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701A22)
- 作品数:47 被引量:683H指数:16
- 相关作者:胡随瑜陈泽奇张春虎张宏耕张海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省脑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厅青年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抑郁症肝郁气滞证证候标准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被引量:3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抑郁症肝郁气滞证证候标准。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及预试结果 ,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专家问卷 ,向全国的 10 2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结果 :情绪抑郁、善叹息、胸胁乳房和 或少腹胀痛、焦虑不安、脉弦 5项证候指标必备级的频数百分比均大于 5 0 % ,评分总分均大于 2 30分。结论 :情绪抑郁、善叹息、胸胁乳房和 或少腹胀痛、焦虑不安、脉弦等 5个证候指标可作为抑郁症肝郁气滞证的证候标准入选。
- 胡随瑜张海男唐凤英陈泽奇张宏耕
- 关键词:抑郁症肝郁气滞证证候标准问卷
- 两种反向传播网络测试方法在抑郁症中医证型分类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比较两种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网络测试方法在抑郁症5种中医证型分类中的作用。方法(1)交叉训练测试法:将1731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轮流进行训练和测试。(2)Round-Robin法:从1731例抑郁症中抽取1例测试,1730例训练,测试完成后,该例患者加入训练集,从训练集中另取1例测试,如此循环更替,直至完成1731例样本的测试。结果BP网络两种测试方法训练总体敏感度分别为97.9%和98.2%,测试总体敏感度分别为72.7%及74.2%。结论(1)BP网络两种测试方法均能较好地区分抑郁症5种中医证型,在中医证型分类识别中有一定价值。(2)Round-Robin法敏感度略高于交叉训练测试法,但差异无显著性。
- 唐凤英胡随瑜喻长远谢雄伟
- 关键词:反向传播网络抑郁症中医证型分类
- 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辨证分型关系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病证结合选取30例抑郁症患者,其中肝郁气滞证16例,肝郁脾虚证14例。并选取30例健康人作对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组及对照组的抑郁状态;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BDNF水平。结果肝郁气滞证组、肝郁脾虚证组患者血清BDNF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肝郁脾虚证组患者血清BDNF值低于肝郁气滞证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值在不同证型之间的差异,提示BDNF对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晓照陈泽奇胡随瑜张宏耕
- 关键词:抑郁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
- 白松片对应激大鼠模型海马Glu、Asp、GAB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中药白松片对应激大鼠海马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氟西汀对照及白松片 3个剂量 6组 ,每组 8只 ,通过强迫游泳建立应激大鼠模型。采用预防加治疗给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 -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海马 Glu、 Asp及 GABA含量。结果 :应激 7天后 ,模型对照组海马 Asp、Glu含量 (分别为 :1.5 2 2± 0 .2 94、5 .12 3± 0 .4 91μmol/g) ,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白松片等效、 3倍、 5倍剂量组海马 Asp、 Glu含量 [Asp分别为 :(1.2 6 8± 0 .2 37)μmol/ g,(1.2 5 3± 0 .2 4 0 )μmol/ g,(1.16 8± 0 .135 )μmol/ g,Glu分别为 (4 .0 5 1±0 .75 2 )μmol/ g,(3.5 6 5± 0 .6 71)μmol/ g (3.4 35± 0 .4 4 3)μmol/ g]均低于模型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P<0 .0 1)。结论 :白松片能降低应激大鼠海马 Asp、Glu的含量。
- 张春虎胡随瑜陈昌华
- 关键词:白松片应激大鼠海马鼠模型
- 简明抑郁症中医证候自评量表初步编制被引量:42
- 2005年
- 目的编制简明抑郁症中医证候自评量表,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提供临床筛查、评估抑郁症的工具。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条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量表,通过对454例受试者的测量(307例抑郁症患者,147例健康人对照),从75项未经临床检验的条目中最终筛选21项条目,编制简明抑郁症中医证候自评量表。结果量表Cronbach’sα为0.915,重测相关系数是0.916,分半信度系数为0.894,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结构效度较好。结论简明抑郁症中医证候自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王哲胡随瑜陈泽奇陈珍贵
- 关键词: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自评量表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条目分析信度系数
- 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专家问卷分析被引量:3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和预测结果 ,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专家问卷 ,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 10 2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问卷 92份 ,得分在 2 0 0分以上的证候 12项 ,5 0 %以上专家认定的必备证候有 7项。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评分高度一致 (P值均 >0 .0 5 )。结论 :情绪抑郁、多愁善感、纳差、倦怠乏力等 7项证候是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必备证候。
- 陈泽奇胡随瑜张海男罗建清张宏耕
- 关键词: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专家问卷分析
-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Kappa一致性检验被引量:20
- 2003年
- 目的 :检验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的可靠性。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抑郁症患者 ,分别由两名专家对同一病例 ,同时进行调查 ,然后计算其中主要指标的一致系数 (Kappa ,κ值 )。结果 :各组专家对抑郁症的西医诊断的一致性最高 (κ=1.0 ) ;中医辨证、中医证候指标总积分及情志抑郁、烦躁等 5项主要证候指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0 .6 <κ <0 .8) ;而少寐、纳差及汉密尔顿 (HAMD)抑郁量表评定总分亦具有中度的—致性 (0 .4 <κA <0 .6 )。结论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陈泽奇郑林张宏耕陈昌华孙洁张春虎胡随瑜
- 关键词:抑郁症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
- 白松片对应激大鼠行为及额叶皮质5-羟色胺、多巴胺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中药白松片对应激大鼠行为及额叶皮质 5 羟色胺 ( 5 HT)、多巴胺 (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60只 ,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氟西汀对照组及白松片 3个剂量等 6组。通过强迫游泳建立应激大鼠模型。采用预防加治疗给药 ,观察开野试验得分、糖水消耗量、体重变化 ;高效液相 电化学检测法检测额叶皮质DA、5 HT含量。结果白松片各试验组开野试验水平得分 ( 71.0 0± 2 9.81~ 88.13± 2 4.74) ,垂直得分 ( 19.75± 8.63~ 2 6.75± 7.78)、蔗糖水消耗量、体重增加及额叶皮质 5 HT( 4 .2 1± 1.45~ 4.95± 1.41)、DA( 1.70± 0 .47~ 1.80± 0 .47)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白松片可改善应激大鼠抑郁行为 ,提高额叶皮质 5 HT、DA含量。
- 张春虎胡随瑜陈昌华
- 关键词:白松片应激5-羟色胺多巴胺
- 刺蒺藜苷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刺蒺藜苷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慢性应激加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通过敞箱实验等观察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BrdU标记海马齿状回阳性细胞反映神经发生。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体重增长缓慢(41.00±11.43g);蔗糖溶液消耗量减少(7.15±3.18g);敞箱实验中水平穿越格数(17.00±9.04格)、竖立次数(6.90±4.75次)、理毛时间有减少(4.56±1.71s),中央格停留时间(4.38±0.92s)、粪便粒数(9.34±3.01粒)均有增加。刺蒺藜苷和氟西汀可改善大鼠行为学变化,增加BrdU阳性细胞数(刺蒺藜苷1组10.23±3.81个;刺蒺藜苷2组10.92±2.16个;氟西汀组11.46±2.94个)。结论:刺蒺藜苷能明显改善抑郁动物的各项行为学指标,促进海马神经元发生,具有抗抑郁作用。
- 沈双宏沈晓东胡随遇杜建谭春江
- 关键词: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神经发生
- BrdU/NeuN双标记法研究复方刺蒺藜苷抗抑郁的机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复方刺蒺藜苷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慢性应激加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通过敞箱实验等观察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BrdU/NeuN标记海马齿状回阳性细胞反映神经元发生,分化。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蔗糖溶液消耗量减少,敞箱实验中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时间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复方刺蒺藜苷和氟西汀可改善大鼠行为学变化,增加BrdU/NeuN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复方刺蒺藜苷能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促进海马神经元发生,具有抗抑郁作用。
- 沈双宏沈晓东胡随遇杜建谭春江
- 关键词: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神经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