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
- 作品数:127 被引量:948H指数:15
- 相关作者:蒲小鹏花立民杨丹彤秦大庸刘荣堂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天祝白牦牛育种实验场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效率视角的生态城市概念解读与评价模型探讨
- 2020年
- 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生态城市概念的不同理解及生态城市评价方法。从以资源和环境利用效率为基本原则的生态效率视角提出了对生态城市概念的独特理解。采用投入产出的基本模型构建了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为产出指标,以生态足迹(EF)为投入指标的生态绩效评价模型来评价生态城市发展状况。
- 张宪英
-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效率
- 城市集中供热分类分段定价的实证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
- 2013年
- 在我国一些城市的供热过程中,由于不同供热公司实行分段经营管理,供热公司之间难以协调一致,导致热价不能反映热力成本。本文按照面积计价和耗热量计价两种方式分别提出热源热价、一次网热价、换热站热价、二次网热价的确定方法,并以乌鲁木齐区域燃煤集中供热分段热价计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国内分类分段供热价格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 吴正平王志强
- 关键词:热价集中供热
- 甘肃草原蝗虫现状与防治对策被引量:15
- 2009年
- 通过对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历年防蝗总结报告分析得出,甘肃草原蝗虫发生的重点区域是四大蝗区(祁连山蝗区、甘加蝗区、马鬃山蝗区、龙首山蝗区)。蝗虫危害占甘肃省草原虫灾的50%以上,蝗虫种类有152种以上,是全国草原蝗虫的重点区域。一年中蝗虫多种类发生、不同时期发生,彻底防除难度大,干旱和草原退化加剧草原蝗虫大发生,因蝗制宜,创建草原蝗虫防治新机制,将一般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防控草原蝗灾的目标。
- 方毅才
- 高原鼠兔危害级别划分被引量:20
- 2008年
- 研究结果显示,地上植物量、植被盖度、破坏的生草面积、绝对鼠密度和有效洞口数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异性,但各自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原鼠兔的危害程度;5项研究指标的综合影响是评估危害程度的真实反映;植被害情是评价危害程度的主要因子,鼠密度是次要因子;将危害程度划分为4个级别,提出了划分危害级别的量化指标。不同指标值在各危害级别中的排序是,鼠密度:Ⅳ<Ⅰ<Ⅱ<Ⅲ;有效洞口数:Ⅳ<Ⅰ<Ⅱ<Ⅲ;破坏的生草面积:Ⅰ<Ⅱ<Ⅲ<Ⅳ;植被覆盖度:Ⅳ<Ⅲ<Ⅱ<Ⅰ;地上植物量:Ⅳ<Ⅲ<Ⅱ<Ⅰ;单纯以鼠密度划分危害级别或评估危害程度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 韩天虎花立民许国成
- 关键词:高原鼠兔草原鼠害
- 三江源退化高寒草甸草毡表层剥蚀过程及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草毡表层是高寒草甸系统分类的诊断层,是高寒草甸稳定性维持的物质基础,而草毡表层剥蚀是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的主要表观特征之一。2008年8月,通过对高寒草甸退化状况进行的野外调查发现,退化高寒草甸具有2种不同的剥蚀过程,其发生的动力也不同。其中,位于山间滩地和缓坡地段的高寒草甸,其土壤剥蚀呈现草毡表层极度加厚、老化、死亡、开裂、剥蚀过程,其发生动力是鼠类的挖掘与冻融交替作用,剥蚀发生时地表草皮处于死亡或半死亡状态;而处于陡坡地段退化高寒草甸的剥蚀由于植被的不同,呈现水分对草皮下土壤的潜蚀、倒钩蚀,发生草皮悬空、坍塌,其剥蚀动力为水分冲蚀和重力作用,剥蚀时草毡表层牧草生长良好。放牧压力下高寒草甸草毡表层的加厚是造成其土壤发生剥蚀的主要原因。
- 梁东营林丽李以康王溪曹广民
- 关键词:高寒草甸剥蚀
- 广东省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广东是农业大省,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广东省承担的世界银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中的水稻保护性耕作项目,设计免耕和少耕机插秧、免耕和少耕直播4种主要模式,投入50多台(套)农业机械,经过7个试验点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全程机械化条件下的保护性耕作,通过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农机农艺结合,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作业量、人工以及化肥农药等物资投入,可达到减少面源污染的目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广东开展水稻保护性耕作有重要意义。
- 任小平王荣辉胡学应区颖刚唐湘如杨丹彤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少耕水稻
- WindowsXP系统下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草地类的计算机检索工具开发被引量:2
- 2011年
- 草原分类是人类保护和利用草原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任继周创立了综合顺序分类法,方便了草原的分类。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草地类型的计算机检索比传统的通过书本检索更为便捷。本研究利用JAVA语言设计了基于WindowsXP系统下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软件,实现对全国各地区的草地类型的精确查询。大大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 蒲小鹏武学敏张德罡
- 关键词:降雨量WINDOWSXP
- 几种灭鼠剂对高原鼠兔的灭鼠效果对比试验被引量:3
- 2008年
- 应用4种灭鼠剂进行杀灭高原鼠兔的对比试验,从灭效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畜的安全性等方面的调查,认为采用生物灭鼠剂进行草原灭鼠效果更理想。
- 祁晓梅李生庆海菊花郝向梅
- 关键词:灭鼠剂高原鼠兔灭鼠效果
-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使用权改革研究——以甘肃省永昌县马营沟村为例被引量:7
- 2010年
-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地退化和沙化面积已占全国草地面积的50%。由于该区域人口多,草地面积相对较小,造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草地承包责任制无法开展或开展难度较大,草地公用导致超载过牧、退化严重。为了从草原管理制度层面探讨解决草地公用这一问题,本研究在甘肃省永昌县典型的农牧交错带——马营沟村社区,开展了基于参与式方法的社区草地联户承包制的试验,分析试验前后社区家畜养殖规模、草地生产力、草地载畜量及抽样调查的15户典型农牧户家畜养殖与经济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社区草地联户承包后超载率平均下降74.27%,农牧民转变了草地管理和使用观念,并改变原有的养殖方式,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高效发展,提高了家庭收入。这种改革尝试为中国农牧交错带的草地管理积累了经验。
- 杨思维花立民李兴福张虎蒲小鹏赵海军
-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
- 东祁连山北坡高寒灌丛草地围栏与放牧干扰下CO_2释放速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采用原位静态密闭暗箱+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法对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围栏与放牧干扰下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CO2释放速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围栏与放牧样地,土壤-植被系统CO2释放速率均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均出现在下午13∶00-16∶00,最小释放速率在凌晨4∶00-6∶00;白天CO2释放速率大于夜间.围栏灌丛CO2释放速率日最大值为368.64μmol.m-2.min-1,最小值为36.28μmol.m-2.min-1;放牧灌丛CO2释放速率日最大值为296.21μmol.m-2.min-1,最小值为18.43μmol.m-2.min-1;在植物生产高峰季节(7、8月)CO2释放速率亦达到高峰状态,最大月(8月)围栏内灌丛平均释放速率为288.25μmol.m-2.min-1,放牧灌丛平均释放速率为219.81μmol.m-2.min-1;9至11月份,灌丛CO2释放速率逐渐回落.围栏内灌丛CO2释放速率高于放牧灌丛,围栏与放牧干扰在7至10月份差异极显著(P〈0.01),11月差异不显著(P〉0.05).围栏灌丛与放牧灌丛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与月动态与5cm土壤温度均呈正相关.
- 王爱东尚占环鱼小军徐长林邓斌
- 关键词:金露梅灌丛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