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1104)

作品数:24 被引量:129H指数:7
相关作者:高长青杨明肖苍松王共先傅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手术
  • 8篇机器人
  • 7篇微创
  • 5篇心脏
  • 5篇移植术
  • 5篇体外循环
  • 5篇旁路移植
  • 5篇旁路移植术
  • 5篇外科
  • 5篇外循环
  • 4篇动脉
  • 4篇远期
  • 4篇远期疗效
  • 4篇肿瘤
  • 4篇微创手术
  • 4篇疗效
  • 4篇冠脉
  • 4篇冠脉旁路
  • 4篇冠脉旁路移植
  • 4篇冠脉旁路移植...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科隆大学

作者

  • 16篇高长青
  • 10篇杨明
  • 9篇肖苍松
  • 6篇傅斌
  • 6篇王共先
  • 5篇王加利
  • 5篇王刚
  • 4篇刘伟鹏
  • 4篇任崇雷
  • 4篇王嵘
  • 3篇王瑶
  • 3篇傅龙龙
  • 3篇张成
  • 3篇余月
  • 3篇吴扬
  • 3篇赵海智
  • 2篇王义兵
  • 2篇习海波
  • 2篇周晓晨
  • 2篇汪成

传媒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Chines...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技术与经验的探讨(附45例报告)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操作技术,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施行经腹膜后入路的机器人根治性肾切除术(robotic radical nephrectomy,RRN)25例(RRN组),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robotic partial nephrectomy,RPN)20例(RPN组)。结果:45例肾肿瘤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手术均未因机械臂体内外碰撞而影响手术操作,床边助手无操作障碍。其中RRN组平均手术时间84.4 min,平均失血量53.6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9d;RPN组平均手术时间104.8min,平均失血量90.5ml,4例未阻断肾动脉,16例阻断手术侧肾动脉,均未阻断肾静脉,平均热缺血时间19.0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2d。术后病理检查示切缘均为阴性。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开展早期遵循先易后难的病例选择原则,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进行机器人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肿瘤控制效果满意。
王共先傅斌刘伟鹏张成郭炬周晓晨雷恩俊徐英
关键词:肾肿瘤腹膜后入路
我国机器人手术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机器人手术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总结近10年来我国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关于机器人手术的文献进行检索,统计文献的年份分布、文献类型、发表期刊、作者、学科、发表单位、地区、机器人类型等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机器人手术/外科相关文献361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表机器人手术文献的单位共78个,分布在中国大陆共25个省市自治区,发表文献涉及几乎外科所有领域,发表文献的类型绝大多数为临床经验及综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关研究占大多数(78.0%)。结论近10年来,我国机器人手术相关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仍需积极努力。
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杨明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文献计量学
机器人心脏手术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4
2012年
医疗机器人手术系统是现代电子科技与微创外科发展及融合的产物。1995年美国IntuitiveSurgical公司制造了"达芬奇"(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该系统于2000年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市场认证后,成为世界上首套可以正式在手术室中使用的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不同,机器人心脏手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创伤,是目前微创心脏外科学最前沿的技术,同时也有望应用于远程急救医学,实现战争、地震等极端环境下的遥控手术。
杨明高长青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系统心脏手术微创外科心脏外科学体外循环手术切口
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寻治疗膀胱阴道瘘(VVF)微创、有效和安全的新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应用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对15例VVF患者行VVF修补。结果 15例腹腔镜VVF修补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90~21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60 mL,随访时间为10~28个月,均未复发。结论腹腔镜膀胱阴道修补术安全、有效且创伤小,长期疗效有待更多的临床资料验证。
傅龙龙宋小芬傅斌王共先崔苏萍习海波陈庆科刘伟鹏余月张成
关键词:膀胱阴道瘘腹腔镜外科手术
机器人修补术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年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年人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围术期的疗效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年患者100例作为TEASD-R组,选取同一时间段于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成年患者143例作为TIASD-O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前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病人围术期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术后72 h内)、血制品使用情况和住院相关情况(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院内死亡。TEASD-R组无术后早期并发症;TIASD-O组术后72 h内残余分流4例,心包积液7例,脑梗死1例,外周血管栓塞2例,新发心律失常29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两组术后新发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EASD-R组术后无三尖瓣关闭不全;TIASD-O组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27例,中度8例,重度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机器人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三尖瓣反流少,且在ASD类型的选择方面限制较小;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汪成杨明肖苍松王刚王加利郭鹏飞高长青
关键词: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血管并发症患者的心脏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血管并发症(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5年9月于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符合Duke(1)标准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术前脑血管并发症42例临床资料。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9~71(39.9±16.7)岁。单纯主动脉瓣受累10例,单纯二尖瓣受累24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受累6例,无瓣膜受累的左房黏液瘤2例。术前合并脑梗死32例,脑出血10例(包括合并脑梗死6例)。手术中发现感染共累及瓣膜46个,术中置换机械瓣22个,生物瓣16个;6例行二尖瓣成形,10例行三尖瓣成形,2例行左房黏液瘤切除。结果手术前出现脑血管并发症的平均时间为65 d,术中发现瓣膜赘生物66枚,最大直径平均13.9 mm。42例中6例术后出现脑血管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严重脑血管并发症后死亡。随访33例(80.4%),随访时间11.9~127.7个月,4例出院后6个月内脑梗死,其中1例多发脑梗死后死亡;4例随访时仍有单侧肢体活动障碍等后遗症。1例手术后4年因夹层动脉瘤行Bentall手术,术后心功能Ⅲ级。结论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同时术后应加强颅脑检查及出凝血机制检测。
赵海智任崇雷姜胜利申磊磊高长青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脑出血
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机器人微创外科修补术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SD)的术后早期及近期随访结果,评估两种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机器人心脏不停跳ASD修补术的30例成年患者作为机器人组(TEASD-R),并采取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30例成年患者作为介入组(TIASD-O)。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相关情况、术后近期随访结果、术后30d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TEASD-R组无术后早期及近期并发症(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外周血管栓塞及新发心律失常等),而TIASD-O组存在相应并发症,其中两组术后新发心律失常、术后早期右心房大小、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及住院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结果显示,两组术后30d躯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微创ASD修补术后近期无三尖瓣关闭不全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安全性及有效性较好,适应证较广,但也存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等缺点。
汪成杨明肖苍松王刚王加利申磊磊高长青
关键词:介入封堵术
机器人辅助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的临床经验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总结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16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86例;年龄11~62(35±12)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30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1例,二尖瓣前叶裂7例,二尖瓣前叶裂+左房黏液瘤1例。采用外周体外循环技术;于右侧胸壁打3个直径为0.8cm、1个直径1.5cm的小孔后,机器人辅助下完成心内畸形矫正。术中食管超声引导建立体外循环及评估手术效果,术后常规随访。收集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复查和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成功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心脏手术,无术式转化。其中76例房间隔缺损于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脏停跳下房缺修补术的主动脉阻断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加明显下降;心脏不停跳下房缺修补术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的增加逐步缩短。随访1~61个月,平均(29±16)个月,未见残余分流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机器人技术可安全地应用于部分简单先心病矫正,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术式。
杨明高长青肖苍松王刚王加利吴扬
关键词:微创手术心脏缺损先天性
机器人分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的近期随访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总结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杂交手术近期临床结果。方法2007年1月~2013年5月,35例患者接受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6.7±9.6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3例;冠脉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25例,冠脉病变支数2.7±0.5支。首先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内乳动脉游离和非体外循环下、内乳动脉到前降支的吻合,术后2周内行其余病变冠脉的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同期造影检查桥血管的通畅性。术后6个月、1至5年时复查64排CT,明确动脉桥血管和支架的通畅性,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分站式杂交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动脉桥血流量为36.0±22.5mL/min,支架植入时动脉桥血管造影检查通畅率为100%。35例患者共植入49枚支架,植入1.34±0.6枚,其中23例患者植入支架1枚,11例植入2枚,1例植入3枚。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6~62(17.5±11.6)月。术后6个月时桥血管和支架内闭塞各1例,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患者桥血管及支架保持通畅,无心绞痛及MACE事件发生。结论机器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有良好的近期桥血管和支架通畅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微创方案。
杨明高长青刘帅吴扬肖苍松王嵘
关键词:冠心病杂交技术微创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腔入路超薄肾实质层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介绍(附58例报告)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介绍肾肿瘤的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腔入路超薄实质层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技术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1月的58例肾肿瘤行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腔入路超薄肾实质层肾部分切除术,正常肾实质切除层厚控制在0.2cm左右。男3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6.3±4.9)岁,平均体质指数(22.5±4.2)kg/m^2,平均肿瘤最大径(3.2±2.1)cm,肿瘤临床分期均为cT1期,术前患侧eGFR平均(79.3±13.1)ml·min^(-1)·1.73m^(-2)。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输血病例,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47例,错构瘤5例,乳头状瘤3例,囊性肾癌2例,嗜酸性细胞瘤1例;无切缘阳性。平均手术时间(54.5±21.3)min,平均失血量(79.9±40.1)ml,平均热缺血时间(13.2±8.3)min。平均随访9(5~1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表现。术后1周患侧eGFR平均(65.4±8.3)ml·min^(-1)·1.73m^(-2);术后3个月患侧eGFR平均(71.4±12.1)ml·min^(-1)·1.73m^(-2),与术前相比未显著降低(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腔入路超薄实质层肾部分切除术是T_1期肾肿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在确保肿瘤控制效果的前提下可较好地保留患肾功能。
周晓晨刘伟鹏张成李煜王共先傅斌
关键词:肾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