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77902)
- 作品数:24 被引量:334H指数:12
- 相关作者:牛铮王长耀余涛田国良沈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最少换乘的公交最优路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9
- 2006年
- 提出了基于最少换乘的公交最优路径理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公交最少换乘的算法。由于算法本身的独特性,笔者将“图算法”部署到空间网络数据库中加以实现,利用数据库的快速查询、索引支持和在集合运算方面的优秀性能解决了算法的效率问题。同时还利用此类数据库系统对空间查询的支持,确保算法在求取最少换乘后可以兼顾距离最短的要求。
- 廖楚江蔡忠亮杜清运王长耀
- 关键词:空间网络数据库
- 基于地质统计学纹理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6年
- 传统的基于像素与像素基础上的遥感影像光谱分类方法忽视了邻近像素值之间潜在有用的空间信息,三十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谋求利用遥感影像本身所固有的空间信息以加强光谱分类,尽管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人一直都很少,其实现的手段主要依靠对原始影像的滤波,滤波的一般方式是生成纹理波段以指导接下来的分类。近年来,变异函数被用来表达空间依赖性,并取代简单的方差滤波成为了纹理分类的主要手段,在这篇综述性的论文中,笔者主要讨论了两类将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纹理信息集成到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它们代表了当前遥感影像纹理分类的主流。
- 廖楚江王长耀陈方
-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纹理分类变异函数
- NPP过程模型遥感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15
- 2005年
- 主要探讨了NPP过程模型的主要因子(植被覆盖分类、植物生长状况信息、土壤水分信息和气象因子)的遥感获取方法。这些因子的全遥感化将为研究大区域和全球NPP模拟提供很好的发展前景。
- 李世华牛铮李壁成
- 关键词: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
- 热带人工林生物物理参数及生物量对RADARSAT SAR信号响应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穿透冠层而获得树干信息的特点使得其具有在南方NDVI易饱和地区的生物量估测方面优于光学遥感。文章利用地面实测调查数据,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热带人工林生物物理参数及生物量对RADARSAT-SAR信号响应。结果表明:RADARSAT-SAR后向散射系数与森林生物量、树高、胸径可以用对数模型模拟。对于本实验区人工速生林来说,在森林生物量小于40 t.hm-2时RADARSAT-SAR后向散射系数与森林生物量具有较强相关性。桉树树高与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关系数大于桉树胸径与后向散射系数关系。松树胸径与后向散射系数相关系数高于树高与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为SAR在热带森林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王臣立郭治兴牛铮林文鹏
- 关键词:生物量热带人工林后向散射系数
-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过程模型研究被引量:35
- 2005年
- NPP模型现在已经发展到遥感过程模型时代。通过3种主要的遥感过程模型(CASA、BIOME-BGC和BEPS模型)进行阐述和分析,探讨了这几种模型的优势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 李世华牛铮李壁成
- 关键词:净第一性生产力
- 垄行作物玉米方向亮温野外测量中视场角影响的简单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基于透视原理、地面试验中对于较高目标的观测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随传感器高度、观测角度、视场角大小、观测位置等多个因素改变。由于垄行作物空间结构和温度分布的复杂性 ,在采用较大视场角测量方向亮温的地面实验中 ,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采用一个简化的三分量二维结构模型对这种误差进行初步的分析与估算。亮温三分量分别为植被、被阳光照到的亮土和植被阴影下的暗土。作物的结构简化为剖面为矩形的无限长平行体。通过对这三个分量在传感器视场中面积权重的计算来模拟目标结构、传感器高度、位置、视场角大小、观测角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在垂直观测中 ,视场中的植被权重往往被高估 ,偏差随传感器高度的降低急剧增加。在倾斜观测中 ,由于一种互补效应的产生 ,偏差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经过分析 ,减小误差的最有效办法是提高传感器高度。最后 ,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恰当地选取模型输入 ,两种数据能非常好的吻合。
- 余涛顾行发田国良Michel LegrandJean-Franois HanocqRoland Bosseno
- 关键词:方向亮温
- 基于神经网络和TM图像的大连湾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反演被引量:8
- 2005年
- 水体中的悬浮物是评价海洋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卫星遥感方法可以获得大范围连续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以1999年5月10日大连湾海上现场-卫星同步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技术模拟了陆地卫星TM传感器中心波长分别为485,560和660nm3个波段的辐射亮度值与在该海域现场获取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之间的传递机理。以TM图像的3个可见光波段作为输入的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系数达0.79,在反演海水表层悬浮物质量浓度方面比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表现要好。这说明神经网络方法在模拟非线性关系进行遥感反演方面更具应用前景。
- 丛丕福牛铮曲丽梅林文鹏王臣立
- 关键词:神经网络
- 基于Java RMI空气质量预报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 2005年
- 针对当前国内已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在数值预报计算模式更新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基于Java RMI的数值 预报计算模式的构建方法,该计算模式具有易变性。通过分析两类传统方法在计算模式更新上存在的弊端,指出 Java RMI的远端对象调用机制在实现方法上的优越性。阐述基于Java RMI的新方法的实现,展示如何在集成该 处理模块的新系统中保证预报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其良好的可扩展性。
- 廖楚江杜清运蔡忠亮王长耀
- 关键词:JAVARMI空气质量预报
- 基于导数光谱变量叶片含水量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8
- 2005年
- 利用实测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叶片含水量和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基于导数光谱变量分析方法,讨论利用含水量识别两种植物的可行性,并分别建立两种植物叶片含水量的单变量和多变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D2、D6和D8等含水量表征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单、双子叶植物;单变量估算模型中,等价水深(EWT)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更大,单子叶植物的相关性大于相应的双子叶植物,并且以简单的一元线性模型普适意义最大,反演效果最好;多变量模型中,用FMC表征单子叶叶片含水量精度大于EWT,用EWT表征双子叶叶片含水量精度大于FMC,总体反演精度是单子叶植物高于双子叶植物。
- 沈艳牛铮王汶徐永明
- 关键词: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 Radarsat SAR的森林生物物理参数信号响应及其蓄积量估测被引量:18
- 2005年
- 利用地面实测数据,系统探讨了RadarsatSAR数据在森林蓄积量估测方面的应用潜力和森林生物物理参数信号响应。结果表明:RadarsatSAR后向散射系数与森林蓄积量、树高及胸径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模型模拟;树种对后向散射系数具有一定影响;利用后向散射系数估测森林蓄积量,其精度基本符合林场大面积总体估测的精度要求,但小班水平应用效果不理想。
- 王臣立牛铮郭治兴丛丕福邓小炼
- 关键词:RADARSATSAR胸径后向散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