al-6%Cu合金升温过程中的电阻率行为。结果表明,在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区间该合金存在明显的电阻率突变现象,暗示在该阶段合金熔体发生了温度诱导的结构转变。合金金相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该结构转变使得合金凝固组织晶粒尺寸明显细化、晶粒形貌趋于等轴化;在过热处理后,合金屈服强度提高了约18%,表面洛氏硬度提高了约14%。 包晓东 孙宇峰 陈志浩 管志鹏关键词:熔体过热处理 熔体结构 电阻率 凝固组织 高流变成型后样品不同位置对Zr57Cu20Al10Ni8Ag5块体金属玻璃室温塑性及断裂强度的影响 2019年 利用高流变方法成型将Zr57Cu20Ni8Al10Ag5铸态块体非晶制成棒状试样,探究了棒状试样不同高度位置对室温压缩塑性及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流变方法成型后样品的室温压缩塑性均明显高于铸态样品塑性,棒状试样的压缩塑性由底部至上部依次降低,而断裂强度逐渐增加。扫描电镜断口拍摄结果显示经过压缩测试后的底部样品脉状花样数量明显高于上部样品。高流变成型后试样的自由体积含量从底部至上部依次降低,这是高流变成型后不同位置塑性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为高流变成型方法在日后投入实际生产和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梅晓波 刘保串 张启东 马郁柏 祖方遒关键词:自由体积 不同GFA锆基非晶的内耗行为 2017年 利用内耗法研究了5种不同GFA(非晶形成能力)的锆基非晶(分别为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Zr_(55)Al_(10)Ni_5Cu_(30)、Zr_(45)Cu_(45)Ag_5Al_5、Zr_(65)Al_(7.5)Ni_(10)Cu1_(7.5)、Zr_(57)Ti_5Al_(10)Cu_(20)Ni_8的力学行为,探索了内耗与GFA之间的关系。内耗温度曲线结果表明,GFA越大,非晶试样所产生的内耗峰值越高,且通过计算过冷液相区的激活能与从内耗的物理意义相联系,提出了一个表征同种体系GFA的新参数—内耗峰峰值。此外根据内耗频率曲线考察了不同GFA的锆基非晶的力学弛豫行为,GFA越大,其在过冷液相区内原子失稳的数量越多,力学弛豫时间越短。 王知鸷 华同曙 苗乃明 祖方遒 水嘉鹏关键词:非晶形成能力 内耗 Low-frequency Internal Friction Behaviour of Zr55Al10Ni5Cu30 Metallic Glass with Different Quenching Temperatures 2017年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friction behaviour of Zr55 Al10 Ni5 Cu30 BMG samples and their quenching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below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he activation energ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quenching temperature, but in the surpercooled liquid region the activation energy tended to be enhanced with a further increase in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Besides, there were both an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for the amorphous alloys. The anelastic behaviour would change into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easily for the samples prepar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王知鸷 WANG Dong JIANG Peng WU Wangping LI Xiaoyan ZU Fangqiu SHUI Jiapeng电阻法探究喷铸温度对Zr57Cu20Al10Ni8Ag5非晶热稳定性及结构弛豫的影响 2017年 采用铜模喷铸法制备出Zr_(57)Cu_(20)Al_(10)Ni_8Ag_5大块金属玻璃,通过电阻法探究喷铸温度对其热稳定性及结构弛豫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该金属玻璃制备时的喷铸温度,使晶化转变点Tx明显滞后和过冷液相区ΔT增大,表明金属玻璃热稳定性增强。此外,运用电阻法研究了金属玻璃在低温下的结构弛豫,发现约化电阻率曲线存在"拐点"的异常变化。随着喷铸温度的升高,"拐点"的开始温度点Tonset提前,且金属玻璃结构弛豫强度增强。 祝攀拓 李小蕴关键词:熔体温度 大块金属玻璃 热稳定性 结构弛豫 Sn-Bi-Cu合金熔体结构变化及对凝固组织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探索合金熔体结构与凝固组织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改进Sn-Bi-Cu无铅焊料合金组织性能,运用四探针电阻法对Sn70Bi10Cu三元合金的熔体过热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合金熔体电阻率在812~821℃温度范围内发生了突变,且在降温过程中突变不再发生,表明熔体结构在这一温度区间发生了不可逆的结构转变.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发现,该不可逆的转变行为使其凝固组织明显细化及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压缩强度极限σd提高了约8%,表面维氏硬度提高约18%. 陈志浩 郑伟 朱协彬 祖方遒关键词:熔体结构 无铅焊料 Zr_(65)Al_(10)Ni_(10)Cu_(15)非晶合金电阻率的研究 2010年 在不同加热速率下利用恒流四电极法研究了非晶合金Zr65Al10Ni10Cu15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把晶化前的温度区间分为3个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分别对应于低温结构弛豫和高温度结构弛豫发生的温度区间,而第三阶段的变化情况与前二个阶段明显不同,并在晶化前出现电阻率极大值峰。研究表明,利用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非晶更多的结构转变的信息。 肖超杰 刘兰俊 王知鸷 李亮 祖方遒关键词:电阻率 结构弛豫 CuSn合金熔体结构变化及其对凝固行为和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电阻法和DSC热分析发现了CuSn30%合金熔体中存在不可逆的结构转变。在转变区间前后,通过熔体过热处理手段探索了这一结构变化对合金凝固过程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可逆熔体结构的变化导致熔体凝固所需的过冷度增大,合金凝固组织变化明显,初生相和共析组织细化,分布弥散化。并从熔体结构转变角度对上述现象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席赟 陈志浩 朱协彬 祖方遒关键词:过热处理 凝固行为 熔体结构状态对Cu_(40)Zr_(45)Al_7Ag_8大块非晶合金GFA及其晶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经930℃和1030℃过热处理后,采用水淬法制备了直径为5mm的Cu40Zr45Al7Ag8大块非晶合金。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晶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Cu40Zr45Al7Ag8大块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退火不同时间后的析出相。结果表明,熔体过热处理提高了熔体的玻璃形成能力,且使合金的抗晶化能力/热稳定性增强。 李亮 刘兰俊 崔晓 王知鸷 杨东东 吕雪 祖方遒关键词:大块非晶合金 过热度 玻璃形成能力 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