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409600)

作品数:291 被引量:3,916H指数:36
相关作者:岑可法范维澄陆守香王树荣廖光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7篇建筑科学
  • 5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3篇理学
  • 43篇化学工程
  • 29篇农业科学
  • 12篇矿业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8篇火灾
  • 20篇热解
  • 18篇量热
  • 17篇阻燃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燃烧
  • 16篇值模拟
  • 15篇锥形量热仪
  • 15篇林火
  • 15篇木材
  • 14篇建筑
  • 13篇大涡模拟
  • 13篇乙烯
  • 12篇细水雾
  • 12篇火灾烟气
  • 12篇建筑火灾
  • 11篇烟气运动
  • 10篇裂解
  • 9篇动力学
  • 9篇灭火

机构

  • 13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4篇浙江大学
  • 31篇清华大学
  • 20篇青岛科技大学
  • 16篇南京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1篇中国安全生产...
  • 8篇安徽建筑工业...
  • 7篇公安部四川消...
  • 4篇东北大学
  • 4篇国家安全生产...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 4篇广州地铁设计...
  • 4篇中国林科院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大

作者

  • 39篇岑可法
  • 30篇范维澄
  • 25篇陆守香
  • 19篇王树荣
  • 18篇廖光煊
  • 18篇方梦祥
  • 18篇张军
  • 17篇舒立福
  • 16篇钟茂华
  • 15篇田晓瑞
  • 15篇蒋勇
  • 14篇余春江
  • 14篇王德明
  • 12篇王明玉
  • 12篇邱榕
  • 10篇杨立中
  • 10篇周建军
  • 10篇张健
  • 9篇胡亚才
  • 9篇范利武

传媒

  • 31篇火灾科学(中...
  • 17篇中国工程科学
  • 17篇浙江大学学报...
  • 15篇燃烧科学与技...
  • 15篇中国科学技术...
  • 15篇消防科学与技...
  • 11篇中国安全科学...
  • 8篇中国安全生产...
  • 7篇科学通报
  • 7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燃料化学学报
  • 6篇清华大学学报...
  • 6篇自然科学进展
  • 6篇Chines...
  • 5篇青岛科技大学...
  • 5篇Scienc...
  • 4篇太阳能学报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24篇2007
  • 65篇2006
  • 69篇2005
  • 57篇2004
  • 58篇2003
  • 19篇2002
  • 1篇2001
2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泡沫除尘机理研究被引量:30
2006年
以泡沫的衰变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完全湿润粉尘的条件下,所能捕捉到粉尘的最小量;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得出了满足粉尘沉降所需最小水量和捕捉粉尘的最大量;通过实验,研究了泡沫捕捉粉尘不同方式与过程,得出了最优捕捉粉尘的方式、泡沫破裂时间与捕尘量的关系。
奚志林王德明陆伟马汉鹏
关键词:除尘湿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探讨被引量:12
2006年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不断建设,其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安全评价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的强力保证,同时也是“三同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体现。笔者根据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及在南京地铁一号线工程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评价主体思路、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
许巧详何理钟茂华邓云峰
Occupant evacuation model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in fire被引量:23
2002年
By applying the rules set in traffic flow and pedestrian flow models, a basic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is presented to simulate occupant evacuation in fire. Some extended models are introduced to study the special phenomena of evacuation from the fire room. The key of the models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anger grade which makes the route choice convenient and reasonable. Fire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dividual but also affects his physical constitution, which reduces his maximal possible velocity. The models consider these influence factors by applying a set of simple but effective rules. It is needed to emphasize that all rule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essential phenomenon in fire evacuation, that is, all the occupants would try to move to the safest place as fast as possible. Some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also presented to valid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s.
Lizhong YangWeifeng FangRui HuangZhihua Deng
关键词:CELLULARAUTOMATAPEDESTRIANFIREOCCUPANTEVACUATION
树种枝叶微观结构对树种燃烧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选择具有不同抗火能力的亚热带树种来研究树叶和树枝的微观组织结构与燃烧性的关系 ,分别测定木荷、茶树、油茶、苦槠、女贞、石楠、日本珊瑚树、枇杷、杉木和马尾松等 10个树种叶片、叶脉和树枝的组织比 ,并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样品的阻火性。结果发现 ,树叶构造对燃烧性有影响 ,阔叶树种的树叶结构有利于水分的传输与蒸散 ,叶脉中木质部比重越大 ,越有利于水分的传输 ;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与火发生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 ,茶树、木荷的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比值高 ,抗火能力强。树枝的燃烧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特别是树枝的抗火性与其导管所占比例正相关 ,木荷、日本珊瑚树的导管比重大 ,传输水分的能力强 。
田晓瑞舒立福张小罗戴兴安
关键词:亚热带树种枝叶微观结构影响因素森林火灾
大兴安岭林区地下火形成火环境研究被引量:59
2003年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地下火的多发地区。对该地区2002年发生的地下火研究表明: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引起地下火灾。地下火有地理和时间分布特征。地表火主要发生在原始森林区域,如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都有可能发生地下火。地下火一般燃烧速度慢,持续时间长,燃烧充分,具有隐蔽性强、燃烧不连续、方向易变等特点,地下火在所有火灾中对森林危害最大,特别是对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的破坏更为严重。
舒立福王明玉田晓瑞李忠琦肖永军
杉木热解及燃烧特性热天平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对南方森林主要树种-杉木的变工况热解行为进行了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TG)研究.将试样分别加热到200 ℃、300 ℃、400 ℃和500 ℃做空气变氮气、氮气变空气热天平试验,模拟实际火场由于火势发展产生的局部缺氧状态及由缺氧状态转变为富氧的状态;在空气气氛下将试样分别加热到250 ℃、300 ℃、350 ℃、400 ℃和450 ℃,然后冷却到50 ℃再继续加热直到700 ℃,模拟火场中可燃物不完全燃烧后的回燃情况.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深入研究了环境气氛变化对试样热解的影响.给出了杉木热解的两阶段一级反应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在233.3 ℃~369.9 ℃、369.9 ℃~490.8 ℃热解二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77.85 kJ·mol-1、138.18 kJ·mol-1,频率因子分别为1.95×106、4.84×109.
宋长忠方梦祥余春江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杉木热解热分析
金属盐对生物质热解特性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74
2005年
基于深入了解生物质热解行为的目的,在自行研制的热解机理试验台上系统研究了金属盐对生物质热解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钾离子对生物油中的一些大分子量组分发生重聚反应生成焦炭和小分子气体产物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从而降低了热解生物油产量而得到更多的焦炭和气体产物。相比钾离子而言,钙离子对焦炭生成的促进作用更为强烈;镁离子对白松热解的影响远没有钾离子和钙离子明显。
谭洪王树荣骆仲泱余春江岑可法
关键词:生物质金属盐生物油热解
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在柴里煤矿的应用被引量:10
2005年
对三相泡沫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柴里煤矿具有自燃危险性的2349和2333工作面,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了一氧化碳气体对这2个工作面的影响,快速高效地防治了煤炭自燃。应用结果表明,三相泡沫技术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防灭火技术。
秦波涛王德明梁晓瑜史振凡解本旭高风量
关键词:三相泡沫煤炭自然发泡剂
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区域化行为被引量:19
2006年
应用美国阿拉斯加州1950—2000年,加利福尼亚州1895—2001年及中国黑龙江省1980—1999年林火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火灾发生的火场质心的经纬度坐标,用波谱分析研究其质心随年份的波动现象。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林火的火场质心分别以一定的分布中心呈波动状态,其中火场质心在阿拉斯加州的分布中心为151·11°W、64·96°N,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分布中心为120·02°W、37·11°N,在黑龙江省的分布中心为127·07°E、49·59°N。火场质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经度方向上均具有较强的周期性,阿拉斯加州的林火火场质心在经度方向的周期为4·2a和6·25a;加利福尼亚州的林火火场质心在经度方向上的波动周期为6·24a和106a。黑龙江省的林火火场质心在经纬度方向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其周期为3·3a和6·67a。而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林火火场质心在纬度方向上不具有周期性,林火发生以低频率的大面积火灾为主。
王明玉孙龙舒立福田晓瑞
关键词:森林火灾可燃物全球变化
分维数与粉尘吸湿速度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首先运用分形判据对粉尘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在对数坐标轴下是否为直线来判断粉尘的分形特征,再用回归法求得粉尘的粒径与质量的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从而证实了分形判据的结论,通过该曲线的外引可得出在某一粒径范围内粉尘质量所占的比例,曲线的斜率越小(维数越大),粉尘分布就越均匀,细粉尘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危害也越大.运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分形维数,并通过实验求得粉尘的湿润速度,得出了分维数越大粉尘的湿润速率越小的结论.
奚志林王德明马汉鹏陆伟
关键词:粉尘分维数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