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711)

作品数:22 被引量:258H指数:11
相关作者:彭方仁张瑞李小飞梁有旺曹凡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山核桃
  • 14篇核桃
  • 11篇薄壳
  • 11篇薄壳山核桃
  • 2篇栽培
  • 2篇种子
  • 2篇美国山核桃
  • 2篇萌发
  • 2篇嫁接
  • 2篇发芽
  • 1篇大小年
  • 1篇单株
  • 1篇选育
  • 1篇芽接
  • 1篇芽苗
  • 1篇芽苗砧
  • 1篇芽苗砧嫁接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机构

  • 15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5篇彭方仁
  • 6篇张瑞
  • 5篇梁有旺
  • 5篇曹凡
  • 4篇李小飞
  • 3篇刘壮壮
  • 3篇何海洋
  • 2篇谭鹏鹏
  • 2篇王克春
  • 2篇陈涛
  • 2篇杨标
  • 2篇邓秋菊
  • 1篇谢静
  • 1篇韩明慧
  • 1篇吴文龙
  • 1篇方亮
  • 1篇兖攀
  • 1篇勒栋梁
  • 1篇吴斌
  • 1篇骆敏

传媒

  • 4篇江苏林业科技
  • 3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经济林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种源薄壳山核桃种子催芽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以国外种源的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och)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激素、激素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基质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双吉尔)GGR处理的种子平均发芽率比以GA3处理、NAA处理和对照的发芽率分别提高7.9%,14.7%和23.2%,平均发芽势比以GA3处理、NAA处理和对照分别提高7.6%,11.5%和23.9%。用100 mg/L GGR溶液浸泡种子2d,播种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混合比为5∶3∶2的基质中是最佳的催芽方法。
兖攀曹凡王克春张瑞彭方仁翟敏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种子激素催芽
美国山核桃硬枝扦插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用美国山核桃1年生实生苗休眠枝为材料,在温室内运用电热温床加热插壤进行扦插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处理对美国山核桃硬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插壤加热条件下,插条流水冲洗12 h,用500×10-6NAA浸泡6 h后扦插,美国山核桃硬枝扦插的生根率达到80.0%。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最高扦插生根率可达87.8%。
曹凡梁有旺彭方仁李永荣翟敏
关键词:美国山核桃硬枝扦插生根率
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成活率及生长过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以‘斯图尔特’、‘卡多’、‘契科特’和‘德西拉布’4个美国山核桃品种休眠枝为接穗,进行芽苗砧嫁接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芽砧嫁接苗接芽萌发动态、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嫁接后第15,20,25天,各品种接穗芽砧嫁接苗萌发生长差异显著;嫁接时间、接穗品种对美国山核桃芽苗砧接成活率存在显著影响;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芽苗砧接嫁接苗新梢生长差异显著。
李小飞彭方仁梁有旺张瑞李永荣
关键词: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
不同薄壳山核桃单株种子果实品质与发芽特性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以南京地区7株薄壳山核桃单株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果实大小、出仁率、粗蛋白质、可溶性糖、水分、灰分、粗脂肪和淀粉含量等指标,研究其果实品质并进行发芽试验比较发芽特性,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良种选育、品种改良及良种推广提供基础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单株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出仁率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指标;淀粉与幼苗长势呈显著正相关;分析选育出5号单株为培育砧木苗的最优单株,适宜作为南京地区优良单株进行培育和推广。
邓秋菊王克春曹凡彭方仁梁有旺吴斌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果实形态发芽特性优良单株幼苗长势
长山核桃茎段组织培养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为给建立完整有效的长山核桃组培快繁体系提供基础,以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和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和消毒时间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较大。先用75%酒精消毒20 s,再用0.05%HgCl_2消毒7 min,外植体污染率降低到30%,且腋芽萌发率最高,可达100%。极差分析结果表明:HgCl_2浓度对污染率和萌发率影响最大,是影响茎段成活率和腋芽萌发的主要因素。不同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对外植体有显著影响。在9个处理中,WPM+6-BA 2.0 mg/L+IBA 0.01 mg/L与其它处理差异极显著,这种处理培养的茎段污染率较低,腋芽萌发率高,可达到90%。
杨宏陈文静杨标李小飞陈涛刘壮壮张洁谭鹏鹏彭方仁
关键词:长山核桃茎段
嫁接繁殖研究进展及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0
2016年
嫁接作为一种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农林领域中的良种扩繁保存、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它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抗逆性,改变植物的开花结果习性及改良果实品质。文中介绍了嫁接繁殖的特性,并从嫁接愈合解剖学、生理生化、分子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嫁接成活机理进行了系统综述;探讨了嫁接引起的遗传变异及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嫁接技术改进及林木遗传改良提供新思路。
何海洋彭方仁张瑞谭鹏鹏刘壮壮
关键词:嫁接无性繁殖林木遗传改良
薄壳山核桃夏秋芽接和春夏枝接育苗试验被引量:5
2015年
以同批次播种的薄壳山核桃品种‘绍兴’实生苗为砧木,‘金华’、‘马罕’、‘波尼’当年生枝为接穗,于砧木苗生长的当年夏秋季节和次年春夏季节分别进行芽接和枝接试验,调查并研究其成苗率、苗高和穗条粗度.结果表明:当年夏秋芽接和次年春夏枝接最高成苗率分别为97.35%和84.97%,最低成苗率为82.11%;平均苗高最大164.94 cm,最小为80.33 cm;平均穗条粗度9.46~ 16.43 mm.经分析,在同批次砧木中,当年夏秋芽接的成苗率显著高于次年春夏枝接;品种间成苗率差异不显著.嫁接方法和品种均对苗高和穗条粗度有显著影响,夏秋芽接苗高和穗条粗度均极显著高于春夏枝接;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和‘马罕’的苗高、穗条粗度均显著高于‘金华’.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的时间内分别进行春夏枝接和夏秋芽接育苗是可行的.
勒栋梁李永荣彭方仁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29
2013年
以6年生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金华’的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复水时间、不同培养基组分、不同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对薄壳山核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薄壳山核桃花粉萌发试验前进行4h复水处理可显著提高萌发率,萌发率可达51.78%,为对照(2.51%)的20.68倍。(2)蔗糖、H3BO3、Ca(NO3)2·4H2O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但浓度过高则起抑制作用。(3)正交试验结果经实验验证表明,薄壳山核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20%蔗糖+0.02%~0.03%H3BO3+0.05%Ca(NO3)2·4H2O,最佳培养条件为25℃下恒温培养24h,此时的花粉萌发率高达74.46%,花粉管平均长度为258.84μm。
张瑞李洋梁有旺彭方仁李永荣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培养基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
美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4
2014年
介绍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详细阐述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的品种资源与良种选育、苗木培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采后处理等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总结了美国薄壳山核桃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彭方仁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栽培技术良种选育
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光合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被引量:20
2017年
以‘Pawnee’、‘Mahan’、‘Stuart’、‘Kanza’和‘Jinhua’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结果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特性及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的光合特征参数存在一定差异,‘Stuart’光合能力最弱,‘Mahan’和‘Pawnee’的光合能力及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大于其它品种,但‘Mahan’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弱;‘Mahan’暗呼吸速率最低,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Stuart’暗呼吸速率最高,消耗较多光合产物;对光合基本指标及其光响应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瞬时羧化效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其中瞬时羧化效率对净光合速率有更直接显著的影响;相较于其它品种,‘Pawnee’抗旱能力较差,而‘Jinhua’抗旱能力较强;JIP-测定结果中,‘Stuart’质体醌容量(Sm)及电子传递活性较大,其各相荧光信号较弱,热耗散的能量较少,导致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较多,‘Kanza’的这些特性与‘Stuart’相反;品种间性能指数存在显著差异,‘Stuart’光合机构性能最优,‘Kanza’则较差;综合光合能力及光反应阶段的指标,发现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中‘Stuart’光反应活性最大,但其光合能力最弱,可能和气孔限制因素、暗呼吸作用较强及光合机构形成的同化力较多地用于氮、硫同化等其它的代谢有关。
刘壮壮骆敏彭方仁杨标陈涛李永荣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