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392) 作品数:14 被引量:60 H指数:5 相关作者: 叶建仁 金钢 吴小芹 蒋萍 黄任娥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黄山学院 国家林业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两对姊妹线虫成虫生殖系细胞学特征研究(英文) 2008年 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研究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李氏长尾线虫和吴氏长尾线虫等两对形态相似的姊妹线虫的成虫生殖系细胞学特征,描述并且比较了两对姊妹线虫之间以及姊妹线虫对之间的成虫生殖系细胞排列方式和贯穿于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行为,同时也图示了这4种线虫的成虫生殖系细胞核形态图和染色体形态图。研究表明,利用线虫成虫生殖系细胞学特征来探讨线虫种类之间甚至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可能便于人们更好地界定线虫"种"的范围及解释线虫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研究还表明,经DAPI-荧光染色的生殖系细胞排列模式可能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线虫分类特征。此外,本研究的4种线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 黄任娥 叶建仁 吴小芹关键词: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核形态 生殖细胞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2 2006年 对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包括细胞形态学观察法、反映细胞膜完整性的方法和反映DNA片段化的方法。并对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金钢 叶建仁关键词:植物 细胞程序性死亡 凋亡 松材线虫病早期寄主薄壁细胞的死亡方式 被引量:9 2008年 研究黑松苗接种松材线虫后,被侵染早期寄主薄壁细胞死亡的过程和方式。应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到,接种后松苗皮层薄壁细胞陆续发生程序性死亡,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并在核膜下"半膜状"呈新月形凝集以及核变形、降解、不规则碎裂直至解体等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这与自然干枯萎蔫的松苗细胞坏死有显著差异。产生细胞凋亡现象不仅发生在接种点附近,而且还出现在线虫未到达的远离接种点部位,细胞凋亡数量和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线虫在松苗体内不断扩散分布而逐步增加。在松材线虫致使松树萎焉的过程中寄主细胞发生了程序性死亡,并提供了寄主松树感染线虫后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有关细胞学证据。在植物组织上应用碘化丙锭荧光染色法研究植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该技术可以作为今后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的重要方法。 厉艳 叶建仁关键词:松材线虫病 细胞程序性死亡 马尾松叶面拮抗细菌NA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4 2008年 从松树叶面分离到1批拮抗细菌,经过室内外活体接种防病试验,最终筛选出1株对松枯梢病表现出良好防病潜能的生防菌株NA。常规鉴定和Biolog鉴定结果表明其为枯草芽孢杆菌种(Bacillus subtilis)。克隆了NA的16 S rDNA,通过测定和比较16 S rDNA的部分序列,对NA进行了分子鉴定,进一步验证了种的鉴定结果的正确性。 蒋萍 叶建仁关键词:松枯梢病 生防细菌 RRNA 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树滑刃目线虫调查 被引量:9 2008年 本研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树体内滑刃目线虫的种群组成,包括种类记述和数量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在300份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0种滑刃目线虫,隶属于3科、4属,其中有2个国内新记录种;它们是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薄荷滑刃线虫、大核滑刃线虫、小麦长尾线虫(国内新记录种)、爱尔密那长尾线虫(国内新记录种)、李氏长尾线虫、吴氏长尾线虫和外滑刃科线虫一种;描述并且图示比较它们的形态特征。种群数量组成分析表明:松材线虫在感病松树体内占据绝对的优势,削弱了松树线虫群落组成的多样性,即线虫群落结构趋向单一化。研究还表明,利用长尾属线虫的捕食习性来控制中国松材线虫病的流行与危害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黄任娥 叶建仁 潘宏阳 吴小芹 谈家金关键词:松树 松材线虫 种群结构 一对姊妹线虫的杂交试验研究 2008年 基于李氏长尾线虫(Seinura liiHuang & Ye,2006)与吴氏长尾线虫(S.wuaeHuang & Ye,2006)是一对形态很相似的姊妹线虫,在原始描述之后,采用单一配对杂交方法来进一步探讨它们相互间的生殖关系。结果表明,李氏长尾线虫与吴氏长尾线虫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且它们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可能存在着较大差异;研究还表明,李氏长尾线虫与吴氏长尾线虫的生殖方式都为有性生殖。 黄任娥 叶建仁关键词:杂交试验 生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