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GJ045)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鸿汪建新车春鹂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名古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全球价值链
  • 2篇价值链
  • 1篇中国出口商品
  • 1篇中国出口商品...
  • 1篇投入产出表
  • 1篇全球价值链视...
  • 1篇价值链视角
  • 1篇国际分工
  • 1篇分工
  • 1篇附加值
  • 1篇产出表
  • 1篇出口
  • 1篇出口商
  • 1篇出口商品结构
  • 1篇垂直专业化

机构

  • 3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名古屋大学

作者

  • 1篇汪建新
  • 1篇张鸿
  • 1篇车春鹂

传媒

  • 2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之谜”——一个垂直专业化解释视角被引量:19
2013年
本文使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95-2011年的中国和OECD成员国(美国除外)出口到美国的HS 6位编码数据(约180多万组数据)计算出中国和OECD成员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相似指数,经过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之谜"的一个合理解释是中国仅是该庞大全球生产链条上的最后一环,即使中国最终出口的是高技术产品,但是在中国的生产链条很可能是相对低技能劳动力密集的工序,中国"出口商品的精密(复杂)性"实则是国际生产分割的结果。外商投资企业比重高的行业与OECD成员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性高,易在人们观察经济现象时产生所谓的"虚假的技术繁荣",即按照通常的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或复杂度测度指标计算,我国的出口商品不断向高增加值链条攀升,但实则是低技能劳动力组装的出口商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我国并没有从中获取"核心技术"或大量有效发明专利。
汪建新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
全球价值链下国际分工结构的变化——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基本趋势。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日、韩等7个国家和地区间国际分工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附加值基准的国际分工视角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存在本国内的附加值率要比中国、韩国等新兴国家和地区高,而中、韩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附加值很大一部分随着贸易的增加而流失到海外。从附加值的分配态势看,中国主要以欧美、Ro W(世界其他地区)为主,韩国则主要分配到Ro W。
叶作义张鸿下田充藤川清史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增加值的解析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研究的最新进展—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对我国与中东欧地区的出口额按照增加值进行国家层面和行业的分解,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其一,出口额快速增加,但是出口形成的国内增加值的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二,出口贸易形成的国内增加值中,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出口的贡献度比较大,但均呈下降趋势;而经过加工后又作为中间产品再出口到第三国形成的国内增加值(TDV)大幅上升,意味着制造业正在进行相应的产业优化升级,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间环节爬升。其三,从产业层面来看,轻工制品制造部门的最终产品获得的增加值比重最高,而加工后再出口到第三国所获得的国内增加值基本集中在电子交通设备制造业与服务业,且连年上升。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提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如何实现经贸互补的政策建议。
叶作义车春鹂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