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956)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H指数:7
- 相关作者:侯春林王诗波王金武陈爱民曹银祥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英文)被引量:4
- 2005年
- 背景:SD大鼠不同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作用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为临床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重建及建立实验性人工膀胱动物模型提供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两所大学的骨科,一所大学医学院的生理学教研室。材料:2000-10/2002-06在复旦大学医学院卫生部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进行实验,雄性清洁级SD大鼠10只,体质量250~300g。干预: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左侧为实验侧,另一组右侧为实验侧。对10只脊髓损伤后的SD大鼠进行硬膜外S1~4神经根电刺激。主要观察指标:记录膀胱神经丛动作电位和膀胱平滑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变化,同时通过膀胱内插入测压管并经压力换能器记录膀胱内压的变化。结果:S1~4神经均参与SD大鼠的膀胱神经功能支配,其中以S2神经最主要,S1,S3神经次之,S4神经的支配作用最小。结论:不同的骶神经根对膀胱平滑肌的支配效能不同,利用膀胱平滑肌的主要支配神经根进行人工电刺激排尿或通过神经吻合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对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 王金武侯春林卢宁王诗波王永胜曹银祥
- 关键词:电刺激膀胱去神经支配
- 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的制备及预防肠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制备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并探讨其预防肠粘连的效果。方法:将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按1:1质量比混合,加入戊二醛、硫酸铝铵双交联,甘油增塑后烘干成膜;测定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并行电镜扫描。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为3组(n=16),2组擦伤其回肠浆膜,制成肠粘连模型,于损伤部位分别包裹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壳聚糖膜;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第14天观察各组肠粘连情况。结果:膜拉伸强度约为20 MPa,断裂伸长率约为65%;扫描电镜(SEM)显示膜表面结构呈相互交错的纤维状,表面有不规则的孔状结构。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组和壳聚糖膜组的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光镜下见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壳聚糖膜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显著;对照组粘连处纤维组织增生活跃,局部炎症反应明显。透射电镜下见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组上皮细胞修复较壳聚糖膜组好,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对照组上皮细胞增生较慢,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功能活跃。结论: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适于术中缝合需要,预防肠粘连效果显著,性能优于壳聚糖膜。
- 肖海军侯春林官士兵刘亚平
- 关键词: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肠粘连
- 面向医院网络的数据搜索管理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医院网络数据包含错综复杂信息难以有效搜索挖掘管理的问题,论文根据网络数据信息呈现多面体数据抽象数据域特征,构建了有穷维度线性约束函数,并利用反向索引搜索的方式对安全加密后的医院文档数据进行提取。在确保数据搜索安全性的前提下,分别构建了查询、访问、搜索和遍历四种模式,结合Trapdoor算法在终端服务器中存放查找列表。最后,对索引搜索和Trapdoor搜索模式同时进行优化以减少终端服务器存储空间的数据复杂度。
- 谢燕青
- 关键词:医院网络数据搜索搜索优化
- 大鼠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选择性支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研究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为临床脊髓损伤(SCI)后的膀胱功能重建及建立实验性人工膀胱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对10只SCI的SD大鼠进行硬膜外S1~S4骶神经根电刺激,记录膀胱神经丛动作电位和膀胱平滑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变化,同时通过膀胱内插入测压管并经压力换能器记录膀胱内压的变化.结果:SD大鼠的S1~S4骶神经均参与膀胱神经功能支配,其中以S2骶神经最主要,S1、S3骶神经次之,S4骶神经的支配作用最小.结论:不同的骶神经根对膀胱平滑肌的支配效能不同,利用膀胱平滑肌的主要支配神经根进行人工电刺激排尿或通过神经吻合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对提高SCI后的膀胱排尿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王金武侯春林卢宁王诗波王永胜曹银祥
- 关键词:骶神经根脊髓损伤
- SD大鼠马尾与骶神经根的解剖学观察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为从马尾和骶神经根途径开展SD大鼠的神经泌尿学研究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对 6只SD大鼠灌注后进行显微解剖 ,并对 3 0只SD大鼠进行术中观察和测量 ,总结马尾、骶神经根的解剖特征。结果 :SD大鼠的盆底器官主要由S1~S4脊髓节段和神经根支配 ,脊髓圆锥延续较长 ,达L4椎体下缘 ,马尾神经亦较长 ,其前根 1束较细 ,后根 2束较粗 ,包于同一硬脊膜中 ,硬脊膜较厚而坚韧 ,脊髓神经前后根出硬脊膜后 ,有各自独立的硬脊膜囊包绕 ,直至椎管内硬脊膜囊两侧的后根神经节处 ,长约 3个椎体高度。在 4对骶神经根中 ,以S1和S2 较粗 ,S3 、S4较细。盆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S2 骶髓节段。结论 :SD大鼠骶和尾神经根的解剖特征与人类不同。
- 王金武侯春林陈爱民王诗波赵良宇
- 关键词:马尾神经骶神经根神经泌尿学
- 利用跟腱反射重建膀胱功能的应用解剖学观察(英文)被引量:1
- 2005年
- 背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膀胱重建方法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有差距。目的:为跟腱反射重建膀胱功能手术时脊神经前根和吻接平面的选择以及脊神经前根的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以解剖学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单一样本观察。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骨科。对象:实验于1999-05/2000-01在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20具尸体标本,男14例,女6例,40侧。干预:在20具尸体标本上追踪骶丛和坐骨神经的脊神经根来源、相应的脊神经根在坐骨神经和其他神经之间的分布。主要观察指标:硬膜内L4~S4脊神经前根排列的位置关系、相互重叠长度和横截面积。结果:①骶丛主要由L4,L5和S1~5脊神经根组成,其中L5脊神经根(46%)的贡献最大。②S2~4前根出脊髓的平面均高于L4,L5和S1前根出硬膜的平面,前根的横截面积L4(2.19±0.39),L5(2.58±0.58)和S1(2.19±0.42)mm2均显著大于S2~4前根。③在脊髓圆锥平面,前后根的辨别和序列的确认较圆锥下容易。结论:①利用跟腱反射重建膀胱功能时宜选用L5前根与S3或S4前根交叉吻接。②吻接平面宜选择在脊髓圆锥处。
- 徐瑞生王立邦包聚良吴洁石王刊石王雪松
- 关键词:脊神经前根跟腱
- 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对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估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chitosan,CMCH)-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膜预防结肠吻合口粘连的效果及其对吻合口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取64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2),按Buckenmaier等的方法制备鼠结肠吻合口动物模型。对照组吻合口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用3cm×2cm的CMCH-CMC膜包裹结肠吻合口部位。于术后7d和14d观察吻合口粘连情况;测定吻合口抗张强度,并与6只正常大鼠结肠抗张强度进行比较;检测吻合口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P)含量。结果术中及术后共死亡5只大鼠,实验组2只,对照组3只。术后7、14d粘连评分对照组分别为(1.67±0.15)、(2.29±0.18)分(P<0.05),实验组分别为(0.50±0.16)、(0.45±0.14)分(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14d吻合口抗张强度对照组分别为(138.67±16.65)、(178.36±20.10)mmHg(1mmHg=0.133kPa,P<0.01);实验组分别为(130.81±18.38)、(172.74±22.18)mmHg(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吻合口抗张强度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14d吻合口HP含量对照组分别为(55.47±12.89)、(137.14±16.81)μg/mg干重组织(P<0.01);实验组分别为(84.47±11.87)、(146.07±14.81)μg/mg干重组织(P<0.01);术后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CH-CMC膜在预防结肠吻合口周围粘连形成的同时不干扰吻合口的愈合。
- 肖海军侯春林薛锋
- 关键词:结肠吻合口愈合
- 脊髓损伤后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神经假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介绍国外在脊髓损伤(SCI)患者开展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的经验,并总结作者的研究结果。方法:参考Finetech-Brindley排尿神经假体工作手册,综述国外文献,详细介绍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的原理、神经假体组成、临床适应证、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体内装置故障的判断与处理,及作者的研究工作。结果:圆锥上SCI导致的痉挛性膀胱,贮尿与排尿功能双重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影响最大。目前骶神经根电剌激排尿在欧美国家已开展了2000多例,能恢复患者可控制性的排尿、排便和性功能,效果优良。结论: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神经假体植入配合后根切断去传入,是恢复圆锥上SCI患者盆底器官排泄功能的理想方法。
- 张世民侯春林刁颖敏
- 关键词:脊髓损伤骶神经根神经假体
- 膀胱功能电刺激器信号标准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膀胱功能电刺激器是应用于截瘫患者控制其排尿的医疗装置,为实现产业化目前尚无相关的国际和国家标准可借鉴,必须进行企业标准的研究。方法:根据现有临床患者使用国外产品的实际情况,参照相关的国家电器标准,分析和研究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控制排尿所需信号的主要特征,包括幅值、脉宽、频率以及信号时间与空号时间等技术要求,并建立相应的试验方法。所确定的电刺激信号范围既能涵盖患者使用的参数值,又不因范围过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结论:研究工作为PDC-1型膀胱功能电刺激器企业标准的制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为今后的试生产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手段。
- 刁颖敏雷波张梦杰王诗波张世民侯春林
- 关键词:信号标准脉宽占空比
- 羧甲基壳聚糖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及其形态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及其分泌生长因子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减轻创面过度愈合、防止术后粘连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0.01、0.1、1.0、10 mg/ml)羧甲基壳聚糖作用4 d后,或经0.1 mg/ml羧甲基壳聚糖培养不同时间(1、2、3、4、56、d)后,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自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后人成纤维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羧甲基壳聚糖(≥0.1 mg/ml)可抑制成纤维细胞自分泌TGF-β1,且随浓度的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但对EGF的自分泌无明显影响(P>0.05)。羧甲基壳聚糖(≥0.1 mg/ml)体外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引起超微结构的变化。结论:羧甲基壳聚糖浓度(≥0.1 mg/ml)体外可能通过改变人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选择性抑制其自分泌TGF-β1,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减轻组织粘连。
- 肖海军侯春林刘亚平
-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转化生长因子-Β1表皮生长因子自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