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0CEM017)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鸣邢锋陈令坤倪卓杜学晓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扬州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水泥
  • 2篇水泥基
  • 2篇水泥基材
  • 2篇水泥基材料
  • 2篇自修复
  • 2篇微胶囊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压汞法
  • 1篇阻抗谱
  • 1篇孔结构
  • 1篇活化能
  • 1篇荷载
  • 1篇反应级数
  • 1篇PVA纤维
  • 1篇UF
  • 1篇BET
  • 1篇MIP

机构

  • 3篇深圳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邢锋
  • 3篇张鸣
  • 2篇杜学晓
  • 2篇倪卓
  • 2篇陈令坤
  • 1篇陆晗
  • 1篇王卫仑

传媒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UF/E微胶囊用于水泥基材料自修复的渗流结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水泥基材料自修复用脲醛树脂/环氧树脂(UF/E)微胶囊,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方法和渗流结构参数检测、评价了该微胶囊的自修复效果,总结了渗流结构中迂曲度T和水力半径rh在不同自修复温度、自修复龄期、微胶囊参数时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UF/E微胶囊在水泥基体中发挥自修复作用的机理.
张鸣陈令坤邢锋倪卓杜学晓
关键词:微胶囊自修复阻抗谱
用于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的微胶囊体系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适用于水泥基材料微裂纹自修复的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微胶囊.该胶囊球形度好、囊壁粗糙,有利于与水泥基体形成良好的结合.以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剂MC120D和液态常温固化剂四乙烯五胺(TEPA)作为环氧树脂E-51的固化剂,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作为环氧树脂E-51的稀释剂,组成修复剂体系.基于Kissinger和Crane方程对此修复剂体系进行了固化动力学分析,根据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确定MC120D和BGE掺量分别为环氧树脂E-51质量的20%和17.5%.以高韧性PVA纤维增强砂浆为基体,分析了损伤基体中微胶囊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
张鸣陈令坤邢锋倪卓杜学晓
关键词:微胶囊自修复水泥活化能反应级数
荷载损伤PVA纤维增强砂浆孔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参照工程化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设计思路,制备PVA纤维增强砂浆,并使养护成熟的砂浆在不同荷载下预损伤,利用阻抗谱法测试不同频率CO时预损伤试件的交变电流响应,得到水泥基材料的交流阻抗特征曲线,对特征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到表征渗流参数的水力半径(h)、迂曲度(T)双电层电容(C)和电荷传递电阻(Rct]。渗流结构参数可以间接反映荷载损伤浆体的孔隙结构变化。基于Menger海绵理论利用压汞法(MIP)得到损伤浆体的孔分形维数、孔隙率和孔累积分布;利用低温氮吸附法(BET),并结合开尔文方程对损伤浆体吸附分支与脱附分支特点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预压力在峰值荷载的40%~50%之间时,浆体的细微观孔隙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损伤浆体的吸附等温线属于第Ⅱ类曲线。
张鸣王卫仑邢锋陆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