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
- 作品数:97 被引量:503H指数:11
- 相关作者:欧行奇王平尹清强常娟王玉玲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不同金银花酒的鉴别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为鉴别不同生产类型的金银花酒,该研究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及二者拟合技术结合人工感官评价对金银花酒样品进行检测,对所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分别从气味和滋味两方面进行评价鉴别。不同生产类型金银花酒样品在电子鼻、电子舌和二者拟合结果的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PC1)与第二主成分(PC2)的贡献率之和分别达到了90.97%、90.91%、95.00%;电子鼻判别因子分析总贡献率为89.72%,佐证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滋味雷达图显示小曲酿造金银花酒在鲜味上的响应度明显高于大曲酿造和大曲配制的金银花酒,这与人工感官评价相一致;以上表明电子鼻、电子舌技术能够准确的鉴别不同生产类型的金银花酒样品,可用于今后对不同金银花酒的比较分析中。
- 李建军董倩倩赵一杨梅
- 关键词:电子鼻电子舌感官评价
- 印制电路板微钻精密数控高速磨削装备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 2021年
- 对国内外印制电路板微钻精密数控高速磨削装备产品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介绍了印制电路板微钻精密数控高速磨削装备的主要类别、关键结构及其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印制电路板微钻精密数控高速磨削装备发展趋势。用于生产印制电路板微钻(直径小于或等于0.2 mm)的国产精密数控高速磨削装备产品的精度、稳定性和效率相比进口设备还有一定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多工位结构、主轴和砂轮,确保主轴可靠性和稳定性、磨削砂轮的性能是解决目前印制电路板微钻精密数控高速磨削难点的燃眉之急。微钻精密数控高速磨削装备主要包括外圆磨床和磨槽磨尖机床,阐述了多工位结构、磨削砂轮、主轴系统、进给系统对微钻精密高速数控磨削装备性能的影响,未来印制电路板微钻精密数控高速磨削装备将朝着高稳定性、高效、集成、智能化和具备在线监测、状态监测功能方向发展。
- 彭国豪满吉鑫洪圳高敬辞王成勇郑李娟
- 关键词:印制电路板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小麦粉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0年
-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最具前景的现代无损分析技术之一。NIRS技术融合了计算机、光学、数学、化学和化学计量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简便、快速、低成本、无污染、不接触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品质分析与检测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NIRS技术在小麦粉理化指标(如水分、灰分、蛋白质、淀粉)、粉质指标(如面筋、面筋指数分、沉降值、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及掺杂物(如甲醛次硫酸氢钠、滑石粉、过氧化苯甲酰、石灰、偶氮甲酰胺、曲酸)等方面的检测研究进展。同时,基于当前研究进展,NIRS技术在光谱数据挖掘、建模算法优化、模型稳健性等方面还需大量研究,为研发小麦粉质量快速无损检测设备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和方法参考。
- 何鸿举王玉玲陈岩欧行奇张正茂刘玉秀乔红李新华
- 关键词:近红外小麦粉
- 不同密度对登海701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012年
-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登海701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可知:登海701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长增大、行粒数降低、轴粗变细、百粒重降低,对穗行数影响较小。其适宜种植密度跨度较大,为4000-5500株/亩。
- 洪德峰张学舜杨梅张同庆唐振海
- 关键词:农艺性状
- 齐帕特罗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齐帕特罗(zilpaterol,ZIL)是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s,β2AR)激动剂的一种,被动物食用后,可以明显增加动物的胴体瘦肉率,提高生长速率,减少饲料消耗。经美国、加拿大、巴西、哥伦比亚等15个国家批准用于牛的饲料添加剂,给全世界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目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较低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有效、快速、简便、高灵敏度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方法是当务之急。文章综述了当前针对ZIL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的同时,结合ZIL生物学效应及其残留特性等,指出目前关于ZIL残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在检测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建立高灵敏度的快速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进一步丰富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和检测速度提供理论基础。
- 陈明艳卞爽丽计浩然李文明王丰孙国鹏朱艳平岳锋李雪华李鹏郭东光王选年
- 关键词:食品安全瘦肉精
- 三相电机的语音控制方案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实现传统三相电机的智能控制,提出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三相电机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工作状态的智能控制方案。首先,控制系统对语音输入命令进行采集、辨识和比对。其次,单片机根据辨识结果产生不同占空比的脉冲序列去控制PWM系统,从而实现对三相电机工作状态的控制。该方案可提高三相电机的工作效率,为三相电机的智能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工程意义。
- 师宁李金平白琳王宁徐信芯
- 关键词:三相电机电机控制单片机语音控制PWM
- 食管鳞癌组织RNF168和STAT1蛋白表达及预后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68(RNF168)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观察.方法收集2014-02-01-2015-12-3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16例ESCC和56例癌旁(≥5 cm)正常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NF168和STAT1在ESCC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将2种蛋白表达依据阳性细胞百分比评分与染色强度评分相乘得到总分划分为阴性表达组、阳性表达组、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2种蛋白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联性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NF168和STAT1蛋白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58.8%(127/216)和53.2%(115/216),高于癌旁组织的30.4%(17/56)和14.3%(8/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437和27.242,均P<0.001.RNF168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χ^(2)=7.098,P=0.008)、浸润深度(χ^(2)=7.491,P=0.006)、淋巴结转移(χ^(2)=6.047,P=0.014)和TNM分期(χ^(2)=5.487,P=0.019)有关联,而STAT1蛋白高表达与性别(χ^(2)=8.536,P=0.003)和淋巴结转移(χ^(2)=4.126,P=0.042)有关联.RNF168与STAT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196,P=0.00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NF168蛋白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低于低表达组,χ^(2)=9.863,P=0.002;STAT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OS低于阴性表达组,χ^(2)=4.991,P=0.025.Cox回归分析显示,RNF168表达(HR=1.866,95%CI为1.251~2.784,P=0.002)和STAT1表达(HR=1.943,95%CI为1.067~3.540,P=0.030)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风险因子,而组织学分级(HR=0.590,95%CI为0.403~0.866,P=0.007)和TNM分期(HR=0.388,95%CI为0.182~0.827,P=0.014)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RN168和STAT1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联,或将成为ESCC预后评价的新指标和治疗靶点.
- 卢奎周孝峰韩涛张景航陈志国庞丹李秀敏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STAT1预后临床病理特征
- 基于大型蒸渗仪的冬小麦蒸散规律及其模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蒸散量适宜估算模型。【方法】在华北地区,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借助大型蒸渗仪,设置3个土壤含水率灌水控制下限水平(T70:70%田间持水率,T60:60%田间持水率,T50:50%田间持水率),分别采用单作物系数法,双作物系数法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蒸散量估算,并结合纳什系数(NSE)和均方根误差/观测值标准差比率(RSR)等统计指标进行模型评价。【结果】随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冬小麦蒸散总量和各生长阶段蒸散量逐渐减少(T70处理>T60处理>T50处理);中度水分胁迫处理下(T50),仅双作物系数模型模拟结果适用(NSE=0.646,RSR=0.599);轻度水分胁迫处理下(T60),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相对最优(NSE=0.872,RSR=0.360),双作物系数模型估算效果良好(NSE=0.729,RSR=0.523);适宜水分处理下(T70),各个模型均有较好的估算效果。【结论】双作物系数模型适宜于不同土壤水分胁迫水平。
- 敬峰段爱旺张莹莹娄和巩文军孙蒙强刘战东
- 关键词:冬小麦大型蒸渗仪不同水分处理
- 玉米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和通径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以115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上节间数、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单穗轴质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11个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与通径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穗轴质量、雄穗分枝数、雄穗长和穗位高变异系数超过10%,说明这些性状具有较高的改良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穗长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系数最大,为0.807;其他10个性状间雄穗长与穗位高的关联度最大,为0.854.相关性分析表明,单穗轴质量、穗长和行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高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行粒数、穗长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最大,分别为0.365和0.356.通径分析表明,单穗轴质量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223;穗长通过行粒数对单株产量的间接影响最大,间接通径系数为0.133.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通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相关数据可为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 马兴业王平喜吴向远进茜宁进茜宁陈士林
- 关键词:玉米单株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
- 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植株光合日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探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植株各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日变化特征,于2016—2017年在河南浚县高产试验田进行了试验.以郑单958和浚单29作为试验材料,设置高(8.25万株/hm^(2))和低(6.75万株/hm^(2))两个密度,三次重复,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在玉米5个生长时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抽雄吐丝期和成熟期)一天内每隔2 h,测定8点到16点之间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并用SPAD仪在后四个时期测定SPAD值.结果表明,玉米在苗期的Pn日变化呈单峰线,最高值出现在上午,在拔节期Pn日变化也为单峰线,峰值出现在下午,而SPAD值则呈现下降-上升趋势.抽穗期Pn日变化出现双峰与单峰交叉,不同密度间出现差异,玉米午休现象出现;SPAD值表现下降-上升-下降的现象;不同密度间各品种表现出差异,该生育期SPAD值较其它生育期高.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玉米Pn日变化为双峰线,变化幅度因品种和密度而不同,但趋势一致,高峰出现在上午,午休现象较为明显;灌浆期SPAD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成熟期SAPD整体减小,并且SPAD日变化幅度也减小.Pn与SPAD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日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测定SPAD值来推断玉米植株的光合性能,从而为高密度集约化生产中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陈婷谢孟河梅沛沛陈士林高红梅温智国
- 关键词:超高产SPAD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