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32003)

作品数:29 被引量:89H指数:7
相关作者:郑国莘蒋海林赵恒凯王洪伟刘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电子电信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信道
  • 9篇无线
  • 6篇隧道
  • 5篇信道容量
  • 5篇隧道环境
  • 5篇无线信道
  • 5篇CBTC
  • 4篇轨道交通
  • 3篇射线跟踪
  • 3篇时延
  • 3篇涡旋
  • 3篇LTE
  • 3篇车地通信
  • 3篇城市轨道交通
  • 3篇M
  • 2篇地铁
  • 2篇调频
  • 2篇多输出
  • 2篇多输入多输出
  • 2篇信道仿真

机构

  • 15篇上海大学
  • 10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上海申通地铁...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电信股份...
  • 1篇中铁通信信号...

作者

  • 9篇郑国莘
  • 4篇蒋海林
  • 4篇赵恒凯
  • 3篇王洪伟
  • 3篇谈振辉
  • 3篇唐涛
  • 3篇陶成
  • 3篇刘留
  • 3篇李亚斌
  • 2篇杨广琦
  • 2篇杨柳
  • 2篇王海明
  • 2篇步兵
  • 2篇洪伟
  • 2篇孙溶辰
  • 2篇张慧
  • 2篇张念祖
  • 2篇郜春海
  • 1篇张嘉驰
  • 1篇王大庆

传媒

  • 7篇铁道学报
  • 3篇城市轨道交通...
  • 3篇移动通信
  • 3篇电子测量技术
  • 3篇上海大学学报...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High T...

年份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隧道环境单根泄漏电缆MIMO系统的性能测量被引量:3
2019年
通常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需要两根以上泄漏电缆来传输不同信息流.研究隧道环境下单根泄漏电缆双向馈入构成2×2 MIMO系统的性能.测量结果发现,单根泄漏电缆MIMO系统的容量与双根泄漏电缆构成的MIMO系统接近,明显优于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SISO)系统.研究结果可为轨道交通系统LTE-M通信专网设计提供参考.
匡震尹晓宇武艺鸣郑国莘
关键词:泄漏电缆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
LTE-M用于轨道交通CBTC的时延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CBTC)系统采用地铁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metro, LTE-M)完成车地之间的数据通信,并限定数据在较低的时延内完成传输.将CBTC系统中列车终端接入基站的通信模型化为排队论体系中的M/M/1/m/m模型,推导LTE-M应用于CBTC时数据传输时延的概率预测方法,并给出满足CBTC需求的相关条件,为LTE-M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张睿郑国莘解钧捷
关键词:轨道交通CBTC通信时延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容量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在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系统中,通常存在漏泄波导与无线自由波两种传输方式。本文介绍这两种不同的车地通信方式,分析漏泄波导的信道模型,并指出其信道模型近似于高斯信道。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高架环境,研究车地无线自由波通信存在强烈直射径的情况下,2×2天线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及天线间距,得出最佳的天线间距及配置方案。将此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与漏泄波导的信道容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优于漏泄波导信道。
蒋海林王洪伟郜春海唐涛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漏泄波导MIMO信道容量
基于随机共振的改进型BPAM信号接收机
2016年
为了改善低信噪比条件下基带数字通信中的BPAM信号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随机共振的BPAM信号接收机,它在满足经典绝热近似理论的传统随机共振技术基础上,对传统随机共振接收机结构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基于码元传输速率的系统参数自适应调整,并通过添加积分环节,进一步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对这种新型接收机模型进行了相关的数学建模和误码率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随机共振接收机与传统的随机共振接收机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BPAM信号的检测误码率。
裴欣栋王晓江武艺鸣郑国莘
关键词:基带信号处理随机共振误码率
基于射线跟踪法的隧道无线信道特性被引量:8
2016年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隧道环境与地上环境的移动通信有显著不同,为发展应用于隧道环境中的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对隧道中的无线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本文使用射线跟踪法对隧道环境无线信道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射线跟踪法的信道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隧道中的大尺度衰落和信道冲激响应等信道特性.在此基础上,又对隧道中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信道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得出结论:隧道环境中MIMO空间相关度在天线阵列方向上显示出波动性,波动周期与传播信号的波长成正比.
陶成由明昕谈振辉刘留蓝燕锐孙栋
关键词:无线信道仿真隧道环境射线跟踪相关系数
基于传播图理论的隧道场景无线信道模型构建与验证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非视距NLOS(Non Line of Sight)隧道环境的特殊性,基于传播图理论提出通过细化散射点间传递函数的方法提高隧道信道建模精度。构建隧道几何模型,并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散射点集合,电磁波的传播路线可表述为点集合的排列,通过相邻点集合间子传递函数的级联可得到该路线的传递函数。引入点集合间转移概率的概念描述其可视情况,用传播路线上相邻点集合间转移概率之积调整该路线的传递函数。所有路线传递函数之和即为信道频域传递函数,进而得到信道冲激相应CIR(Channel Impulse Response),并与相同环境下实际信道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天线相关性、角度分布与信道容量,发现隧道中密集的反射会导致天线间相关性较高及信道矩阵退化。
张嘉驰陶成孙溶辰谈振辉刘留
关键词:隧道环境无线信道建模信道容量
解码转发双向中继系统的ARQ协议研究
2016年
研究了结合自动请求重传的解码转发双向中继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端到端误报率以及频谱效率等性能。双向中继系统的两个源节点及中继节点都有缓冲存储器用来存储重传时不同时隙的接收信号。根据错误发生的节点以及重传情况的不同,为了充分利用不同时隙的接收信号,分别结合使用了最小均方误差信号检测或者最大似然比合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解码转发双向中继系统中,相对于传统自动请求重传协议,采用增强ARQ协议能显著降低解码转发双向中继系统的误包率,从而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
沈泉江武卓郑国莘
关键词:解码转发自动请求重传双向中继误包率频谱效率
CBTC系统无线通信采用UHF低频段的可靠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无线通信受到Wi Fi(无线局域网)干扰,造成地铁列车停运的事件,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张江实训线试验了406.5~409.5 MHz的无线通信用于CBTC系统的可行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及传输方式。在实训线上对其信号覆盖、故障弱化及切换、抗干扰等进行试验测试,并结合这种新型模式的试验,对无线通信的可靠性进行建模并分析。测试及分析表明,采用UHF(Ultra High Frequency)低频段和基于漏缆传输的专频专网技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陆璠朱翔纪文莉郑国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MIMO信道测量系统的最优导频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适用于分布式MIMO无线通信信道测量系统的低峰均功率比导频信号优化方法和低复杂度多天线信号发送方案.为使发送信号的峰均功率比最低,采用OFDM技术,根据导频的长度、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尺寸和子载波的映射方式,搜索最优的恒模零自相关(CAZAC)序列作为基序列.由最优基序列生成的OFDM发送信号峰均功率比低至2.556 dB.对第1根天线发送信号的采样点逐个移相,就可生成其余多根天线的发送信号.为支持分布式MIMO信道测量,采用所设计的信号帧格式的发送信号在时域和频域都可分离.与现有方案相比,所提出方案具有发送信号峰均功率比小和实现复杂度低的优点.
王海明张慧张念祖杨广琦洪伟
关键词:分布式MIMO导频峰均功率比
采用双漏缆覆盖的轨道交通LTE-M系统信道的测量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下一代轨道交通系统将采用LTE-M系统,并采用多根漏泄电缆(简称漏缆)组成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因此,需要研究漏缆设置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依据时域信道测量方法与MIMO信道相关理论,在典型的类地铁隧道环境中,测量并分析了1.8GHz频段下基于双根漏缆覆盖的MIMO系统性能,通过测量不同极化方式下的漏缆和接收天线以及不同漏缆间距下的信道信息,分析了信道相关性,发现当接收机天线垂直极化而双漏缆同采用水平极化时MIMO性能最优,相关性大小并不太依赖于漏缆间距.这些结果可对今后LTE-M系统部署提供参考.
郑国莘林苏燕武艺鸣蓝燕锐徐宗铭匡震
关键词:泄漏电缆MIMO信道相关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