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37B04)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3H指数:9
- 相关作者:杨代勤阮国良陈芳苏应兵龚世园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尼尔雌醇对产后雌性黄鳝性腺转化及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在饵料中分别添加0、4、8、12、16μg/g尼尔雌醇,对产后雌鳝(Monopterus albus)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以观察黄鳝性腺转化及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尼尔雌醇投喂浓度的增加,黄鳝卵巢成熟系数逐步增大;对照组黄鳝的性腺表现为乳白色细索状的精巢样组织,而其他4个试验组黄鳝均保持为卵巢外观。其中,剂量为4μg/g和8μg/g时的试验组黄鳝卵母细胞以Ⅲ~Ⅳ时相为主,剂量为12μg/g和16μg/g的则以Ⅴ时相为主,对照组性腺组织中以开始发育的精原细胞为主,及少量败育的Ⅴ~Ⅳ时相卵母细胞,说明尼尔雌醇对黄鳝的产后卵巢存在不同程度的维持效应,从而延缓性转变时间。
- 龚道兰杨代勤李涛
- 关键词:性逆转尼尔雌醇
- 丙酸睾酮对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生长的影响
- 2010年
- 将丙酸睾酮添加到饲料中,对池塘网箱黄鳝进行周年饲养。结果显示,同月份添加丙酸睾酮10mg/kg(B)和30mg/kg(C)两组黄鳝平均体重比对照组要大,但3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丙酸睾酮对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网箱养殖黄鳝没有必要使用外源性雄激素。
- 龚文杰龚世园储张杰袁兆嘉闫建林郭灿灿王松
- 关键词:丙酸睾酮黄鳝网箱养殖
- 3种不同体色黄鳝生长速度的比较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室内水族箱养殖,通过150d的生长试验,对黄斑鳝、青黄斑鳝、青斑鳝3种不同体色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绝对增重、增重倍数、体重绝对生长率均以黄斑鳝最高,分别为27.6g、2.88、1.84g/d;青黄斑鳝次之,分别为22.4g、2.33、1.49g/d;青斑鳝最低,分别为15.5g、1.58、1.03g/d。黄斑鳝的生长速度较青黄斑鳝和青斑鳝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青黄斑鳝与青斑鳝之间的生长差异也显著(P<0.05)。
- 陈芳杨代勤苏应兵
- 关键词:体色
- 蝇蛆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围绕蝇蛆(Musca domestica)的营养价值、免疫功能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等3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和评述。着重介绍了蝇蛆在水产养殖中提高养殖存活率,促进生长、抗病、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并指出了新方法、新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热点及方向。
- 杨帆赵张昊李贤张世萍
- 关键词:水产养殖营养价值免疫功能
- 外源激素戊酸雌二醇对黄鳝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将戊酸雌二醇添加到饲料中,对池塘网箱黄鳝进行周年饲养。结果显示,同月份B、C两组黄鳝平均体重比对照组A要大,但3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戊酸雌二醇对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性腺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 龚文杰龚世园储张杰袁兆嘉闫建林郭灿灿王松
- 关键词:戊酸雌二醇黄鳝网箱养殖
- 黄鳝性转变与体重、年龄的关系被引量:7
- 2008年
- 研究了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性转变与体重、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鳝性别与体重关系密切,体重在50.0g以下的黄鳝,均为雌性个体;体重在50.1~75.0g的黄鳝,开始出现性转变;体重在100.1~125.0g,雄性比例开始超过雌性的比例;体重在125.1~300.0g之间,随着体重的增加,雄性比例逐步增加,而雌性的比例逐步减少;体重超过300.0g的个体,则全部为雄性个体。1龄、2龄黄鳝均为雌性个体,3龄黄鳝开始出现性转变,4龄黄鳝的雄性比例超过雌性比例;5~8龄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性比例逐渐减少,雄性比例逐渐增加;9~11龄的个体,仍然有雌性个体。
- 杨代勤陈芳阮国良苏应兵
- 关键词:ALBUS年龄体重
- 光照时间对黄鳝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以体重(25.5±0.7)g的雌性幼鳝(Monopterus albus)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周期对其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组在63 d和42 d时,黄鳝的增重率和体重特定增长率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P<0.05);63 d时,长光照组黄鳝的体重增长受到明显抑制,但其性腺指数却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24 h的持续光照同时抑制黄鳝的生长和性腺发育,与短光照或自然光照相比,黄鳝在黑暗状态下其生长和性腺发育均得到改善。
- 阮国良龚道兰柯玉清胡武波杨代勤
- 关键词:黄鳝光照性腺发育
- 三种植物蛋白源对黄鳝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在添加等量鱼粉的基础上,分别以豆粕、棉粕、菜粕为原料配制成三组等氮等能的饲料(蛋白质含量约为38%)饲喂黄鳝(Monopterus albus)。结果表明,豆粕组、棉粕组、菜粕组三个试验组之间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豆粕组黄鳝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棉粕组次之,菜粕组最差;三个试验组之间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差异,但豆粕组的脏体比和肝体比大于棉粕组和菜粕组;三种植物蛋白源对黄鳝肌肉营养成分有一定影响,豆粕组与菜粕组、棉粕组相比,粗蛋白含量较高,而粗脂肪含量较低,表明豆粕组黄鳝的营养价值较高。
- 田罡龚世园潘望城
- 关键词:植物蛋白源肌肉营养成分
- 投喂频率对黄鳝幼鱼摄食、生长及饵料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1年
-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4次/d组达到最高(P<0.05);饲料利用效率4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与其它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4次/d时达到最高(P<0.05)。试验表明:黄鳝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4次是黄鳝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 杨帆张世萍韩凯佳李贤王春芳谭肖英
- 关键词:投喂频率
- 不同pH值对月鳢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对月鳢(Channa asiatica)消化系统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5.8~7.8范围内,月鳢成鱼胃粘膜组织、前肠粘膜组织和肝胰脏淀粉酶的适宜pH值分别为7.4~7.8、7.8和7.8,对于脂肪酶则分别为7.4、6.6和7.0。不同消化部位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有所差异。
- 阮国良杨代勤严安生
- 关键词:月鳢PH值淀粉酶脂肪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