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253)

作品数:18 被引量:120H指数:7
相关作者:毕硕本郭忆颜坚石银汪大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滁州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云图
  • 3篇卫星云图
  • 2篇遗址
  • 2篇三维可视化
  • 2篇租车
  • 2篇聚落
  • 2篇聚落遗址
  • 2篇可视化
  • 2篇旱涝
  • 2篇出租车
  • 1篇道路交叉口
  • 1篇短期气候
  • 1篇短期气候预测
  • 1篇多核
  • 1篇多核架构
  • 1篇信息提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灾害
  • 1篇载客
  • 1篇制图

机构

  • 17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滁州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4篇毕硕本
  • 3篇郭忆
  • 3篇颜坚
  • 2篇汪大
  • 2篇陆良虎
  • 2篇石银
  • 1篇毕胜杰
  • 1篇覃志年
  • 1篇闫荞荞
  • 1篇徐寅
  • 1篇陈譞
  • 1篇葛荐
  • 1篇闫业超
  • 1篇江岭
  • 1篇王必强
  • 1篇沈香
  • 1篇潘健
  • 1篇周浩
  • 1篇陆源
  • 1篇乔文文

传媒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测绘科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洛地区龙山文化遗址预测模型被引量:18
2013年
本文以郑洛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点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遗址点和非遗址点的相关环境变量,采用二分变量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建立郑洛地区龙山文化遗址预测模型,并生成遗址点分布概率图。利用Kvamme增益统计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遗址预测模型精度良好,能够揭露遗址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田野考古提供参考。
乔文文毕硕本王启富郭忆
关键词:聚落遗址
史前聚落遗址三维拾取与精确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考古测量的数据生成真实感地形,实现地物的精确分布,而地物精确分布与调整主要通过对实体的拾取完成。使用射线法与包围盒的三维拾取技术获得实体在虚拟场景中的空间坐标,并通过几种坐标转换的方法将实体的空间坐标转换为考古场地的地面直角坐标。根据姜寨聚落遗址的考古测量结果,调整实体的平面直角坐标同实际位置的偏差,使得实体在虚拟场景中的位置更为合理。根据考古发掘资料设计实体属性的数据结构,使实体按属性的数据结构在场景中实现精确的分布,取得了很好的交互定位效果。
毕硕本陆良虎毕胜杰石银
关键词:史前聚落三维拾取包围盒大地坐标系
基于EMD和集合预报技术的气候预测方法被引量:8
2012年
气候系统是典型的非平稳性系统,然而对于气候观测数据的处理通常是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假定下完成的,比如气温和降水的多步预报,这通常会导致预报准确度较低。为改进该缺陷,首先将非平稳数据序列分解成平稳的、多尺度特征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IMF),再使用数值集合预报与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一个IMF分量构建不同的预报模型,最后线性拟合成预报结果。通过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平台使用上述方法建立了一个短期气候预报系统,采用广西区88个气象站1957—2005年的2月距平气温数据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预测和单一预测方法,加入了EMD和集合预报技术的方法在仅用历史资料进行多步预测的情况下,对于气候的变化趋势以及突发性气候具有更好的预报能力。
毕硕本陈譞覃志年徐寅王必强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时间序列
基于PSO-SVM模型的南京市区交叉口交通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道路交叉口作为车辆汇集区域是交通研究的主要对象。利用南京市2010年9月出租汽车GPS数据,通过空间相关分析中Moran′I指数分析了南京市市区空间集聚情况,并利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和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对空间集聚区域中主干道路形成的交叉口进行了交通流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Moran′I指数能有效找出空间集聚区域,南京市区呈现明显的单中心集聚模式,主要集中在鼓楼区。利用三种模型对市中心交通量进行模拟,结果发现三种模型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但是相较BP神经网络与SVM方法,PSO-SVM的误差最小,误差精度分别提高了约10%和1%,曲线拟合情况与原始数据更加接近。
许俊毕硕本张悦
关键词:交通量预测PSO-SVM道路交叉口
基于GPS数据的南京出租车上下客时间特征及热点时空分布被引量:10
2018年
为了解南京市出租车上下客的时空热点分布,基于2010年9月车载GPS数据,使用Ripley′K函数方法对出租车上下客事件空间模式的聚集性进行了检验,通过EEMD方法分析了出租车上下客量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从出租车GPS行驶轨迹数据中分析城市出租车上下客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出租车上下客量在一天中有明显的早晚高峰期,工作日和休息日也具有较大的差别;工作日上下客量在9:00后达到一天中的第一个高峰期,且白天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休息日出行时间较晚,上下客量较工作日要相对延缓1h左右,但整体变化趋势与工作日一致。一天中各时段的上下客热点区域主要为交通枢纽的火车站地区与商业中心的新街口地区,其他上下客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鼓楼、夫子庙、大行宫等旅游景点及科教文化集中地区。
毕硕本万蕾杨树亮闫业超NKUNZIMANA Athanase
关键词:核密度估计
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构建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针对现有缓冲区分析常重影响范围轻影响力值、重静态缓冲轻动态缓冲、重缓冲半径轻约束条件,缺乏顾及多方要素的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的问题,该文基于分析对象、距离属性及约束条件3个基本要素构建了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设计了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的实现方法,并从河面宽度、哨岗监控以及噪音扩散不同应用视角验证了综合模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可有效综合多种缓冲要素的复合作用,适用于多样化的缓冲区分析应用需求。
凌德泉毕硕本左颖李婧晗江岭
关键词:缓冲区分析
江苏省雷电强度等级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被引量:7
2017年
首先针对雷电强度空间定量分析不足的问题,利用R语言对江苏省雷电强度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江苏省2007—2009年夏半年雷电强度的5个等级,结果发现,占据雷电强度90%以上(31 k A以下)的1、2级组内成员最多,而后3个等级则呈递减趋势。为了给实际雷电防护工程提供参考,对江苏省各市的雷电强度空间变化范围进行区划,得出各市相应的强度等级分区。其中,淮安市的雷电强度空间变化最突出,连云港市则是13个地级市中变化最不显著的。最后探讨了雷电强度等级与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林地对于雷电强度等级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其余5种地表类型在雷电强度为2级时关联性最大,随着雷电强度等级的增大,雷电强度等级的空间分布与这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逐渐减弱。
潘健毕硕本沈香陆源周浩
关键词:R语言聚类分析土地利用类型
明代雹灾的关联信息挖掘研究
2014年
对收集的明代雹灾史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了我国明代的雹灾数据库,将雹灾的定性描述转化成定量描述。根据冰雹的大小和造成的危害进行等级划分,对发生雹灾时伴随的其它阵性天气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关联挖掘模型continuous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algorithm(CARMA)算法挖掘不同等级的雹灾与风、雨、雷电等阵性天气的关联性及其有关规律。结果表明:明代的雹灾与雨的关联性最大,其次是风和雷电;它们易带来大雨雹或大风雨雹等灾害。同时不同等级的雹灾发生时伴随着其他的阵性天气的置信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当雹灾出现的时候,应同样考虑到其他如暴雨、狂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灾害造成的危害。获得的雹灾关联信息,可用于指导雹灾的预报与支持决策。
石银毕硕本颜停霞魏军李禧亮
关键词:明代雹灾关联规则
多核架构下计算凸壳的并行算法被引量:3
2013年
改进了周培德的Z3-2算法,提出一种在多核架构下计算平面点集凸壳的并行算法。用"颜氏距离"来数字化平面上点与有向线段的位置关系,减少了计算次数和时间。进一步将原算法中比较耗时的两个过程分别在O(1)的时间复杂度内进行迭代分解,即当原问题规模大于给定阈值时,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子问题,若所得子问题的规模仍大于给定阈值,则再对子问题进行分解;所有子问题被加入并行任务组进行并行求解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资源。给出了算法的正确性说明,实验结果也表明本算法稳定高效。
颜坚毕硕本汪大郭忆
关键词:凸壳并行计算多核
基于TM影像的水体信息提取算法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以郑洛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TM影像进行波谱再分析,对谱间关系法进行改进,设计了更适合于郑洛地区水体信息提取的算法。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单波段阈值法、谱间关系法、归一化水体指数法和IHS(intensity hue saturation)变换法,借助数学形态学、中值滤波等进行优化处理,进而提出了改进的谱间关系法。实验证明该改进算法具有有效性,提取效果良好,能够提取到较细小的河流等水体信息。河流细节丰盈,山体阴影较少,总体精度较高,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
毕硕本钱育君王启富郭忆
关键词:TM影像水体提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