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774) 作品数:19 被引量:43 H指数:3 相关作者: 胡昌辰 吉宏明 柯以铨 陈胜利 姜晓丹 更多>> 相关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省人民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SEER数据库低级别胶质瘤预后列线图的构建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及预后(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EER)数据库开发列线图来分析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患者的预后因素并且预测其生存率。方法:通过SEER数据库收集LGG患者5439例,并统计其人口统计学信息及临床特征。随机抽取其中1001例作为模型的内部验证集,并收集2010-2017年间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的LGG患者67例作为外部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及Lasso回归分析LGG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考虑其临床效用性。将这些独立预测因素整合在一起,绘制预测LGG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的列线图。通过内部验证集数据及外部验证集数据绘制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图来评估列线图的性能。结果:纳入训练集患者4438例,内部验证集患者1001例,外部验证集患者67例。一般情况人群分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通过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及Lasso回归分析联合生存分析结果选择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年龄、病理学分型、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婚姻状况、放化疗及发病部位为独立预测因素(P<0.001)。由上述7种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结果以列线图形式呈现。内部验证集验证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和0.804;外部验证集验证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和0.742,表明该模型的区分度与准确度较高。校准曲线显示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列线图可用于预测LGG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并且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为LGG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齐泽迪 屈一晨 张明达 胡昌晨 齐国章 陈胜利关键词:低级别胶质瘤 列线图 非编码RNA与垂体腺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1年 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进步,多项研究揭示了非编码RNA(ncRNA)在发育和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参与肿瘤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文主要就目前广泛研究的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在垂体腺瘤(PAs)进展中的调控作用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前景。 刘江涛 张世渊 王凯旋 李鹏飞 胡昌辰关键词:垂体腺瘤 非编码RNA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胶质瘤相关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2021年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由于肿瘤微环境天然的免疫抑制有利于肿瘤的生长、转化和迁移,传统的治疗手段一直收效甚微,难有突破性的进展。胶质瘤相关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GAM)作为脑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进展和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就GAM来源、招募、极化和在胶质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刘江涛 张世渊 王凯旋 胡昌辰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小神经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内镜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迟发性大出血一例 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 男,37岁.主因发现肢端肥大5年,头痛1年余入院.患者于5年前发现其手脚增大、口鼻增大,颧弓突出,皮肤变粗躁,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痛,呈间断性发作,以左侧较明显,发作时无明显的时间规律,并逐渐出现性功能减退.1年来头痛无明显缓解,当地医院行MRI示鞍区占位,垂体微腺瘤可能;生长激素升高. 赵建伟 吉宏明 胡昌辰 李荔荣 任少华 李军伟关键词:迟发性大出血 切除术后 垂体腺瘤 经鼻蝶窦 内镜 肢端肥大 G-CIMP表达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以发病率高和预后差为特点。胶质瘤CPG岛甲基化表型(G-CIMP)作为DNA甲基化的一种,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胶质瘤的分子特征及临床特点均有关。本文就G-CIMP的发现、分子学特征、临床意义及展望展开综述。 齐泽迪 陈胜利 屈一晨 张明达 胡昌晨关键词:DNA甲基化 胶质瘤 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雪旺氏细胞的诱导分化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州SCs)的分离培养及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向周围神经雪旺氏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的脊髓组织,在含有B27(终浓度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终浓度均为20ug/L)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出NSCs。用复合诱导因子(10%FBS+5umol/L血小板凝集抑制剂+10ng/mLbFGF+5ng/m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体外诱导NSCs分化为雪旺氏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一抗为p75、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体外诱导分化结果。结果培养的新生大鼠脊髓组织细胞nestin染色表达阳性:分离培养的大鼠脊髓来源NSCs经诱导分化后形态类似雪旺氏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雪旺氏细胞的表面标志,GFAP、S-100和P75表达阳性。结论新生大鼠脊髓来源NSCs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雪旺氏细胞。 赵信德 柯以铨 姜晓丹 闫中杰 李西锋关键词:雪旺氏细胞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脊髓 NADPH氧化酶调节U251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凋亡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州ox)对U251胶质瘤细胞存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U251胶质瘤细胞系NOX基因的表达。分别使用5、15、25umol/LNOX抑制剂DPI及10mmol/L抗氧化剂Tiron处理U251细胞,24h后alamarBlue法检测U251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U251细胞的凋亡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的)的U251细胞进行比较。结果U251细胞系中明显表达NOX4mRNA。各浓度DPI及10mmol/LTiron均能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的生长,诱导U251细胞凋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浓度DPI处理组的U251细胞内的活性氧簇(ROS)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锻4可能是胶质瘤细胞内ROS生产的主要来源。NOX4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并作用于其下游调节分子,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和凋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张发兵 柯以铨 姜晓丹 胡昌辰 孙新林 卢建侃 杜谋选关键词:NADPH氧化酶 活性氧 DPI 神经胶质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 2022年 近年来,由于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升高,关于肿瘤病因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已被证明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BDNF与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B,TrkB)结合后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神经生成,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换等途径,在肿瘤的转移、侵袭及耐药性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巨春雷 胡昌辰(综述) 陈胜利(审校)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肿瘤 微RNA 长链非编码RNA 人脑胶质瘤组织双色荧光染色图像质量与诊断效能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人脑胶质瘤组织双色荧光染色的图像质量与诊断效能,并与HE染色进行比较。方法取新鲜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71例,将同一脑组织标本分别分成大小相同的两份。一份标本使用荧光染色剂BODIPY和DRAQ5分别染脑组织脂质和DNA,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双色荧光成像,采集荧光图像。另一份标本进行HE组织染色,用玻片扫描仪进行扫描成像。分别于染色后及染色90 d后由两名病理科医生对双色荧光染色和HE染色组织图像进行评估。对两位病理医生的评估结果进行Cohen's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双色荧光染色与HE染色的诊断一致性,计算双色荧光染色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人脑胶质瘤组织双色荧光染色图像具有与HE染色图像相似的组织学特征,且脂质保留完整。病理科医生A评估双色荧光染色图像得到低级别胶质瘤21例、高级别胶质瘤50例,病理科医生B分别为24、47例,将病理科医生A、B第一次诊断结果与HE染色诊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κ值分别为0.48、0.64。染色90 d后,两位病理科医生第二次评估双色荧光染色图像,病理科医生A评估低级别胶质瘤26例、高级别胶质瘤45例,病理科医生B分别为28、43例,将病理科医生A、B第二次诊断结果与HE染色诊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κ值分别为0.76、0.82。病理科医生A第一次诊断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57%、诊断准确率为76%,第二次诊断分别为93%、82%、89%;病理科医生B第一次诊断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71%、诊断准确率为83%,第二次诊断分别为93%、89%、92%。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的双色荧光染色图像具有类似HE染色的组织学特征,且能够完整保留脂质;同时与HE染色相比,诊断一致性基本满意,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高。 王凯旋 李鹏飞 赵宇 李航 李明 张世渊 吉宏明 胡昌辰关键词:脑胶质瘤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HE染色 M2c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胶质瘤中的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M2c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40份病理结果为胶质瘤的石蜡包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CD163、CD34-MVD、Ki-67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分组间CD163、CD34-MVD和Ki-67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4-MVD和Ki-67表达在病人年龄分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性别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脑胶质瘤中CD163表达水平与CD34-MVD、Ki-67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M2c型TAM与胶质瘤微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关系密切,CD163、CD34-MVD、Ki-67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并为胶质瘤临床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刘江涛 张世渊 王凯旋 胡昌辰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