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69015)

作品数:23 被引量:253H指数:12
相关作者:达良俊宋坤李艳艳田志慧王晨曦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城市
  • 6篇植物
  • 6篇生态
  • 6篇城市化
  • 5篇城市化进程
  • 4篇植被
  • 4篇生态学
  • 3篇生态效益
  • 3篇群落
  • 2篇多样性
  • 2篇浙江天童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入侵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天童
  • 2篇区系
  • 2篇住区
  • 2篇绿地
  • 2篇阔叶

机构

  • 19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常州工学院
  • 2篇上海市城市化...
  • 2篇宝钢集团企业...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 1篇宁波市农业科...

作者

  • 20篇达良俊
  • 5篇李艳艳
  • 5篇宋坤
  • 4篇田志慧
  • 3篇章君果
  • 3篇王晨曦
  • 3篇王娟
  • 2篇刘娜娜
  • 2篇尹俊光
  • 2篇方敏彦
  • 2篇由文辉
  • 2篇沈沉沉
  • 2篇王娟
  • 2篇黄焰城
  • 2篇商侃侃
  • 2篇杨徐烽
  • 1篇张净
  • 1篇薛松
  • 1篇钱江勤
  • 1篇古红梅

传媒

  • 1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城市问题
  • 1篇中国造纸
  • 1篇自然杂志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效益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种植7年的近自然森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5个指标;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林、城市常见的人工绿地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近自然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常见城市人工绿地类型,但远低于天童常绿阔叶林;城市绿地群落中,空气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粒径分布不同,近自然森林四季空气细菌平均浓度低于对比样地,降菌作用明显;而四季空气真菌和放线菌平均浓度高于对比样地;近自然林比同期建设的浦东绿化带和建成多年的长风公园绿地在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上更接近于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
尹俊光彭鹓章君果达良俊
关键词:生态效益空气负离子空气微生物土壤微生物
栲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生长特征被引量:23
2007年
为了了解栲树的更新方式和更新动态,研究了栲树的生长特征和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间歇型”,经历了两个死亡高峰,并存在一个长达30年的断层;栲树的生长受光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林下光照弱且在垂直空间上不存在差异,栲树生长5~8年后进入生长的第1个抑制期,其年高生长速度可小于0.1m,并可维持10年;栲树生长的第1个抑制期的起始时间对应着种群第1个死亡高峰期的结束时间,而其结束时间对应着种群第2个死亡高峰期的起始时间,表明栲树生长特征是影响其种群年龄结构的关键因素.
宋坤达良俊杨同辉杨徐烽
关键词:栲树年龄结构
城镇生态敏感区的划分及建设途径——以上海市航头镇为例被引量:14
2007年
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合理推进的基础。通过对上海市航头镇进行的研究,将生态敏感区的内涵和类型划分体系用于城镇空间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并针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分别提出建设途径的建议。这种划分方法对于合理利用国土空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汪军英达良俊由文辉
关键词:生态敏感区主体功能区城市化
上海宝钢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类型及丰富度被引量:3
2007年
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宝钢生态园林进行植物群落的类型、组成和丰富度调查,并提出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构建“近自然”群落和林地的建议。
钱江勤达良俊薛松李勇
关键词:植物群落类型生态园林上海宝钢丰富度生态学方法地带性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与生态协调性评价被引量:9
2009年
针对目前生态与景观效果并重,绿化建设与管护并重,以及节约型的城市绿地建设要求,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植物群落构建、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所制定的原则,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一个4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市外环以内的中心城区绿地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1.4%的植物群落没有达到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协调,主要表现为近自然度不高以及高额的绿地养护成本.为此,应倡导乡土物种的广泛应用,体现乡土特色,构建"地标性"近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近自然型养护与管理模式,降低群落的养管成本.
李艳艳商侃侃达良俊王娟戚裕锋
关键词:植物群落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Ⅴ):管护放弃后城市水杉林林下植被自然演替格局的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以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于1995年放弃管护的水杉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自然恢复5,8和12年跟踪调查研究了林下植被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主要物种的种群结构与高生长速率的动态变化.调查结果显示:(1)在放弃管护后林下木本植物种类不断减少,物种多样性下降;(2)林下木本植物多分布于0~1.5m层和1.5~3m层,其中拥有丰富种源的棕榈贡献率最高;(3)种群基径级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势由间歇型转变为单峰型.其中棕榈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而女贞和小叶女贞都处于衰退状态,林下植被恢复处于偏途演替阶段;(4)适合生长于林下阴湿生境的棕榈、八角金盘和小叶女贞具有较快的高生长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生境、种源以及种子扩散方式为人工水杉林在放弃管护后林下植被自然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
王娟达良俊李艳艳商侃侃
关键词:林下植被自然恢复
上海佘山地区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群落的新分布被引量:12
2008年
2004年,在对上海佘山地区的植被调查中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zfida),当时该物种未形成群落,只为个体的零星分布.但在2006年的追踪调查中,三裂叶豚草已于林缘、路边等形成面积达数十平方米的群落,并完成生长、开花、结实整个生活史,同时有继续蔓延、扩张的趋势,这也是首次在上海发现三裂叶豚草成群落分布.被称作世界性公害植物之一的三裂叶豚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加拿大,在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降低农业产量,并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对三裂叶豚草群落特征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结构以及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其发展动态变化进行预测,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适时措施,对该物种实施监控.
达良俊王晨曦田志慧秦祥堃宋坤李艳艳
关键词:三裂叶豚草入侵群落
城市住区水景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及评价被引量:7
2006年
住区水景建设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应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是对城市住区水景科学设计、建设和生态恢复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所制定的原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筛选指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各级指标值的隶属度值进行主成分分析、AHP决策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最终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方法,从而建立一个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52家住区为例,对各水景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3水景处于三级以下,非生态的人工水景是影响上海住区水景生态效益发挥的关键所在.提出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建议,即建设近自然型的住区水景.
刘娜娜李琳达良俊
关键词:城市住区水景生态效益指标体系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垂直复合流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废纸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研究,植物床选用水葫芦、水花生、芦苇和美人蕉混合栽种,采用鹅卵石、石英砂和碎石为主体填料。结果表明,虽然收割植物对系统处理效果会造成影响,但多层次、多植物配置的植物床确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废纸造纸废水经氧化塘系统处理后的pH值7.2~7.4,BOD5、CODCr、SS平均浓度分别为416mg/L、543mg/L、429mg/L,水力负荷0.053m^3/(m^2·d)的条件下,经人工湿地处理后BOD5、CODCr、SS的去除率分别为94.9%、91.4%、98.0%。系统性能稳定,连续稳定运行12个月,处理后的尾水主要指标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可用于农灌。
李丽娜李亚治达良俊由文辉
关键词:人工湿地BOD5CODCR去除率
关于上海城市“地标性”植物群落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6
2009年
以上海中心城区绿地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群落角度,对不同绿地类型进行植物社会学调查,并对群落的自然度进行评价,剖析当前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群落自然度低、地带性特色不足、未遵循区域自然演替规律的问题,提出"地标性"植物群落的概念与构建方法。
达良俊李艳艳章君果王娟
关键词:城市绿地乡土特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