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科研项目
- 作品数:27 被引量:177H指数:10
- 相关作者:汪开毓王均徐恒黄锦炉陈德芳更多>>
- 相关机构: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无乳链球菌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重要病原菌,菌体表面的荚膜多糖是公认的毒力因子,其合成过程受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的调控。荚膜多糖合成基因存在于荚膜多糖操纵子中,参与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合成启动、寡糖和多糖的聚合以及外输并锚定于菌体表面,在新型诊断技术和减毒突变株的构建方面取得良好的应用。本文首次就cps基因的基本属性、转录调节、编码蛋白及其生物功能、对荚膜多糖合成的调控机理、在血清分型和突变株构建的应用这六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期为GBScps基因的新功能研究和创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汪开毓黄锦炉肖丹王均黄凌远
-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
- 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普通变形杆菌TWN3分离自死亡大口鲇,菌的DNA文库已构建成功,通过免疫印迹法从文库中筛选到TWN3抗原片段PV4,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DNA疫苗pcDNA3-PV4。肌肉注射免疫小鼠进行真核表达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分析DNA疫苗在接种局部肌肉中抗原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及IFN-γ含量。免疫pcDNA3-PV4疫苗的小鼠肌肉细胞中检测到PV4相关抗原蛋白的表达,外周血中的IgG及IFN-γ显著高于免疫pcDNA3组。对小鼠进行免疫保护试验,免疫DNA疫苗的小鼠对TWN3菌有免疫力。初步显示构建的DNA疫苗有一定效果。试验结果为鱼类水体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随着TWN3株菌DNA疫苗研究的深入,将对该疫苗最终大规模用于鱼类提供理论基础。
- 王娟辜文博冯军顾继锐吴江徐恒
- 关键词:DNA文库DNA疫苗
- 丁香酚对鲫鱼麻醉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采用丁香酚对鲫鱼(130±10g)进行了麻醉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水温28℃下,丁香酚浓度在37~80mg/L时,鲫鱼都能被理想麻醉,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麻醉时间缩短,但复苏时间延长;丁香酚浓度为40mg/L,水温在20.6~35℃时,鲫鱼都能被理想麻醉;水温28℃,丁香酚浓度在40mg/L时,麻醉时间为7min,复苏率为100%,空气暴露时间15min,复苏率为100%。丁香酚可以被用作鲫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剂。
- 陈德芳汪开毓肖丹王均阳涛谢述琼华天
- 关键词:丁香酚麻醉剂
- 生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藻株及其培养基筛选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筛选获得适合大规模生产虾青素的藻株及适宜其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培养基,研究比较了3个不同品系的雨生红球藻H2、H3、H4在4种不同培养基BBM、BBM+1g/LNaAC、SM、BGl1中的生长和虾青素积累情况。结果表明:SM有利于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而在相同培养基中,生长速度为H3〉H2〉H4。在所有试验组中,藻株H3在培养基SM中营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最快,在培养基BBM+1g/LNaAC中虾青素含量(2.17%)和虾青素产量(30.1mg/L)最高,分别为其他试验组的1.16~4.72倍(P〈0.05)和1.18~6.28倍(P〈0.01)。因此,藻株H3比较适宜作为大规模培养的藻株,其最适生长繁殖和虾青素积累的培养基分别为SM和BBM+1g/LNaACn,
- 吴晓娟唐小平苏艳秋罗国强
-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培养基干重虾青素
- 蛭弧菌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7年
- 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是一类专性捕食革兰氏阴性菌的寄生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蛭弧菌研究集中在蛭弧菌分类和基因组分析上,并以此指导蛭弧菌噬菌机制的研究,同时在生态学研究方面也有进展。蛭弧菌的噬菌性质可能作为一种行使杀菌功能的"活抗生素"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但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朱文漓李永文屈刚吴江徐恒
- 关键词:蛭弧菌
- 凡隆气单胞菌在人工感染斑点叉尾鮰体内的动态分布
- 2014年
- 为研究凡隆气单胞菌在人工感染斑点叉尾鮰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及其致病机理,用凡隆气单胞菌(8×107 CFU/mL)分别以浸泡和腹腔注射的方式感染斑点叉尾鮰,于接种后第1、2、6、12、24、48、72和96小时剖杀采样,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并采用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凡隆气单胞菌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动态分布。结果显示,浸泡组在接种后第2小时,首先在鳃检测到阳性信号,6h后从脾和肾中检测到阳性信号,随后在肝和脑中也有少量阳性信号被检出;腹腔注射组在接种后第2小时即从脾和肾中检测到阳性信号,随后肝中也检测到阳性信号,而鳃中没有检测到阳性信号。两种感染方式阳性信号在各组织器官内的分布相似,主要出现在肾、脾和肝的吞噬细胞内、血管内、坏死区域、细胞间质区域以及少量实质细胞内,引起多器官的充血、出血、全身性炎症及变性和坏死,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检出量逐渐增多,肌肉、心脏、肠和眼球组织中没有检测到阳性信号。结果表明,凡隆气单胞菌感染途径多样化,自然环境中可通过鳃进入斑点叉尾鮰机体,肝、肾、脾是主要的感染靶器官,靶器官的损伤是造成斑点叉尾鮰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袁旦一陈德芳黄凌远王均黄锦炉白济铭汪开毓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
- 基于裂殖壶菌发酵培养的小试反应器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确定裂殖壶菌工业发酵的小试反应器,指导罐发酵,提高研究和生产效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裂殖壶菌发酵培养对两种不同规格的小试反应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和装液量下,挡板三角瓶具有更高的溶氧性能,对裂殖壶菌生长和油脂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缩短了菌种发酵周期,其发酵过程更加贴合发酵工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对罐发酵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 廖利民曾娟杜雪莉苏艳秋罗国强
- 关键词:裂殖壶菌发酵培养溶氧反应器
- 转生长激素基因中华倒刺鲃的构建及其检测被引量:8
- 2006年
- 用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cDNA文库克隆到的生长激素基因,与鲤β肌蛋白启动子、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的poly(A)终止信号序列等调控元件共同构建了表达重组质粒pFV2 cfGH。提取重组质粒,用精子载体法导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受精卵中,经孵化培养成转基因成鱼。抽提423尾转基因实验鱼血总DNA,经PCR检测表明:斑点叉尾鮰生长激素基因已导入中华倒刺鲃基因组中,导入率为17.26%。同时通过RT-PCR技术检测阳性中华倒刺鲃中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情况。
- 丁洁顾继锐伍翠芳李永文张涛吴江谢显连徐恒
- 关键词:生长激素基因转基因鱼反转录PCR
- 南方鲇溃疡综合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1
- 2008年
- 从南方鲇(Silurus meriordinalis Chen)病鱼体表溃疡部及内脏分离出细菌12株,经人工感染证实其中6株治病,生化鉴定6株为同一种菌即为引起该鱼溃疡综合症的病原菌,命名为DKN-1。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发酵型短杆菌,极生单鞭毛,对除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海藻糖、甘露醇、水杨苷、七叶苷以外多种糖不利用,氧化酶、过氧化氢酶、DNA酶、脂酶、蛋白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MR、VP阳性。在以该菌16S rDNA序列和GenBank及RDP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DKN-1与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同源性达到99.6%,综合该菌在形态、生理生化的结果,鉴定其为豚鼠气单胞菌。该病病原对美满霉素、大观霉素、妥布霉素高度敏感。
- 吉莉莉汪开毓肖丹阳涛
- 关键词:RDNA
-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α蛋白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本研究克隆了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HN0101分离株的α蛋白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分析结果显示:α蛋白基因的ORF由1341个碱基组成,编码一个长度为446个氨基酸的多肽,N-端具有一个保守的YSIRK信号肽序列和一个AlphaC_N超家族结构域,C-末端含有1个保守Gram_pos_anchor超家族结构域,而在中间具有2个重复的Rib结构域;比较不同来源分离株的α蛋白结构,发现主要区别在于Rib结构域重复数目的不同;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本株菌的α蛋白与已报道的人源A909和鱼源GD201008-001α蛋白聚为一簇,同源性达100%;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α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存在一个跨膜区,有37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和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分析发现存在较多的无规则卷曲,推测有12个氨基酸区域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当选择大肠杆菌为表达宿主时,该重组蛋白的溶解度高达100%,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壁上。
- 邓永强汪开毓王均邓绿洲樊威王二龙黄小丽陈德芳
-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克隆分子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