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73001)

作品数:22 被引量:223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宏科张思东苏伟薛小平王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网络
  • 10篇路由
  • 4篇路由协议
  • 4篇IPV6
  • 3篇性能分析
  • 3篇网络处理
  • 3篇网络处理器
  • 3篇路由器
  • 3篇基于IPV6
  • 3篇处理器
  • 2篇动态路由
  • 2篇动态路由协议
  • 2篇移动IPV6
  • 2篇通信
  • 2篇组播
  • 2篇仿真
  • 2篇NAT
  • 1篇低功耗
  • 1篇对等网
  • 1篇对等网络

机构

  • 20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8篇张宏科
  • 6篇张思东
  • 4篇薛小平
  • 4篇苏伟
  • 2篇张冰怡
  • 2篇司靓
  • 2篇郜帅
  • 2篇杨冬
  • 2篇王利国
  • 2篇王小平
  • 2篇葛乐
  • 1篇周庆
  • 1篇孙亚民
  • 1篇沈剑
  • 1篇杨水根
  • 1篇董平
  • 1篇杨申
  • 1篇王伟平
  • 1篇吴艳辉
  • 1篇陈建二

传媒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电信科学
  • 3篇通信学报
  • 3篇电子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铁道学报
  • 1篇High T...

年份

  • 7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系统路由算法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综合评述了基于内容的P/S系统路由机制和算法.根据客户的移动性和网络结构的变化对路由算法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分别论述了静态和变化拓扑环境下、支持客户移动情况下P/S系统各种路由算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等.在此基础上,针对P/S系统的动态、松耦合、多对多通信的特征,分析和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薛小平张思东张宏科王小平葛乐尹琴
关键词:发布订阅系统路由算法网络拓扑
对等网络Churn问题评估模型与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提出一个Churn问题评估模型,以及基于该模型的2种比较模式和一个公式化描述。使用模型对3种常用对等网络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Chord算法在Churn环境下性能最优,影响Churn问题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节点平均生存时间,Churn带来的两类影响不可能同时有效解决,二者存在平衡制约关系。评估模型和相关结论可为Churn环境下研究现有对等网络和设计新对等网协议提供分析平台。
杨冬董平张宏科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对等网络CHURN
重路由匿名通信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06年
如同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一样,如何保护网络通信中的个人信息免遭破坏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重路由匿名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数据流中的通信关系和通信模式隐藏,使对手无法直接获知或推测双方的通信关系或通信的一方,可以较好地实现通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重路由匿名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就将来该领域的可能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吴艳辉王伟平陈建二
关键词:网络安全匿名通信重路由
新网络体系基础研究——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被引量:161
2007年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始设计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网络支撑一种主要服务的解耦模式,难以满足网络和服务的多样性需求.本论文从现有多种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出发,研究和探索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的基础理论,给出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新体系结构模型;创造性地提出新网络体系下的网络一体化模型与理论,建立接入标识、广义交换路由标识及其映射理论;提出普适服务体系模型与理论,创建服务标识及其映射理论、连接标识及其映射理论;最后通过原型系统对上述机理、原理及理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网络体系在有效地解决现有网络安全、移动、异质异构等弊端的同时,可支持普适服务.
张宏科苏伟
关键词:一体化网络
基于掌形积分的路由协议仿真与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现有基于RWM移动模型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仿真经常会引起一些问题,如平均运动速率衰减、移动节点分布不均匀等,使得路由协议的仿真不准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应用掌形积分对RWM移动模型的初始化重新进行了设计,该设计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在此基础上,作者仿真了自组织网络常用的路由协议并进行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RWM移动模型和修改后RWM移动模型下的路由协议性能存在差别.RWM移动模型的平稳性会对路由协议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杨水根张宏科苏伟
关键词: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
多QoS约束的自适应组播路由协议
2008年
在多加性QoS约束的自适应组播路由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QoS约束的自适应组播路由协议MQDMRP。采用多路径寻路和受限泛播策略,有效限制了控制报文开销;对MQDMRP与传统协议进行仿真研究,表明新协议的接入成功率比传统协议要好。
葛乐薛小平陶丹鹤
关键词:服务质量组播多约束仿真
一种低功耗的6Lo WPAN网络动态路由协议被引量:2
2006年
低功耗是设计和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目前提出6LoWPAN动态路由协议大多属于Ad_hoc路由协议的简化版,若要很好地满足低功耗的要求,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的路由协议,并且已在实际设备中试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利国张宏科
关键词:IPV6低功耗路由协议
基于分数Alpha模型的缓存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缓存大小计算是高性能路由器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常规缓存计算方法是基于Poisson通信量模型得到的,不符合网络通信量的实际特征,在使用中存在丢包率较高的问题。已提出的分数Alpha通信量模型能体现通信量的自相似性和非高斯特征,用于缓存溢出概率计算,能得到比其它网络模型更好的结果。基于该模型得到了一个缓存计算方法,在高速路由器转发引擎的缓存设计应用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更体现了实际通信量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更准确。
张冰怡张宏科边裕兰张辉
关键词:路由器设计
一种新型的NAT系统的实现机制与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NAT技术是IETF提出的有效解决IPv4面临的网络地址枯竭问题的方案之一。由于传统的基于GP-CPU或ASIC的NAPT处理复杂、负荷过重而造成性能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网络处理器IXP2400的NAT/NAPT的实现方案,并设计、实现了基于两块Intel IXP2400所组成的具有安全防火墙功能的NAT系统。针对该NAT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它实现了基于有效的全局地址或用户配置的饱和度来执行NAT模式与NAPT模式的动态切换,而且能够支持六十多万并发TCP/UDP的连接容量与全线速为2Gb/s以太网连接速率,同时又成功地实现了网络地址复用,有效地提高了NAT/NAPT的操作速度,克服了传统NAT实现方案中的性能瓶颈。
司靓张宏科
关键词:网络处理器NATNAPT周期
基于NP的Dijkstra算法硬件多线程实现与性能分析
2005年
Dijkstra算法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的主要算法.随着Intenet中加入的路由器数目的不断增加,该算法运行的时间花费越来越大,影响了路由协议的性能,成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将从这一瓶颈问题出发,采用Intel公司的网络处理器IXP2400为硬件平台,设计Dijkstra算法的硬件多线程实现,从而提高处理器利用率,缓解瓶颈.最后给出一种性能分析和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可以看到,在节点比较密集的星形网络拓扑结构中,多线程实现可提高两倍的性能.
杨冬张宏科王江林武勇
关键词:DIJKSTRA算法多线程网络处理器可移植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