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22108)

作品数:36 被引量:144H指数:6
相关作者:邢孟道保铮孙光才张磊吴玉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雷达
  • 25篇合成孔径
  • 24篇孔径雷达
  • 24篇合成孔径雷达
  • 7篇成像算法
  • 5篇调频
  • 4篇相位
  • 4篇雷达成像
  • 4篇极化
  • 4篇SAR
  • 3篇动目标
  • 3篇多普勒
  • 3篇双基地
  • 3篇双基地合成孔...
  • 3篇频谱
  • 3篇自聚焦
  • 3篇斜视
  • 3篇二维频谱
  • 3篇干涉合成孔径
  • 3篇干涉合成孔径...

机构

  • 35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外事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北京无线电测...

作者

  • 34篇邢孟道
  • 18篇保铮
  • 11篇孙光才
  • 9篇张磊
  • 6篇陈士超
  • 6篇吴玉峰
  • 5篇段佳
  • 4篇李学仕
  • 4篇吴敏
  • 4篇梁毅
  • 4篇廖轶
  • 3篇张双喜
  • 3篇邵鹏
  • 2篇冯大政
  • 2篇杨泽民
  • 2篇曾乐天
  • 2篇景国彬
  • 2篇包敏
  • 2篇何伟
  • 2篇刘会涛

传媒

  • 11篇西安电子科技...
  • 9篇电子与信息学...
  • 7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宇航学报
  • 2篇电波科学学报
  • 2篇雷达学报(中...
  • 1篇电子学报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5篇2014
  • 8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部件分解的高分辨雷达目标提取方法
2015年
针对传统目标提取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性能不理想且提取部件不连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部件分解的高分辨雷达目标提取算法.利用属性散射中心可以表征目标部件的散射回波的优势,通过构造属性散射中心基对目标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对分解部件的能量设置门限,提取属于目标的部件.实验结果证明:在低信噪比且虚警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基于部件分解的目标提取方法比传统基于像素能量的提取方法能提取出更多且更连续的目标部件.
段佳吴亿锋张磊邢孟道黄大荣吴敏
关键词:恒虚警率
一种新的斜视波束指向SAR信号处理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斜视波束指向合成孔径雷达(BS-SAR)信号时,存在距离向与方位向的强耦合性及方位频谱的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位重采样的信号频谱处理方法.线性距离走动校正后对信号频谱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将其完全等效为正侧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的频谱.针对斜视BS-SAR,将方位重采样与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得到无模糊及方位空变的二维频谱;再采用传统的正侧视BS-SAR算法,实现对场景的聚焦.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斜视BS-SAR的数据处理中.
吴玉峰孙光才邢孟道保铮
调频连续波圆迹环扫SAR成像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由于调频连续波(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wave,FMCW)雷达具有重量轻,成本低,高分辨等优势,在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circular scann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CSSAR)快速广域成像方向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针对CSSAR信号特点以及该模型下FMCW信号所引入剩余二次相位误差,提出了一种适用于FMCW-CSSAR的成像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CSSAR高阶斜距近似的特点并对相应的剩余二次相位误差进行补偿,实现了精确成像。最后,点目标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廖轶邢孟道保铮
关键词:调频连续波距离徙动校正
联合属性散射中心的极化目标重构新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传统极化目标分解方法将各个像素的散射机理分解为基本散射机理类型的线性加权和,难以反映部件整体结构的极化信息;对于低信噪比的人造复杂目标,直接分解难以反映目标真实的散射特性.通过引入全极化的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将目标信号分解为若干典型散射中心的组合以保留结构的整体性;联合极化对属性散射中心进行特征参数提取以降低噪声影响.提出了一种联合属性散射中心的极化目标重构新方法,该算法能很好地从低信噪比的极化数据中对目标信号进行恢复并保持目标典型结构的整体性,有效增强了极化图像的可视性.
段佳邢孟道张磊王金伟梁毅
关键词:参数估计信号重构
利用L^1范数的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绕技术被引量:12
2013年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是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但是传统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通过借助L1范数这一优化模型,将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获得的多幅干涉相位图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了传统单基线L1范数相位解缠绕的优化模型中.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解缠绕精度,可适用于对复杂地形的测绘.
于瀚雯保铮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合成孔径雷达L1范数
斜视圆迹环扫SAR模式特性分析及成像方法被引量:5
2014年
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通过增加方位扫描速度来实现快速大场景成像的新型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相比于常见的正侧视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斜视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其独特的观测角度,拥有正侧视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所不具备的观测优势.但是,现有的正侧视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特性分析方法以及成像技术已不再适用于斜视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针对此问题,结合斜视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特点,建立了回波距离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方位扫描速度、多普勒特性及方位分辨率等参数,从中揭示了斜视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和经典直线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了适用于斜视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算法.
廖轶杨泽民邢孟道保铮包敏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参数二维频谱
一种新的基于极坐标格式的快速后向投影算法被引量:10
2014年
快速分级后向投影算法(Fast Factorized Back-Projection Algorithm,FFBPA)研究了BPA中的冗余计算,通过子孔径划分,在极坐标系下将信号逐级相干积累成像,该方法避免了BPA中每个图像点的重复性全孔径搜索过程,大幅减少了计算量。然而多级插值操作加剧了误差积累,减少分级次数又影响算法效率。为解决这一矛盾,该文结合极坐标格式算法(PFA)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级迭代快速BP成像算法,并将算法拓展应用到曲线轨道,多模式SAR中。分析表明,该文方法与FFBPA相比更高效。最后通过该文算法与FFBPA的星载0.1 m超高分辨率聚束SAR成像进行仿真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杨泽民孙光才吴玉峰邢孟道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多模式
一种同轨双基SAR的非线性CS成像算法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大斜视情形下同轨双基合成孔径雷达(SAR)中目标的距离徙动和二次距离压缩(SRC)的空变性问题,基于严格解析的双基频谱,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同轨双基SAR的非线性线频调变标成像算法.与适用于小斜视角条件的线频调变标成像算法不同,该算法不仅考虑了调频率随多普勒频率的变化,而且也考虑了其随距离的线性变化,更好地实现了同轨双基SAR中SRC的精确补偿,取得了满意的聚焦效果.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陈士超邢孟道保铮
关键词: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雷达成像
利用L~∞+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L1范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然而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内存需求量大的问题,且对噪声严重的干涉相位图处理效果不理想。为了减少用线性规划算法解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时内存需求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用L∞范数的惩罚函数来近似L1范数的惩罚函数以减少优化模型中优化变量的大小,从而将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模型其目标函数变为L∞范数+L1范数的形式,并且优化变量的大小减少了约57%。最后,通过一个噪声严重的实测数据对该文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缠绕质量较好的条纹图,同时对噪声严重区还具有一定的滤波效果。
刘会涛邢孟道保铮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改进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CANOPUS算法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CRT)方法是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是其较差的噪声鲁棒性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在多基线相位解缠绕中的应用,然而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能够克服传统的CRT算法噪声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根据CANOPUS算法中的聚类方法,提出用L∞-norm的距离测度定义两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特小类的产生和降低噪点数,进而提高聚类分析的精度,并且改进CANOPUS算法的算法流程以提高聚类分析算法的执行效率,进而大幅度降低聚类分析的运算时间。通过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可得,本文提出的改进聚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精度和算法执行效率更高,有效性通过实测数据实验得到了验证。
刘会涛张欢邢孟道保铮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聚类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