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DJ007)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文胜孙壮珍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微博问政在服务型政党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发挥被引量:4
- 2013年
- 微博问政在服务型政党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提升政党服务理念,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促进政党功能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供全新的政党服务模式,由控制型向参与型转变;提高政党服务质量和效益,由松散型向效能型转变。发挥微博问政的作用面临着认识上存在误区、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以及在内容上和功能服务方面不到位",花架子"现象突出等制约因素。为此,一是党政干部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微博问政,力戒形式主义,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对微博问政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其服务于民的功能;三是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完善与微博问政相关的公共服务体系。
- 陈文胜
- 论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外传播被引量:5
- 2018年
- 文化软实力的跨国传播已成为全球文化生态的表征,而跨文化传播研究不能忽略文化交往与变迁过程中媒体的角色与功能。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翘楚,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中越来越成为一种极具张力的权力平台和监约、推动力量。它的广泛运用改变了文化传播范式和传播环境,为跨国界和跨文化传播提供可能。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面临着传播观念滞后、传播能力不强,西方社会"信息霸权主义"威胁等诸多因素,成为制约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的软肋。中国要从完善传播理念和机制、创新传播方式、设定议程和框架、构建话语体系、抵制网络文化霸权等层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对外传播效果。
- 陈文胜孙壮珍
- 关键词:社交媒体文化软实力信息霸权
- 社交媒体的政治性应用——国外相关研究述评被引量:5
- 2016年
- 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政治性应用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党和政府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考察了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对民主和政治参与的影响、社交媒体在大选中的应用研究、在日常政务中的使用研究以及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力研究等。
- 陈文胜
- 关键词:政府社交媒体政治传播
- 社交媒体时代西方政党的调适性变革及其新困境被引量:4
- 2017年
- 如何控制、利用大众传媒实现自身变革和巩固执政认同,一直是各国政党和政府必须考量的重要内容。社交媒体介入政党政治之后,一方面为政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接触和动员大量选民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也挤占了政党的活动空间,导致政党组织和权力结构变化,动摇了代议制民主,加剧了政党的危机感。面对社交媒体时代带来的千变万化,西方主流政党为适应时代的变迁,克服政党衰落,不得不在结构、功能、价值理念、运作方式和竞选策略等方面及时采取一系列的调整、修正和变革措施,以提高政党的新闻执政能力,巩固执政的合法性。然而,这些变革与调适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方民主政治及其价值观的本质。
- 陈文胜
- 关键词:西方政党
- 网上群众路线的哲学思考被引量:2
- 2014年
- 网上群众路线是网络时代群众路线的新阵地和新形式,具有新的内涵和价值。网上群众路线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平等的价值基础,以及执政为民的价值观。从哲学的层面,探讨怎样协调网上群众路线中的虚拟与现实,化解科技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危机,消弭网络隐忧,对于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贯彻网上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 王知之陈文胜
- 关键词:群众路线网络哲学思考
- 微博反腐的双刃剑效应及改进路径
- 2016年
-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微博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便捷的工具,成为当下反腐败斗争的新阵地和新利器,拓宽了社会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倒逼中国反腐机制的不断创新。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微博反腐尽管优势明显,但其也带来了虚假信息、网络暴力泛滥等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为此,要坚持"以法治博"的大原则,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采取综合治理举措,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消弭其隐忧,实现趋利避害,从而有效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健康发展。
- 陈文胜
- 关键词:法治反腐倡廉
- 论微博传播与中国梦的构建被引量:3
- 2016年
- 当前,实现"中国梦"是党和政府以及媒介三者共同意愿的表达和为之奋斗并希望达到的图景。在政治生态传媒化的今天,一方面,微博的自身性质和功能使其在构建"中国梦"方面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梦"也为微博概括了未来的目标、使命和核心价值,为其提示了一个新的传播框架。充分发挥微博具有的功能,使其努力当好"中国梦"的解读者、传播者、引领者和推动者,对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弥合"共识断裂",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共筑"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 陈文胜
- 关键词:政党形象
- 微博问政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
- 2013年
- 微博问政的兴起给党内民主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党内信息的传递、党内监督、党务公开,以及党内民主参与;另一方面,微博自身虚拟性等特点、微博问政规范性机制的缺乏以及部分领导干部重视程度的不够,又影响了其在党内民主建设中功能的利用和发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顺应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在积极转变理念的同时,充分利用微博问政在发展党内民主上所具有的功能优势,不断完善党内选举、改进党内民主决策、强化党内民主管理和党内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
- 陈文胜
- 关键词:党内民主建设党务公开双向互动民主监督
- 论微政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被引量:5
- 2013年
- 基于网络而兴的微博等新媒体已成为发展最迅猛、影响最深广的强势媒体。微政时代的来临,使微博成为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政治斗争阵地。一方面有助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通过新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引导与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增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给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针对微博的特点,探索微博上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新模式,占领微博舆论制高点,加强微博的监管,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以增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凝聚力和感召力。
- 陈文胜
- 关键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建设中国共产党
- 社交媒体时代的国外社会运动及其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被引量:4
- 2016年
- 社会运动的发展和嬗变始终伴随着人类现代性意识和科学技术的变迁。20世纪传播媒介的突飞猛进,不仅实现了政治传播方式的变革,也为社会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展示空间。近年来,作为传播科技发展与兴起的产物,互联网社交媒体向世人展示出强大的政治动员和组织能力,成为一系列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它们改变了社会运动的发生逻辑和演进规律,对各国政治体系的稳定与社会治理带来了双重影响。在今天的形势下,理解社交媒体背景下社会运动的发生机制,认真吸取各国社会运动的教训,对于重构转型时期国家、政党与社会的良性关系,消弭社交媒体时代的政治风险,实现国家善政良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 陈文胜
- 关键词:社会运动社交媒体政治发展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