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0310003)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祺福王国红唐剑赵春红洪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肉瘤
  • 4篇细胞
  • 4篇骨肉瘤
  • 4篇分化
  • 4篇成骨
  • 4篇成骨肉瘤
  • 3篇基质
  • 3篇核基质
  • 2篇蛋白
  • 2篇人成骨肉瘤
  • 2篇人成骨肉瘤M...
  • 2篇维甲酸
  • 2篇基质蛋白
  • 2篇核基质蛋白
  • 2篇HMBA
  • 1篇胆酸
  • 1篇熊去氧胆酸
  • 1篇诱导分化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分化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李祺福
  • 2篇唐剑
  • 2篇王国红
  • 2篇赵春红
  • 1篇石贺欣
  • 1篇梁盈
  • 1篇石松林
  • 1篇郑燕彬
  • 1篇洪琛
  • 1篇牛竞文
  • 1篇赵妍

传媒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MBA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基质蛋白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04年
应用选择性抽提、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5mmol/LHMBA诱导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 63细胞核基质蛋白表达变化,鉴定与人成骨肉瘤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特异核基质蛋白.实验结果显示在HMBA诱导处理MG 63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基质蛋白NMP 1、NMP 2、NMP 3、NMP 4、NMP 5、NMP 6和NMP 7等7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其中NMP 1仅在MG 63细胞中表达,NMP 6则为经HMBA诱导处理后新出现的蛋白质,NMP 2、NMP 7在HMBA诱导分化细胞中表达减弱,而NMP 3、NMP 4和NMP 5则在诱导分化后细胞中表达增强.首次表明在人成骨肉瘤MG 63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伴有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证实了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特异核基质蛋白的存在.这对于揭示核基质蛋白与细胞癌变和逆转的关系、阐明细胞增殖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李祺福赵春红
关键词:HMBA人成骨肉瘤核基质蛋白增殖分化
熊去氧胆酸和维甲酸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细胞周期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以癌细胞诱导分化物维甲酸为平行对照,应用中药有效成份熊去氧胆酸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观察比较熊去氧胆酸及其与维甲酸的组合对MG63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及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经熊去氧胆酸、维甲酸及其组合联合处理之后,MG63细胞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少,形态趋于规则.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则明显下降.细胞终末分化标志物I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强,骨结节形成数目增多,且结节结构更为典型.其中,熊去氧胆酸和维甲酸联合组对MG63细胞周期的阻滞及细胞终末分化指标I型胶原的表达、骨结节形成的诱导均强于单独处理组.结果表明,熊去氧胆酸具有与维甲酸相近似的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且两者组合具有协同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分化的效果.
王国红田玉玲石贺欣李祺福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细胞周期维甲酸骨肉瘤终末分化G1期阻滞
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4
2006年
应用细胞培养、台盼蓝拒染计数、光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动受到抑制,抑制率为52.10%,细胞倍增时间由对照组的48 h延长至65 h;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47.5%上升到59.5%,S期细胞比例则由对照组的20.0%下降至9.0%;并出现细胞形态规则、大小趋于一致、细胞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小等变化;MG-63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相关的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干预c-fos和c-myc等癌基因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郑燕彬王国红洪琛梁盈李祺福
维甲酸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基质构型及其蛋白质组成变化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透射电镜观察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维甲酸诱导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的构型变化,以及核基质蛋白表达变化.实验结果显示MG-63细胞核基质和中间纤维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核纤层为薄厚不一结构,与两类纤维联系不密切.经1μmol/L维甲酸处理后,细胞核基质纤维和中间纤维数量增多、结构层次丰富、单丝成分多,分布均匀并相互交织成规则网络,两类纤维通过薄层均一的核纤层发生密切联系,形成贯穿整个细胞核质区域的完整体系.此外,核基质蛋白表达也发生显著变化.表明经维甲酸诱导处理后MG-63的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产生了与正常细胞相似的恢复性改变,并且伴有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这些变化是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重要特征和功能表现,对于揭示核基质构型及其蛋白组成与细胞癌变和逆转的关系和阐明细胞增殖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赵妍唐剑赵春红石松林李祺福
关键词:核基质蛋白维甲酸
HMB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构型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光镜和电镜样品制备技术,观察人肝癌SMMC-7721细胞经HMBA处理后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的变化.经HMBA诱导处理后,人肝癌细胞核基质纤维和中间纤维数量增多,结构层次丰富,分布均匀,并通过核纤层使3种纤维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结果表明人肝癌细胞在诱导分化过程中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构型发生明显变化,对肿瘤细胞恶性表型逆转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牛竞文田玉玲唐剑李祺福
关键词:核基质肝癌细胞诱导分化HMB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