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71)

作品数:56 被引量:656H指数:13
相关作者:粟晓玲刘俊民魏晓妹马耀光南彩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水利工程
  • 26篇天文地球
  • 17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0篇地下水
  • 14篇石羊河流域
  • 14篇流域
  • 14篇河流域
  • 11篇神经网
  • 11篇神经网络
  • 10篇地下水位
  • 8篇地下水动态
  • 8篇网络
  • 7篇水资源
  • 6篇农业
  • 6篇径流
  • 6篇干旱
  • 5篇需水
  • 5篇水位预测
  • 5篇灌区
  • 5篇干旱区
  • 5篇BP神经
  • 5篇BP神经网
  • 5篇BP神经网络

机构

  • 70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湖北清江水电...
  • 1篇天津市水利勘...
  • 1篇贵阳勘测设计...

作者

  • 29篇粟晓玲
  • 15篇刘俊民
  • 11篇魏晓妹
  • 7篇马耀光
  • 6篇徐万林
  • 6篇南彩艳
  • 5篇许义和
  • 4篇胡国杰
  • 4篇张大鹏
  • 4篇张殷钦
  • 4篇郝博
  • 4篇史银军
  • 4篇杨雪菲
  • 3篇马孝义
  • 3篇蔡明科
  • 3篇张斌
  • 3篇陈琳
  • 3篇李建芳
  • 2篇刘占宝
  • 2篇郭华

传媒

  • 1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第九届中国水...
  • 4篇人民黄河
  • 4篇水资源与水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节水灌溉
  • 1篇Transa...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1篇2014
  • 8篇2013
  • 16篇2012
  • 23篇2011
  • 18篇2010
  • 6篇200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atlab的P-Ⅲ型曲线绘制软件的研发与应用被引量:10
2010年
基于我国频率计算发展历程及频率适线软件的发展现状,以Matlab为开发环境,通过存储完整ΦP值表、修改Matlab内部函数、添加Matlab系统绘图菜单,研发了一款适合皮尔逊Ⅲ型(P-Ⅲ)分布的频率曲线绘制软件,并应用于实例中。结果表明,该软件能方便、快速地生成概率格纸,并绘制频率曲线,计算结果完全满足工程水文科研和生产设计上的使用需要。
许义和魏晓妹
关键词:内部函数开发环境工程水文
基于变化环境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索、完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对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对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探索性地将正交试验与地下水动态建模相结合,用以进行地下水动态敏感性的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改进正交试验法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宝鸡峡灌区,所得结果与现有其他方法所得结果相近,即均认为地表水灌溉量和蒸发量是影响灌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并且该方法也在理论上克服了现有分析方法的一些局限性。【结论】基于改进正交试验法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具有一定可行性,是对传统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张冠儒魏晓妹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变化环境
混沌-支持向量机模型及其在地下水动态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建立混沌时间序列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为地下水动态提供新的可行的预报方法。【方法】以重构相空间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混沌时间序列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的建模思路、特点及参数的选取,借助G-P算法、C-C方法和Wolf方法,计算了武威盆地3眼观测井地下水位埋深序列的Lyapunov指数,并利用自适应方法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了选择;基于高斯径向基核函数,建立了混沌时间序列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结果】武威盆地地下水位埋深序列的Lyapunov指数均大于0,表明该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所建立的混沌-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用于武威盆地地下水位埋深预报,经过检验,武威盆地3眼观测井的预报精度分别为0.98,0.92和0.86,表明建立模型预报精度较为理想。【结论】建立了混沌-支持向量机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地下水位埋深动态预报。
胡国杰魏晓妹蔡明科许义和杨婷黄朝轩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混沌相空间重构LYAPUNOV指数支持向量机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地下水动态预报被引量:2
2010年
以重构相空间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并借助G-P算法、C-C方法和小数据量方法从武威盆地地下水位埋深一维时间序列中提取Lyapunov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此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沌时间序列的一阶加权局域预测模型,对武威盆地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有效的对地下水埋深的动态进行预报。
蔡明科胡国杰许义和
关键词: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LYAPUNOV指数
基于SPI的陕西关中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41
2011年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研究干旱的指标,根据陕西关中地区30个气象站41 a的气象资料,在计算年、季和月不同时间尺度SPI的基础上,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获取SPI空间栅格数据,分析关中地区气象干旱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年均SPI呈下降趋势,气象干旱程度加剧。关中地区年内呈夏季气象干旱减少、秋季增加趋势,除6月外,其他月份均呈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加剧趋势,构成以秋季气象干旱为特别严重的年内特征。关中地区气象干旱程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东部和中北部地区气象干旱严重;干旱年,地区内普遍发生气象干旱;正常年,局部区域仍有气象干旱发生。
谭学志粟晓玲邵东国
关键词:气象干旱SPI
基于信息熵的石羊河流域降雨时空变异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应用信息熵研究石羊河流域的降雨时空变化,为合理开发该流域的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边际熵研究月、季和年时间序列的变化,用分配熵和强度熵分别研究降雨量和降雨日数的年内和年代(10年)分布,依据石羊河流域8个气象站1959-2008年的逐日降雨观测资料,对不同降雨时间序列的时空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石羊河流域降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变异性,降雨在时间上的变异性表现为年低于各季,季又低于相应各月;各季对年变异性的贡献以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各月对季变异性贡献大的分别是春季3月、夏季6月、秋季11月、冬季12月;年际间降雨量变异性大的年份为1966,1979,1984,1987与1993年,降雨日数变异性大的年份为1973,1976,1984,1987,2001与2007年。在空间上,石羊河流域降雨量与降雨日数的变异性基本一致,均表现为流域东南部的变异性小于西北部。【结论】信息熵全面考虑了时空变化,可有效地解决降雨的时空变异问题。
董闯粟晓玲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降雨量
基于灰色残差模型的灌区地下水最小埋深预测被引量:8
2011年
建立灰色GM(1,1)主模型,然后进行残差修正,从而形成灰色残差模型,并对宝鸡峡灌区周城—苏坊洼地地下水最小埋深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根据前12 a观测数据建立模型,预测的第13 a地下水最小埋深为3.64 m,与实际值相比较,相对误差为4.21%;与单一采用灰色模型GM(1,1)相比,灰色残差模型克服了因数据序列不稳定而带来的误差,可提高灌区地下水最小埋深预测精度。
杨建飞刘俊民陈琳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GM(1,1)模型宝鸡峡灌区
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在入库流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将灰色GM(1,1)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和马尔柯夫链相结合,利用历年入库流量及千河径流量建立组合模型对入库流量进行预测。GM(1,1)模型主要预测趋势,其前半部分与实测值拟合较好,BP神经网络模型后半部有波动部分与实测值拟合较好,二者结合使相对误差最小建立组合模型,同时运用马尔柯夫链预测入库流量的变化范围。预测2001和2002年的入库流量对模型进行检验:GM(1,1)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359和-0.017;BP神经网络预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32和-0.251,组合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0.164和0.117,组合预测值在预测区间之内,该组合模型预测结果合理有效,能更精确预测冯家山水库入库流量。
郭华陈勇马耀光
关键词:灰色GM(1,1)模型BP神经网络马尔柯夫链冯家山水库
基于R/S分析法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9
2012年
为预知兴平市黄土台原区未来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趋势,采用R/S分析法及其修正式计算065和066号井1994~2009年月平均水位埋深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以及统计量Vτ。通过分析区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5点滑动平均法分别对兴平市同期的年降水序列和地表水灌溉序列进行了趋势成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065和066号井月平均水位埋深序列的H分别是0.989和0.974 9,相应的Vτ与lnτ的关系曲线向上倾斜,即065和066号井的水位埋深在未来年份仍然有着显著下降的趋势。兴平市年降水量略减少的趋势并不显著,灌溉水量却有着明显的减少趋势,这与同期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趋势是相一致的。
张殷钦胡伟刘俊民
关键词:地下水位时间序列
气候变化对河西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的影响程度,为节水农业的区域发展及水资源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河西地区18个气象站点的长系列气象资料月值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河西地区历年ET0值;用相关法分析各站ET0与地理位置、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应用相关法结合Penman-Monteith公式预测2010-2019年和2020-2029年ET0的年代均值。【结果】河西走廊西段、中段、东段和祁连山地的平均ET0值分别为1 265.1,1 078.6,1 058.5和984.5mm;海拔每升高100m,河西地区中部和东部各站年均ET0值约减少19mm,西部各站则约减少12.4mm;河西地区年ET0值与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 1,0.597 3,0.421 3,0.356 6和0.191 9;预测的每10年变化量,西部的安西、玉门镇,中部高台、临泽及祁连山地的肃北站点年ET0值减少20mm以上,西部的马鬃山增加20mm以上,东部的古浪及祁连山地的天祝站点增加10mm以上,其他站点变化小于10mm。【结论】截至2009年,河西地区的年ET0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分布地域性比较明显,表现为河西走廊西段高于中段,中段高于东段,祁连山地最小,海拔高度是其决定因素;气象要素对于年ET0值的影响表现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未来20年河西地区东段年ET0值呈增加趋势,中段和西段多呈减少趋势,且各站差异明显。
孙聪影粟晓玲
关键词:气候变化PENMAN-MONTEITH公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