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
- 作品数:102 被引量:1,242H指数:22
- 相关作者:方智远杨丽梅刘玉梅庄木张扬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EST-SSR指纹图谱的构建被引量:51
- 2014年
- 【目的】研究甘蓝DNA指纹鉴定方法,并构建50份中国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为甘蓝品种特异性、真实性、纯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利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来源不同的甘蓝材料对已开发的甘蓝EST-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然后将可用于甘蓝DNA指纹鉴定的核心引物正义链5′末端分别标记TAMRA、HEX、ROX、6-FAM四种荧光,利用DNA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确定每个等位变异的标准品种。利用核心引物扩增结合标准品种的片段大小,构建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的SSR指纹数据库。通过人工构建模拟群体对‘中甘21’品种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而对该指纹鉴定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利用6份来自中国不同生态条件、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甘蓝品种对978对EST-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获得带型清晰、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28对。进一步根据引物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信息指数较高、不同等位变异的带型易于区分、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原则,筛选出20对核心引物。该套引物可以检测甘蓝染色体20个位点的5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条染色体上被检测位点2.22个,平均每个位点包含2.9个等位变异,其中引物BoE607、BoE723等位变异数最多为5个,PIC值处于0.34—0.76之间。通过DNA分析仪检测显示等位变异扩增片段长度范围143—296 bp。利用20对核心引物构建50份中国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并阐述了甘蓝SSR-DNA指纹鉴定的应用和技术流程。本研究还对来自甘蓝主产区的31份‘中甘21’品种进行真实性鉴定,结果显示指纹鉴定与田间鉴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筛选获得20对核心引物,用于构建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通过构建人工模拟群体对‘中甘21’品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准确率达100%。
- 王庆彪张扬勇庄木杨丽梅刘玉梅吕红豪方智远
- 关键词:甘蓝SSR标记指纹图谱
- 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TYLCV)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 2009年
- 综述了国内外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的研究现状,包括TYLCV的发病症状与鉴定、病毒的发生与流行及病原物的生物学特征、抗病遗传资源、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国艳梅杜永臣王孝宣高建昌
- 关键词:番茄抗病育种
- 两种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分子鉴别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两种可实用的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CMSHY和CMSR3)在细胞质DNA水平上的区别,以快速、准确鉴别两种不育源。【方法】利用开发的叶绿体SSR(cpSSR)和线粒体SSR(mtSSR)引物,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测序技术,获得在两种不育源间的分子差异,并对其中有限制性内切酶的位点转化成CAPS标记。【结果】无法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发现32对cpSSR扩增产物的差异,经测序仅发现ACP9引物上SSR重复数的差异。在21对mtSSR引物中,仅mtSSR2引物可以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区分这两种不育源。经测序发现其余5对mtSSR引物上存在9个多态性差异,其中3个为SSR位点的差异。对其中2个可被限制性内切酶MseⅠ酶切的多态性位点转化成CAPS标记,分别命名为m92-143 MseⅠ、m1-346 MseⅠ。这些标记均可以用于这两种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区分。【结论】利用获得的cpSSR和mtSSR标记,成功区分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CMSHY和CMSR3。CAPS标记可快速、简便、准确地区分两种不育源。
- 张扬勇方智远王庆彪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孙培田
- 关键词:甘蓝分子鉴定CAPS标记
- 蔬菜残株堆肥及微生物菌剂对设施辣椒栽培土壤的改良作用被引量:35
- 2011年
- 以‘中椒6号’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蔬菜残株堆肥及微生物菌剂施用下辣椒栽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辣椒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用蔬菜残株堆肥、微生物菌剂)相比,单一施用蔬菜残株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及辣椒叶片钾、镁含量和产量,且蔬菜残株堆肥的作用效果优于微生物菌剂处理,并随堆肥用量的增加作用效果逐渐增强。蔬菜残株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共同施用条件下,两者质量比例较低(分别为60和0.07 g/kg)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两者质量比例较高(分别为120和0.07 g/kg)时的协同作用不明显。研究发现,蔬菜残株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辣椒叶片矿质元素的吸收积累,从而提高辣椒产量,且施用的蔬菜残株堆肥与微生物菌剂质量比例较低时,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 张志刚董春娟高苹尚庆茂
-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设施土壤
- 黄瓜果实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被引量:33
- 2011年
- 【目的】果实性状对黄瓜的商品性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对黄瓜果实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其遗传机制,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以及高产、稳产育种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同时也可为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华北保护地类型黄瓜材料9930和欧洲温室类型黄瓜材料9110Gt为亲本构建的遗传图谱,结合不同年份、不同季节4次表型鉴定数据,采用MapQTL4.0软件对12个黄瓜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多座位QTL模型(MQM)检测。【结果】检测到与8个商品瓜性状相关的QTLs 18个:瓜长Fl(3个)、把长Fsl(1个)、瓜粗Fd(1个)、瓜长/把长Lsr(5个)、瓜长/瓜粗Ldr(1个)、刺色Fsc(4个)、刺密度Fsd(1个)、果瘤大小Fws(2个);与4个种瓜性状(种瓜长Sfl、种瓜粗Sfd、种瓜重Sfw、种瓜果皮颜色Sfc)相关的QTLs 14个。其中表型贡献率≥10.0%的主效QTL有27个,占QTL总数的84.4%,这些QTL大都分布在Chr.5和Chr.6上。各QTLs的LOD值在3.53—42.21,可解释8.4%—73.1%的表型变异。【结论】本研究检测到与12个黄瓜果实性状相关的QTL共32个,其中刺色和果瘤大小2个性状在2006—2009年春秋两季均检测到主效QTL位点,并获得紧密连锁的特异标记(SSR02697、SSR19256、SSR15818、SSR06003、SSR00116、SSR05321、SSR00004、SSR02309),可用于基因精细定位研究。
-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程周超张若纬穆生奇李曼张振贤方智远
- 关键词:SATIVUS果实性状
- 茄子温敏单性结实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构建茄子单性结实差减文库,分离获得茄子单性结实相关基因,研究茄子单性结实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低温条件下无籽的子房和果实,以及适温条件下有籽的子房和果实为材料,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正向和反向差减文库。对阳性克隆测序、BLAST比对分析、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及分类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正反向文库共获得了2 347个阳性克隆;测序、序列拼接后,共获得1 248个高质量的unigenes;将其与非冗余数据库BLAST比对后,有1 109个unigenes找到同源序列,139个unigenes无同源序列为新基因。1 248个unigenes中527个在GO数据库中有功能注释,其中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的unigenes分别为206、445和361条,分析表明,茄子单性结实果实的差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内部,单性结实性状的表达可能受到一些因子和激酶的调控。【结论】成功构建了茄子单性结实不同时期果实的抑制差减文库,获得3个可能与茄子单性结实相关的unigenes,包括MADS-box基因、雌蕊伸展相关蛋白和果实膨大相关基因。
- 张映陈钰辉张振贤方智远连勇刘富中
- 关键词:茄子抑制差减杂交EST
- 番茄ps-2基因的SSR及CAPS标记开发被引量:9
- 2010年
- 含有ps-2雄性不育基因的番茄材料可通过自交获得100%的雄性不育后代,从而方便地应用于番茄杂交制种。以优良的加工番茄品系92155为父本,以来自保加利亚含有ps-2基因的不育材料CMC1ps2为母本,构建了123个F2代分离群体,育性表型分离比例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为隐性单基因。根据番茄形态和分子标记整合遗传连锁图谱,选取相应的SSR、RFLP及COS标记,分别筛选了5对SSR引物、13对由RFLP探针序列转化来的CAPS引物及1对COSⅡ引物。经连锁遗传分析,获得了与ps-2基因紧密连锁的1个SSR标记(SSR450)和1个CAPS标记(命名为TG123),它们与ps-2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分别是4.9cM和11.6cM,位于该基因两侧,均为共显性标记。这两个标记的获得可直接用于标记辅助育种和杂种纯度鉴定,加速番茄雄性不育的转育与利用。
- 朱莎宋燕刘磊Bistra Atanassova徐和金周国龙李君明
- 关键词:番茄SSR标记
- 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BrMf2的标记及定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筛选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RGMS)育性基因(Mf)的连锁标记,通过定位该基因,为克隆雄性不育基因打下基础。【方法】939A不育系与YQD56A杂交F1S4后代为试材,利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SA),应用SRAP和SRAP-AFLP标记技术筛选引物1256对。【结果】获得与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连锁的标记2个,PM8K4和Me2M49,与恢复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98cM和10.92cM。通过调查PM8K4标记在大白菜DH作图群体中的多态性,将该基因定位在A8连锁群,即大白菜第9染色体。【结论】标记PM8K4可以在苗期对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 张慧张淑江武剑李菲章时蕃王晓武张新梅孙日飞
- 关键词:大白菜基因定位分子标记SRAP
- 青花菜相同亲本的DH与F_2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被引量:7
- 2012年
- 以表型差异明显的两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杂交获得F1,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和人工自交方法,分别构建了由176个DH系组成的DH群体和由17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采用性状分离分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两个群体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及性状分离区间等遗传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主要农艺性状均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DH群体和F2群体中均发现了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超亲基因型,两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相近。可见,通过DH技术育种不仅可以加快亲本的纯化进程,而且可获得广泛分离的育种资源,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 孙继峰刘玉梅方智远刘二艳袁素霞李占省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 关键词:青花菜DH群体F2群体性状分离
- 转Bt基因早熟春甘蓝抗虫材料的获得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crylIa8抗虫基因转入早熟春甘蓝自交系F2011中,共获得37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其中23株经PCR检测呈阳性;South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crylIa8基因已成功整合到甘蓝基因组中;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crylIa8基因在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得到表达;对转基因植株进行ELISA检测,其Bt毒蛋白含量在201.9~241.3ng·g^-1(FW)之间;离体饲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敏感小菜蛾和CrylAc抗性小菜蛾均具有较好的抗性,且Bt毒蛋白表达量越大,植株抗性越强。
- 王丽仪登霞杨丽梅刘建萍方智远程斐刘玉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 关键词:抗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