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2027)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曲建岭王小飞高峰张翔宇周玉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91980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电子电信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篇经验模态分解
  • 2篇多假目标
  • 2篇多假目标干扰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引信
  • 2篇引信
  • 2篇噪声
  • 2篇脉冲多普勒引...
  • 2篇雷达
  • 2篇假目标
  • 2篇假目标干扰
  • 2篇TBD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解
  • 1篇应用课程
  • 1篇应用课程教学
  • 1篇有源压制干扰
  • 1篇在线校正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回归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烟台市园林建...

作者

  • 3篇张翔宇
  • 3篇高峰
  • 3篇王小飞
  • 3篇曲建岭
  • 2篇隋鉴
  • 2篇李国林
  • 2篇周玉平
  • 1篇尹洪伟
  • 1篇姚凌虹
  • 1篇苏艳琴
  • 1篇孙文柱
  • 1篇黄婧丽
  • 1篇孙殿星
  • 1篇赵国荣
  • 1篇孙聪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2篇电光与控制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现代防御技术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舰船电子工程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Scienc...
  • 1篇指挥控制与仿...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 Three-dimensional HT-TBD 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Bias Compensation under Ambiguity of Range and Velocity
In order to solve detection problem for near-space hypersonic weak targets under ambiguity of range and veloci...
Yuefeng LiXiangyu ZhangGuohong WangHongbo Yu
基于频域相关性判决的压制干扰分类识别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有源压制干扰的分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谱相关性判决的分类识别算法。首先对不同有源压制干扰类型进行建模,并着重对干扰信号的功率谱特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不同压制干扰类型在功率谱分形特性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差异,通过求取与白噪声的功率谱相关系数将分形特性进行量化,来反映不同干扰类型之间的差异程度;最后,通过建立相关系数门限完成压制干扰的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论文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识别正确率,并且与现有压制干扰分类识别算法相比,实时性更强。
白杰杨林孙殿星张翔宇
关键词:有源压制干扰门限判决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RCS模拟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模拟试验中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逼真模拟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等离子体鞘套下目标RCS衰减模拟方法.首先利用不同高度、不同速度对应的等离子体频率和电子碰撞频率的相关数据,拟合得出不同速度、不同高度对应的等离子体频率和电子碰撞频率关系表;其次,实时查表得到给定雷达频率情况下不同目标高度与速度对应的等离子体频率和电子碰撞频率,建立目标等离子体包覆模型和电磁波传输模型,计算雷达电磁波的衰减系数和反射系数;最后,通过雷达电磁波的衰减系数和反射系数模拟出目标RCS衰减.通过与有关实测数据比对,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仿真分析可知,利用高频率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将更容易得到连续的航迹,产生雷达"黑障"的时间更短.
吴巍刘方钟建林王国宏
关键词:高超声速
基于噪声辅助非均匀采样复数据经验模态分解的混沌信号降噪被引量:6
2014年
鉴于非均匀采样复数据经验模态分解(NSBEMD)相对传统分解方法的优势和噪声的NSBEMD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辅助NSBEMD的混沌信号自适应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含噪混沌信号和高斯白噪声分别为实、虚部来构造复数据并进行NSBEMD,然后根据虚部各IMF的能量来估算实部各IMF中包含的噪声能量,最后根据噪声能量的估计值对实部IMF进行奇异值分解(SVD)降噪.噪声估计实验验证了噪声能量估计方法的可行性,而Lorenz信号和太阳黑子月平均数的降噪实验则表明,相对于现有EMD降噪方法,本文方法能够进一步消除噪声,更清晰地恢复出混沌吸引子的拓扑结构.
王小飞曲建岭高峰周玉平张翔宇
HPRF雷达多机动弱小目标检测跟踪技术
2021年
机动弱小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是当前研究的难点问题,而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雷达机动弱小多目标的检测跟踪问题同时面临雷达距离测量模糊、目标机动和目标低可观测等问题,更具复杂性。因此,对HPRF雷达机动弱小目标检测和跟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该问题的关键难点,并结合前期研究,给出了具体可行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提炼了需解决的模糊量测似然函数的构建、目标丢失和消失的判别、“同源”目标的有效划分、乱序观测子量测重要性评估等关键技术,为HPRF雷达机动弱小目标检测和跟踪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谭顺成康勖萍
关键词:弱小目标
分布式2D雷达网的航迹关联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分布式2D雷达网由于缺乏高度信息而不能对空中目标进行航迹关联的问题,研究了一种2D与2D雷达航迹关联算法。首先,利用雷达和目标之间的几何特性将来自两异地雷达的航迹有效地统一起来,建立航迹关联函数;然后,对关联函数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得到关联函数与雷达量测噪声的线性关系,并根据雷达量测噪声的置信区间得到关联门限;最后,在航迹粗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历史信息的关联代价矩阵,利用匈牙利算法对代价矩阵进行航迹最优分配,实现航迹精关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2D雷达网对空中目标的航迹关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谭顺成陈中华于洪波
关键词:航迹关联
脉冲多普勒引信的速度多假目标干扰被引量:1
2015年
脉冲多普勒引信具有距离和速度二维选择能力,使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为了提高对脉冲多普勒引信的干扰效果,在分析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普勒调制的速度多假目标干扰。给出了产生速度多假目标的基本原理,推导了速度多假目标干扰下脉冲多普勒引信的输出,并对速度多假目标干扰的干扰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速度维对脉冲多普勒引信形成多假目标干扰,且假目标的数量和参数能够根据干扰需要进行灵活控制,能够有效干扰脉冲多普勒引信。
隋鉴李国林尹洪伟
关键词:引信脉冲多普勒多假目标干扰
针对脉冲多普勒引信的二维多假目标干扰被引量:2
2016年
脉冲多普勒引信具有距离速度二维选择能力,使传统噪声干扰和转发干扰难以对其形成有效干扰,为提高对脉冲多普勒引信的干扰效果,提出了一种针对脉冲多普勒引信的二维多假目标干扰。该方法能够在脉冲多普勒引信的距离-速度维均形成多假目标干扰,提高干扰信号突破引信的距离速度选择效率,且干扰参数能够根据需要灵活控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干扰脉冲多普勒引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隋鉴李国林
关键词:脉冲多普勒引信多假目标
基于复数据经验模态分解的噪声辅助信号分解方法被引量:11
2014年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验模态分解(EMD)中的模态混叠,但集成平均会带来新的模态混叠、频谱丢失和运算量增大等问题,影响到对信号物理特征的分析与提取.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复数据经验模态分解(CEMD)的噪声辅助信号分解方法,在CEMD中以白噪声分解的内禀模态函数(IMF)在指定方向上的投影为基函数来辅助观测信号分解过程中的极值选取,从而减小模态混叠,同时利用噪声投影的影响在求包络质心时被消除的特性,减小EEMD因集成平均带来的相关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进一步降低模态混叠效应的同时,明显提高了运算速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频谱丢失问题.
曲建岭王小飞高峰周玉平张翔宇
A novel RHT-TBD approach for weak targets in HPRF radar被引量:6
2016年
A novel approach, which can handle ambiguous data from weak targets, is proposed within the randomized Hough transform track-before-detect(RHT-TBD) framework. The main idea is that, without the pre-detection and ambiguity resolution step at each time step, the ambiguous measurements are mapped by the multiple hypothesis ranging(MHR) procedure. In this way, all th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relativity in time and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 domains, can be gathered among different PRFs and integrated over time via a batch procedure. The final step is to perform the RHT with all the extended measurements, and the ambiguous data is unfolded while the detection decision is confirmed at the end of the processing chain.Unlike classic methods, the new approach resolves the problem of range ambiguity and detects the true track for targets. Finally, its application is illustrated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proposed approach and the existing approach. Simulation results exhibi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Hongbo YUGuohong WANGWei WUShuncheng TAN
关键词:TRACK-BEFORE-DETE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