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527)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季更生李强冯圆圆李天程费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纤维素
  • 2篇菌株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预处理
  • 1篇桑叶
  • 1篇生物发酵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糖苷酶
  • 1篇提取物
  • 1篇内生真菌
  • 1篇葡萄糖苷酶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最适PH
  • 1篇最适温度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发酵
  • 1篇纤维素酶菌株

机构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李强
  • 5篇季更生
  • 4篇冯圆圆
  • 3篇谷绪顶
  • 3篇费娟娟
  • 3篇李天程
  • 1篇唐玉斌
  • 1篇朱珣之
  • 1篇屠洁
  • 1篇赵翔
  • 1篇黄倩
  • 1篇朱婧
  • 1篇华楠

传媒

  • 2篇蚕业科学
  • 2篇化工进展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果胶酶被引量:6
2014年
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酶的研究鲜见报道,本实验采用水热沉淀法制备了铁磁性氧化石墨烯(magnetic graphene oxide,MGO),通过交联剂固定化果胶酶。采用红外光谱和SEM表征了制备的MGO的活性基团和特性。结果表明MGO具有—OH等亲水活性基团,可以较好地分散在水相催化体系中。磁性氧化石墨烯的蛋白上载量可达1453mg/g MGO,远高于颗粒活性碳,硅藻土和粉末活性炭的上载量。并且研究了酶催化的动力学,酶的催化转化值7.41h-1,催化效率0.98m L/(h?mg),Km7.55mg/m L。固定化酶稳定性明显增强,且重复使用10次活性仍然可以保持在初始酶活的58%。
朱珣之李强华楠季更生李天程屠洁赵翔
关键词:固定化酶果胶酶回收利用
表面活性剂对离子液体预处理纤维素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甲酯([MEIM][DMP])与表面活性剂耦合处理纤维素,考察表面活性剂对于酶解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MEIM][DMP]/聚乙二醇4000(PEG4000)处理的纤维素酶解率比未处理的纤维素高78.2%,比未加表面活性剂处理的再生纤维素高6.5%。红外光谱显示有PEG4000分子特征峰出现,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EG4000处理再生的纤维素几乎为无定形区。因此,PEG4000参与的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纤维素酶解率,使结晶度降低,从而酶解率提高。
冯圆圆李强季更生唐玉斌李天程
关键词: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预处理改性酶解
用微生物预处理提取桑叶DNJ及提取物对β-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降血糖活性物质,在桑叶中的含量丰富。为提高桑叶DNJ的提取效率,分别采用4种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菌液对桑叶粉进行发酵处理,然后用稀盐酸提取DNJ。其中,用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发酵液对桑叶粉进行12 h预处理后,DNJ的提取量最高可达1.995 mg/g,比未经发酵液处理组增加了7.14倍,比蒸馏水浸泡对照组增加了18.20倍。因此,微生物辅助提取法在桑叶DNJ的工业化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红外光谱和木质纤维素成分分析表明微生物预处理破坏了桑叶的细胞壁,使细胞中的DNJ易于释放。以纤维二糖(底物)、纤维素酶、桑叶DNJ组成酶活性测试体系,测试结果表明桑叶DNJ还具有抑制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活性。
谷绪顶季更生李强费娟娟冯圆圆李天程
关键词: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微生物发酵Β-葡萄糖苷酶
从桑树根际土壤分离的产低温碱性纤维素酶菌株BJ-XH及酶的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碱性纤维素酶在洗涤、饲料、纺织和食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获得产低温碱性纤维素酶的菌种,于冬季从桑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6株纤维素酶产生菌,通过纤维素刚果红选择培养基分离及酶活性测定,筛选出1株能产酶活较高的纤维素酶的菌株BJ-XH,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认为该菌株为诺卡氏菌属(Nocardia)的放线菌。BJ-XH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液pH 8.5,接种量6%,培养时间6~8 d。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主要为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其酶活力可达5.6 IU/mL,酶最适催化温度为28℃,最适催化pH 9.0,属于低温碱性纤维素酶。此外,金属离子Fe3+、Mn2+和Co2+对该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Cu2+和Pb2+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BJ-XH菌株是能生产低温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的潜力。
李强季更生谷绪顶黄倩费娟娟冯圆圆
关键词:菌株分离产酶条件最适温度最适PH
一株利用纤维素产紫杉醇菌株BJ-11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从红豆杉中分离到206株内生真菌,经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确定有一株真菌(编号BJ-11)可以产生紫杉醇.利用蔗糖为碳源发酵10 d,紫杉醇产量可达127.20μg/L;而且该菌能够利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生产紫杉醇,发酵16 d产量可达110.3μg/L,有望大大降低发酵制备紫杉醇生产的成本.该菌株生长快速、紫杉醇产生时间早(2d)、孢子产量大,是一株优良的紫杉醇产生菌.经形态鉴定,BJ-11为炭黑曲霉.
李强季更生朱婧谷绪顶费娟娟冯圆圆
关键词:紫杉醇内生真菌纤维素发酵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