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7033)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诵英陈林深傅毛生李建国马令娟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原位拉曼光谱研究NiFe2O4的还原过程
- 尖晶石型NiFe2O4是性能优良的软磁相,可用作各种磁材料,同时NiFe2O4在催化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1994年Kato H.等发现H2还原的NiFe2O4具有非常好的分解CO2活性,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反应机理并不...
- 马令娟陈林深陈诵英
- 关键词:NIFE2O4
- 文献传递
- 不同制备方法对铬掺杂NiFe_2O_4分解CO_2的活性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共沉淀法和柠檬酸络合法分别制备掺杂4%Cr3+的N iFe2O4,运用XRD、DTA-TG、BET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其直接催化分解CO2成C反应活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和柠檬酸络合法均能制备具有单一尖晶石结构的纳米晶的铬掺杂N iFe2O4。共沉淀法制备的铬掺杂N iFe2O4晶粒很小,平均晶粒只有8.3nm,比表面积为160.2 m2g-1,H2还原后其分解CO2成C的转化率为96%;而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铬掺杂N iFe2O4晶粒比前者大,平均晶粒37.5nm左右,比表面积为51.6 m2g-1,其CO2分解成C的转化率只有82%。
- 傅毛生陈林深刘元隆陈诵英
- 关键词:共沉淀法柠檬酸络合法XRD
- 掺杂铁酸盐的制备、结构及其催化分解CO_2成C的性能被引量:5
- 2005年
- 采用混合离子共沉淀法制备掺杂铁酸盐,采用XRD,TGA和H2-TP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直接催化分解CO2成C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用混合离子共沉淀法能够制备出纳米级晶粒、且为单一尖晶石结构的Cr3+掺杂的N iFe2O4.所掺杂的Cr3+进入N iFe2O4的晶格B位,极大地促进了N iFe2O4在还原氧化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分解CO2反应后,N iFe2O4的结构易恢复,从而明显地提高了其分解CO2成C反应的循环寿命(35次以上)和积炭量(25.3%).
- 傅毛生陈林深陈诵英
- 关键词:NIFE2O4掺杂氧缺位
- 制备工艺对NiFe_2O_4分解CO_2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随着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温室效应日趋严重.促使人们对大气中CO2的转化与消除这一课题更加重视。1990年Yutaka Tamaura发现氧缺位磁铁矿几乎可以100%分解CO2后.为解决温室效应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通过对不同铁酸盐MFe2O4(M=Fe,Mn,Co,Zn,Ni等)分解CO2活性的考察.发现铁酸镍在300℃分解CO2的活性比其它铁酸盐都好。NiFe2O4的制备最常采用的是共沉淀法、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3种方法由于制备工艺的不同.所制样品在微观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献有关共沉淀、溶胶凝胶法用以及水热法制备铁酸镍有一定的研究.但是比较3种不同制备工艺对NiFe2O4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分解CO2性能影响的未见报道。本文主要目的是采用XRD、H2-TPR、N2吸附.脱附等手段以及CO2分解活性测试.考察由3种制备工艺(共沉淀法、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得到的纳米铁酸镍在微观性质上的差异及其对分解CO2性能的影响。
- 马令娟陈林深陈诵英
- 关键词:NIFE2O4微结构
- 纳米多金属铁酸盐分解CO2的研究
- 近年来由于大气中CO2排放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解决温室效应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H2
- 马令娟陈林深陈诵英
- 关键词:纳米材料晶体微结构
- 文献传递
- NiFe_2O_4直接分解二氧化碳成碳循环反应过程结构演变研究
- 2004年
- 用XRDRietveld分析法 ,对共沉淀法制备的NiFe2 O4在H2 /CO2 循环反应中的结构演变进行研究 ,发现随着循环反应次数的增加 ,NiFe2 O4物相的含量逐渐降低 ,FexNi1 -x物相的含量及其 ( 2 0 0 )衍射的平均晶粒逐渐增大 ,并出现Fe3C物相 ,其含量增长较快 .纯NiFe2 O4经 1 5次循环反应后 ,体系中NiFe2 O4物相的含量只剩下 5 %左右 ,样品基本失去分解CO2 的活性 .NiFe2 O4掺杂 4%铬后 ,明显提高了NiFe2 O4骨架结构的稳定性 ,虽经 5 0次H2 /CO2 循环反应 ,体系中NiFe2 O4物相含量仍然有 2 0 % ,分解CO2 的活性仍达到初始活性的 40 % .
- 傅毛生陈林深陈诵英
- 关键词:二氧化碳XRD分析碳循环
- 还原气组成对NiFe2O4循环分解CO2的影响
-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因此大气中 CO2的转化与消除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自从1990年Yutaka Tamaura发现氧缺位磁铁矿可以100%分解CO2后,使得采用氧缺...
- 马令娟陈林深陈诵英
- 关键词:氧缺位铁酸盐物相变化
- 文献传递
- 还原条件对NiFe_2O_(4-δ)结构稳定性及其催化分解CO_2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NiFe2O4,运用XRD、DTA-TG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还原条件对NiFe2O4-δ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催化分解CO2成C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NiFe2O4样品量为0.5g时,利用H2还原制备氧缺位NiFe2O4-δ的最佳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320℃、氢气流量40mL/min、还原时间3h。还原温度过高、还原时间过长以及氢气流量过大,均会使NiFeO还原过度,尖晶石结构瓦解而转变成Fe(Ni)合金和α-Fe等。
- 傅毛生陈林深李建国陈诵英
- 关键词:柠檬酸络合法X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