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11010402173) 作品数:17 被引量:126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李艳 熊江华 张昭 倪寅 范为民 更多>> 相关机构: 皖南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择时服用扶正祛邪抗癌方对小鼠化疗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择时服用扶正祛邪抗癌方对顺铂化疗后Lewis肺癌荷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适应明暗交替环境的C57BL/6小鼠进行Lewis肺癌造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造模成功5 d后开始按不同时辰给予扶正祛邪抗癌方和化疗药,给药2周后同时处死并采取血液等样本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化疗组比较,各时辰用药组白细胞和红细胞以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出现一定回升(P<0.05),时辰用药组间比较,亥时组白细胞计数以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回升明显(P<0.05),而各时辰组红细胞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祛邪抗癌方可改善Lewis肺癌小鼠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择时服用该药对骨髓抑制的恢复亦不尽相同,亥时用药对改善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最为明显。 顾检波 王秀 李艳关键词:LEWIS肺癌小鼠 择时用药 李济仁辨治肿瘤术后康复期患者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肿瘤术后康复期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济仁教授治疗肿瘤术后康复期患者的450份病案,通过数据挖掘运算模型挖掘,确定病案中的临床症状频次及药物组合,分别应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通过病症关联,结合临床及中医理论,总结李老辨治肿瘤术后康复期患者的临证用药经验。[结果]对医案进行分析后发现,病案中共出现阳性症状171个,频次前五位的症状分别是寐差(165)、神疲乏力(158)、纳差(144)、口干(68)、夜尿频多(67)。舌象以淡红舌、红舌、淡舌居多;脉象以细、弦、沉多见。处方共统计药物310种,频次前五位的药物是黄芪(393)、白花蛇舌草(322)、半枝莲(313)、半边莲(304)、炒白术(236)。关联分析显示,高频药物与常见临床症状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五类高频组方。[结论]李济仁教授治疗肿瘤术后康复期患者,以新安医学所特有的培本固元、扶正祛邪思想为指导,在应用益气养阴等补益药的基础上,辨证配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廖南西 王一苇 杨哲 纪超凡 李艳关键词:国医大师 用药规律 7关节超声评分在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7关节超声评分系统(US7)评估中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60例RA患者分为益肾清络活血方(YSQL)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灰阶超声(GSUS)、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检查及7关节超声评分(US7)。7个关节即腕关节,第2、3掌指关节(MCPⅡ/Ⅲ)及近端指间关节(PIPⅡ/Ⅲ),第2、5跖趾关节(MTPⅡ/Ⅴ)。评分项目包括GSUS滑膜炎、PDUS滑膜炎、GSUS肌腱/腱鞘炎、PDUS肌腱/腱鞘炎、骨侵蚀(ES)。同时进行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检测及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价。结果 YSQL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RA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US7系统中GSUS滑膜炎、PDUS滑膜炎、GSUS肌腱/腱鞘炎、PDUS肌腱/腱鞘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E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S7的指标与DAS28、C-RP、ESR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 US7可为临床评估中西医治疗RA的疗效提供依据。 吴娇娇 朱向明 胡怡芳 李艳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017年 对近年报道的关于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干预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等大型数据库及国外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干预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发现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干预机制主要涉及调控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通路、基因表达等方面,通过多靶点系统的干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可从多种途径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显示了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优势和前景,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准确辨证和精确配方仍有待探索。开展大样本采集和大数据挖掘,进行中药复方辨证论治机制研究将是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更有效的方法。 熊江华 李艳关键词:中药复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预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济仁教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李济仁教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李济仁教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进而应用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到药物频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和核心组合等,分析李济仁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结果: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筛选出的84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到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词药物为青风藤、苦参、萆薢等清热利湿药物,黄芪、当归、鸡血藤、大血藤、乳香、没药等补气活血通络药物;全蝎、蜈蚣等搜风通络止痛药物;制川乌、制草乌、桂枝等温经通络止痛药物,同时挖掘出35个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李济仁教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丰富。他主张风寒湿热之邪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辨证时,重视"寒、热",以寒热平调、标本兼顾、顾护脾胃为治疗原则,以清络饮为主方,以风寒湿热的偏性、复杂转化为依据,寒热配伍用药,随症加减,使寒药不伤阳气、热药不伤阴精。 张昭 范为民 黄育芳 熊江华 李艳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中药苦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14年 中药苦参在临床各科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国医大师李济仁在中医痹病[1]和乳糜尿[2]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近年来,中药苦参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在肿瘤治疗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发现苦参及其复方注射液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而且还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并诱导细胞分化,此外, 夏艳阳 李艳关键词:苦参 苦参碱 复方苦参注射液 抗肿瘤 汪昂痹症学术思想初撷 被引量:1 2015年 汪昂为明末清初著名新安医家,诊余致力著述,多奏发蒙指路之功,为后世所宗。其痹症学术思想集中在《医方集解》与《本草备要》之中,上遵《黄帝内经》四时气候相关的痹症思想,中禀《金匮要略》祛邪治痹之法,下撷历代诸家之论不乏新解,并首次提出痹痿统一的观点,于方药后注明六经所归以明病所,重视外邪强弱与气血盛衰,以祛风、理血、补养为治痹大法,在服药方法上取用能够增进药力的酒水作为溶媒。 胡谦 杨永晖 冯云霞 李艳关键词:痹症 学术思想 新安医家 李艳治痹经验撷要 被引量:2 2016年 痹病,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热、寒、湿诸邪引起经脉闭阻,影响气血正常运行,进而导致如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甚至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病症。西医治疗痹病的方法主要为控制炎症发展或缓解患者急性期疼痛,需要患者长期服药,医生定期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及药品毒副作用,患者生理及心理负担较大。 倪寅 李艳 熊江华关键词:痹病 浅谈西医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教学 被引量:2 2015年 西医院校的学生开设中医学课程既能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归属感,又能使其拓展西医之外的临床思维和技能。讲好中医课首先要充分备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在讲课中比较中西医学理论的特点,生动教学,循循善诱还要结合临床病例以剖析中医理论,结合科研讲课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李艳关键词:中医课程 教学 益肾清络活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益肾清络活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益肾清络活血方对RA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应用益肾清络活血方200 m L,每日2次;对照组20例应用甲氨蝶呤10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按ACR标准评价两种疗效时,达到ACR20、ACR50、ACR70的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在改善关节症状、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似,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改善RA患者全身整体症状、痰瘀互结证证候、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肾清络活血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降低CRP、ESR、RF理化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舒春 华东平 李艳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痰瘀互结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