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资助项目

作品数:39 被引量:158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文军李慧英张雷刘壮王静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项目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6篇向日葵
  • 15篇杂交
  • 15篇杂交种
  • 12篇食用向日葵
  • 10篇栽培
  • 8篇油用
  • 8篇栽培技术
  • 7篇选育
  • 6篇性状
  • 5篇油用向日葵
  • 5篇施肥
  • 5篇食葵
  • 5篇向日葵杂交种
  • 4篇油葵
  • 3篇油用型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高产
  • 3篇高产栽培

机构

  • 14篇黑龙江省农业...
  • 7篇山西省农业科...
  • 6篇白城市农业科...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吉林省向日葵...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包头市种子管...

作者

  • 11篇王文军
  • 9篇李慧英
  • 8篇刘壮
  • 8篇张雷
  • 8篇王静
  • 7篇贾爱红
  • 7篇杨新元
  • 7篇张学武
  • 6篇周菲
  • 6篇张捷
  • 6篇王鹏冬
  • 5篇黄绪堂
  • 5篇孙敏
  • 5篇宋宝军
  • 4篇雷中华
  • 4篇向理军
  • 4篇李岑
  • 4篇梁春波
  • 4篇石必显
  • 4篇郭永利

传媒

  • 18篇黑龙江农业科...
  • 5篇哈尔滨师范大...
  • 5篇中国种业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5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20年
龙食葵7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06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向日葵(2018)231046。该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以及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的相同生态区春夏季节种植。
王文军黄绪堂关洪江吴立仁马军周菲乔广军范丽娟王静
关键词:向日葵栽培技术
油用向日葵白葵杂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2年
白葵杂15号是以自选不育系"48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09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品种优质、高产、抗性优良。
刘壮李慧英于学鹏张雷高新梅孙敏
关键词:向日葵杂交种选育
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白葵杂7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10年
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7号是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利用自选不育系99101-122A与恢复系211-21121R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李慧英刘壮于学鹏张雷宋宝军牛庆杰孙敏
关键词:向日葵杂交种选育
盐碱对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0
2012年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但土地盐碱化严重制约了全省农业成产发展,粮食中低产区集中分布在盐碱地区.向日葵具有投入低、收入高、耐盐碱的特性,根据黑龙江省盐碱地区的具体土壤情况,发展向日葵产业,不仅能有效利用中低条件耕地,增加农业收入,还能改善盐碱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了全省盐碱地概况、盐碱对向日葵的危害,探讨了盐碱地区向日葵高产种植技术,为盐碱地区发展向日葵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王静
关键词:向日葵盐碱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5号与产业化前景
2017年
龙食葵5号是以不育系LCMS14A为母本、恢复系L0911R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于2016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登记编号:黑登记2016003。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探讨了食用向日葵的产业化前景。
王文军
关键词:向日葵
山西省向日葵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调研,发现山西省向日葵产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归纳为:品种类型不协调,种子市场混乱;生产上管理粗放,投入太少,栽培技术落后,迎茬、重茬现象严重,不能合理轮作;病虫草害严重制约了向日葵产业的发展;缺乏真正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向日葵优良新品种;综合利用和加工能力薄弱,严重影响着向日葵的种植效益。建议发展山西省向日葵产业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向日葵新品种,并集成和优良品种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加快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的推广;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开展向日葵综合利用研究,提高向日葵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杨新元贾爱红张学武王鹏冬张捷
关键词:向日葵
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16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14年
白葵杂16号是以自选不育系"94(SX)-1125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01023-121132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品种优质、高产、抗性优良。
刘壮于学鹏张雷高新梅孙敏李慧英
关键词:向日葵杂交种选育
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标准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13年
根据黑龙江省粮油高产创建的要求以及近年来食用向日葵新品种栽培推广经验,从8个方面简述了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即:选择优良品种,合理选地、轮作倒茬,精细整地、合理灌溉,科学施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灾害防御,及时收获为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生产水平,达到标准化综合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王静黄绪堂王文军李岑梁春波周菲郭永利
关键词:向日葵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白葵杂13选育报告被引量:4
2012年
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13是以不育系00801A为母本,恢复系RF008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23.50 kg/hm2,比对照品种白葵杂6号增产5.21%。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288.63 kg/hm2,比对照品种白葵杂6号增产11.06%。该品种的特点是高产,高油(子实含油率47.37%),抗病,适应性广。
李慧英刘壮张雷于学鹏高新梅孙敏宋宝军
关键词:油用型向日葵选育
食用向日葵主要性状对产量、饱满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5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株高、茎粗、叶片数、花盘直径、百粒重、百仁重、结实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对向日葵产量、饱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25日播种、公顷保苗24000株、每公顷施N 70 kg、P_2O_545 kg、K_2O 50 kg能有效的提高食用向日葵的饱满度和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百仁重与籽仁率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2,与籽仁率间接显著正相关的是茎粗和百粒重,与产量性状显著正相关的性状有百粒重、单株成粒数、结实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409、0.869、0.740.提高向日葵产量的主要性状是茎粗、百粒重和结实率,其中百粒重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为极显著正相关.
王文军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农艺性状饱满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