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2110)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兴鳌杨建平李永涛王博琳汪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掺杂
  • 4篇磁性
  • 3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溅射
  • 3篇BIFEO
  • 3篇磁控
  • 3篇磁控溅射
  • 2篇电池
  • 2篇多铁性
  • 2篇溶胶
  • 2篇铁磁
  • 2篇铁磁性
  • 2篇铁电
  • 2篇铁电性
  • 2篇晶体
  • 2篇局域结构
  • 2篇拉曼
  • 2篇光谱
  • 2篇光学

机构

  • 16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襄樊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苏...

作者

  • 15篇李兴鳌
  • 6篇李永涛
  • 6篇杨建平
  • 3篇王博琳
  • 3篇汪帅
  • 2篇李坤芳
  • 2篇马延文
  • 2篇任明伟
  • 2篇张红光
  • 2篇刘忠儒
  • 2篇任睿毅
  • 2篇方婷
  • 2篇苏丹
  • 1篇刘胜利
  • 1篇白秋飞
  • 1篇杨国海
  • 1篇包刚
  • 1篇朱磊
  • 1篇高志强
  • 1篇袁作彬

传媒

  • 5篇材料导报
  • 4篇功能材料
  • 2篇Chines...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化工时刊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5
  • 5篇2013
  • 7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自旋轨道耦合化合物Sr_(2-x)La_xIrO_4的掺杂和拉曼谱学
2015年
利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Sr_(2-x)La_xIrO_4系列掺杂样品,并详细研究了样品晶体结构随掺杂的演变.拉曼散射峰向高频移动和X射线衍射谱的结构精修数据发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c轴晶格常数减小,顶角Ir—O1键键长随之减小,表明掺杂导致晶格收缩,而且IrO_6八面体畸变程度减弱.变温拉曼散射谱显示随着温度降低也出现蓝移现象,且与顶角氧相关的拉曼振动模式的蓝移在110 K附近出现明显跳变,表明在该温度附近出现了结构变化和磁性质转变.
刘胜利厉建峥程杰王海云李永涛张红光李兴鳌
关键词:自旋轨道耦合拉曼光谱晶体结构
Pr和Co共掺杂BiFeO_3结构和多铁性的研究
2012年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Fe0.95Co0.05O3、Bi0.95 Pr0.05FeO3和Bi0.95Pr0.05Fe0.95Co0.05O3样品。X射线衍射仪、铁电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与分析了样品结构、铁电和铁磁性能。结果表明:共掺杂的样品磁性有所增强,这与样品的结构变化有关。Pr掺杂提高了材料的铁电性能,这是因为Pr掺杂减少了氧空位。
毛巍威李永涛李兴鳌杨建平金久伟赵运郑茗文
关键词:XRD铁电性铁磁性
多铁性材料Bi_(0.95)R_(0.05)(Fe_(0.95)Mn_(0.05))O_3(R=La,Pb)的磁性及局域结构研究
2013年
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共掺杂Bi0.95R0.05(Fe0.95Mn0.05)O3(R=La,Pb)样品,并对样品的磁性进行了测量和研究。研究发现La掺杂的Bi(Fe0.95Mn0.05)O3材料磁性有较大的提高,而Pb掺杂Bi(Fe0.95Mn0.05)O3样品的磁性减弱。同时,利用同步辐射实验技术对样品的局域结构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样品磁性变化的原因。
李永涛滕晓雪汪帅李坤芳方婷李兴鳌
关键词:局域结构磁性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磁控溅射制备Al掺杂氮化铜薄膜研究
2017年
利用磁控共溅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了Al掺杂Cu_3N薄膜,研究了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XRD结果表明Al掺杂没有引起峰位的明显变化,说明Al替代了Cu的位置或者进入晶界处,并且随掺杂含量升高,结晶度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Al掺杂之后使得氮化铜晶粒形状变得不规则,晶界变得模糊,说明Al掺杂会抑制氮化铜晶体的生长;通过光学透射谱计算得到光学带隙,Al掺杂降低了氮化铜薄膜的光学带隙,并随着掺杂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实现了Al掺杂氮化铜薄膜光学带隙的连续可调,带隙减小源于Al外层电子的局域态进入氮化铜的带隙间,增加了中间态。同时四探针的测试也表明掺杂之后电阻率变小。
袁作彬左安友李兴鳌
关键词:AL掺杂光学特性电学特性
Eu离子掺杂BiFeO_3的多铁性及Raman谱研究
2013年
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BiFeO3和Bi0.95Eu0.05FeO3粉末样品,并讨论了温度和Bi离子的含量对样品制备的影响。铁电性和磁性测量显示:与BiFeO3样品相比,稀土(Eu)离子掺杂的BiFeO3样品的磁性和铁电性有很大提高。Raman谱数据分析得出,Eu离子掺杂引起了BiFeO3样品的局域结构的改变。Eu离子掺杂促使BiFeO3样品的磁性提高归因于局域结构改变导致了BiFeO3样品中的自旋轮摆结构的破坏,最终使样品的磁性提高。
李永涛滕晓雪汪帅李坤芳方婷李兴鳌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测试系统的设计
2013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OLED寿命测试系统,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实现方法.通过PC自动控制稳压电源情况下,OLED可以在多种电源模式情况下工作并可以精确记录测试数据.
李兴鳌王亮亮高志强
关键词: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测试系统
石墨烯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归纳了石墨烯的基本性质及常用的几种基本制备方法,综述了石墨烯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等有机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石墨烯在有机光电器件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李兴鳌任明伟任睿毅苏丹杨建平
关键词:石墨烯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
石墨烯负载Pt-Co纳米粒子及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微波-乙二醇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和Pt(IV)、Co(II)粒子混合物,再经300℃H2还原,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合金催化剂(Pt-Co/G)。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催化剂进行表征。Pt-Co合金的粒径为3 nm~8 nm,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上。与单金属的Pt/G和商品化的Pt/C催化剂相比,所制合金化的Pt-Co/G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展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可比拟的稳定性,显示了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潜力。
马延文刘忠儒王博琳朱磊杨建平李兴鳌
关键词:石墨烯氧化还原反应燃料电池电催化剂
相位调制阵列结构微型光谱仪的设计与仿真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介绍了一种相位调制阵列结构微型光谱仪。光谱仪的核心部件为构建在CCD或CMOS上的微型干涉仪二维阵列,阵列中的各个微型干涉仪由不同高度的PMMA台阶组成。待测光入射后,会在各个微型干涉仪下方形成不同的干涉光强分布。通过CCD或CMOS的像素元测量每个微型干涉仪下方的干涉光功率,所得数据可组成一个线性方程组,由Tikhonov正则化方法解此方程组可复原光谱。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光谱仪的光谱测量波长范围至少覆盖从300nm到1 100nm的波段,光谱测量的波长分辨率达到皮米量级。与传统光谱仪相比,该光谱仪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分辨率高、光谱测量范围宽、测量时振动因素影响较小和可实时测量等优点。可以预计它将在航天遥感遥测、地质矿藏勘探、环境监测和生物细胞检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涛李伟何浩培
关键词:微型光谱仪
Au nanorods-incorporated plasmonic-enhanced inverted organic solar cells
2015年
The effect of Au nanorods (NRs) on optical-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investigated in inverted polymer solar cells, in which Au NRs are sandwiched between two layers of ZnO. Accompanied by the optimization of thickness of ZnO covered on Au NRs, a high-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3.60% and an enhanced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Jsc) of 10.87 mA/cm2 are achieved in the poly(3-hexylthiophene): [6,6]-phenyl-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 (P3HT:PC60BM)- based inverted cell and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is enhanced by 19.6%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The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light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simulated scattering induced by Au NRs, and the electromag- netic field around Au NRs show that the absorption improvement in the photoactive layer due to the light scattering from the longitudinal axis and the near-field increase around Au NRs induced by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plays a key role in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s.
彭玲梅杨陈淑芬张玉佩郝敬昱邓玲玲黄维
关键词:NANORODSSCATTERING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