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790056)
-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5
- 相关作者:邓宏图崔宝敏李德良雷鸣王雪梅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组织演进与效率原则:文化类型与意识形态的决定性要素的相关阐释
- 2010年
- 组织演进意味着合约选择与合约替代。理论上,总是效率占优的组织(合约结构)替代效率相对劣的组织(合约结构)。决定组织演进、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因素是多元的,不仅是寻利的逻辑结构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动机在起作用,人的社会偏好或意识形态偏好同样在起决定性作用。单靠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解释不了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而应代之以新的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或理论框架。
- 邓宏图王雪梅
- 关键词:历史理性
- 组织缺失、不完全市场与农地合约被引量:6
- 2009年
-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缺失,我国的土地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农村土地流转合约表现为农户、地方政府与土地开发商三者之间的"个性特征的竞争",即人们更多地利用关系、权力、地位、金钱或者别的什么来竞争"土地租金"。只有建立符合集体经济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并使之成为独立的预算中心和利润中心,弥补缺失的集体产权主体,取消地方政府在土地交易市场上的垄断权力,才能真正实现土地的流转价值,保证失地农民的正当利益。
- 崔宝敏
- 关键词:产权地方政府
- 农地产权、合约选择与制度变迁:一个有关农地租约的历史逻辑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本文着重讨论了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正是农地产权的集体性质、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人-地比例关系、农地交易的商业化程度等诸因素决定了农地租约的不同形态。并比较了"马克思-恩格斯范式"与"杜润生-林毅夫命题"所展现出来的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路径相吻合,联合产权的租约形式或者合作经济是应当而且必然被选择的。
- 邓宏图李德良
- 关键词:产权合作经济
-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一个历史分析视角被引量:42
- 2007年
- 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开始至今,许多有关农村制度变迁与合约选择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深深影响了学术界、决策界对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判断。本文对此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评析。交易成本不仅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代理,也产生于人们所缔结的合约结构或所选择的组织形态不能与产权的多重属性达成必要的一致。与流行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农村集体产权或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是可选择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概要性地比较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产权与联产承包制下的集体产权的各自特征。
- 邓宏图崔宝敏
- 关键词:合约选择
- 宋、元、明、清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演进--一个比较经济史的视角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比较传统中国社会与古代日本、欧洲的不同演化路径,本文对宋、元、明、清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演进的决定性的结构因素提供了一种框架性解释,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传统中国社会未能演化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因。
- 雷鸣邓宏图
- 关键词:李约瑟之谜市场演进
- 制度变迁中土地产权的性质与合约选择:一个有关合作经济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7
- 2008年
- 本文详尽地讨论了一个农村集体产权或农业合作经济的演进过程。本文确信,无论是联产承包制的演进,抑或是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的演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产权的多元属性在决定合约结构与组织形态中的关键地位。在多个农户投入要素存在着强互补性的情况下,联合(集体)产权同样是可以选择的。
- 邓宏图崔宝敏
- 关键词:合作经济合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