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
- 作品数:60 被引量:633H指数:15
- 相关作者:颜文王淑红宋海斌曹文熙黄良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海洋生态足迹评价三亚珊瑚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珊瑚礁源源不断地向人类社会提供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是宝贵的海洋资源,但珊瑚礁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影响正处于严重退化之中。文章以三亚珊瑚礁为例,利用海洋生态足迹方法评价珊瑚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三亚源自珊瑚礁的海洋生态足迹主要来自于本地居民消费、外来旅游消费、贸易输出及其他方面。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的海洋生态足迹已远远超出了珊瑚礁自身的生态承载力,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打破了珊瑚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迫切需要拓宽捕捞范围、调整渔业结构和发展生态旅游等来减少对珊瑚礁的破坏,并加强珊瑚礁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以实现珊瑚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赵美霞余克服张乔民施祺
- 关键词:珊瑚礁可持续利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 南海北部大陆坡冷泉碳酸盐结核的发现:海底天然气渗漏活动的新证据被引量:72
- 2006年
- 对在南海北部大陆坡新发现的冷泉碳酸盐结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结核由含铁白云石、菱铁矿、少量文石和方解石以及非碳酸盐矿物针铁矿、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含铁白云石和菱铁矿呈微晶结构,显示了直接从冷泉流体中沉淀出来的特征.含铁白云石/菱铁矿的δ^(13)C值为-18.24‰~-36.07‰,δ^(18)O值为0.42‰~2.76‰,中等亏损的^(13)C表明碳来源于热解成因气或混合气,是指示该海域存在甲烷冷泉的重要证据.结核表面分布有管状蠕虫遗迹,蠕虫生活环境与冷泉流体的存在有关.半固结结核中分布有蜂状排溢孔和流体通道,其未被碳酸盐或沉积物充填.研究表明,碳酸盐结核区海底可能存在孔径为200~600μm仍在喷溢的天然气微渗漏系统.
- 陈忠颜文陈木宏王淑红陆钧郑范向荣肖尚斌阎贫古森昌
-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天然气水合物南海北部
- 香港巨牡蛎中牛磺酸的超声、酶解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以牛磺酸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法、蛋白酶酶解法提取香港巨牡蛎中牛磺酸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进行超声辅助酶解提取。确定了超声法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功率825 W、温度70℃,牛磺酸得率为0.276(±0.013)%;碱性蛋白酶作为优选酶种,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4 000U/g、料液比1∶2、酶解时间6 h,牛磺酸得率为0.746(±0.053)%,显著高于超声提取法;超声辅助酶解提取,牛磺酸得率为0.782(±0.023)%,高于碱性蛋白酶酶解法,可优选应用于牡蛎牛磺酸的提取。
- 万鹏任南南蔡冰娜陈华陈得科孙恢礼潘剑宇
- 关键词:香港巨牡蛎牛磺酸超声酶解
- 摄食水平对几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9年
- 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时军曹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10.0 g)、青石斑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5.5 g)和卵形鲳鲹幼鱼(平均初始体重7.7 g)的生长和氮收支,建立了生长和氮排泄与摄食水平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军曹鱼幼鱼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在9%和饱食两个摄食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饱食时,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生长速率接近而明显低于军曹鱼幼鱼的。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9%/d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在饱食摄食水平时有最大值;饱食时,军曹鱼和青石斑鱼幼鱼的食物转化效率接近而明显高于卵形鲳鲹幼鱼的。3种海水鱼摄食氮、排粪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比较可知,军曹鱼幼鱼的摄食氮和排泄氮均最大,而青石斑鱼幼鱼的最小。军曹鱼、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饱食和次饱食摄食水平时的氮收支方程分别为100CN=7.7(6.0)FN+22.6(31.3)GN+69.7(62.68)UN、100CN=2.7(2.8)FN+20.9(8.4)GN+76.4(88.8)UN和100CN=1.8(1.4)FN+12.8(9.3)GN+85.4(89.3)UN(氮收支方程括号中的为次饱食数据);3种海水鱼饱时和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排粪的比例较小且变化不大,军曹鱼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饱食时的大而用于排泄的比例较饱食时的小,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则相反。因此,鱼类的氮排泄率和氮收支方程存在种间差异,而当食物中氮含量较为接近时,摄食量增大是导致鱼类氮排泄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生长、食物转化效率、氮排泄和氮收支方程各因素,可得出在实验的生长阶段,3种海水养殖鱼中,军�
- 孙丽华陈浩如黄洪辉黄良民
- 关键词:军曹鱼青石斑鱼卵形鲳鲹氮收支摄食水平
- 涠洲岛海洋站1960―2010年DHW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根据涠洲岛海洋站实测海表温度(SST)历史资料和该岛珊瑚礁普查(Reef Cheek)历史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法探讨该站SST变化中夏季DHW(Degree Heating Weeks)的变化趋势及珊瑚白化的海洋站DHW临界值,结果表明:(1)1960―2010年涠洲岛DHW有轻微的上升趋势,与气候全球变暖统计上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涠洲岛出现珊瑚白化的海洋站DHW指标为6.0(℃.周);(3)预估2030年前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对涠洲岛珊瑚礁造成致命的影响。
- 郑兆勇汤超莲陈天然莫少华周雄时小军陈特固
- 响应面法优化鳕鱼皮胶原蛋白肽螯合铁工艺被引量:29
- 2012年
-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鳕鱼皮胶原蛋白肽与氯化亚铁进行螯合反应的条件,制备小分子肽螯合铁产品。以pH值、小分子肽与FeCl2的质量比和小分子肽液质量分数3因素的5水平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螯合物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胶原蛋白肽与氯化亚铁的质量比4:1、小分子肽液质量分数3.5%、pH7.0。在此条件下,螯合物得率为37.31%,与模型的预测值37.46%接近。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亚铁离子与小分子肽中的NH2+和COO-有螯合,是一种新型螯合物。
- 蔡冰娜陈忻潘剑宇邓婉桦万鹏陈得科孙恢礼
- 关键词:响应面
- 1999年和2009年夏季珠江口环境要素的对比与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对1999年和2009年夏季珠江口的温、盐、溶解氧、叶绿素和径流量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1999年航次期间珠江较大的径流量,1999年冲淡水的扩展范围要大于2009年。1999年夏季珠江口水体存在较强的盐度层结,而2009年夏季受较小的珠江径流量和热带风暴"浪卡"的共同作用,水体盐度层结较弱,0—5m层水体垂向混合良好。两年夏季珠江口表层溶解氧(DO)的分布较为相似,而底层溶解氧的分布则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河口西岸浅滩区和河口口门外。1999年河口西岸浅滩区DO小于3mg.L-1,河口口门外DO在4—5mg.L-1之间,2009年河口西岸浅滩DO大于5mg.L-1,河口口门外DO小于3mg.L-1。1999年夏季伶仃洋海域内较强的盐度层结是其底层出现低氧环境的主要原因,2009年夏季强化的垂向混合使得表底层溶解氧得到了及时交换,阻碍了西岸浅滩区底层低氧环境的出现,而盐度层化和"浪卡"带来的浮游生物的耗氧作用可能是口门外底层出现低氧环境的原因。
- 杨威罗琳高永利俎婷婷周巍王东晓
- 关键词:夏季珠江口冲淡水溶解氧热带风暴
- VAV潮汐分析方法在闸坡验潮站的应用
- 2008年
- 介绍了一种新的海洋潮汐分析方法——VAV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带通滤波将原始时间域数据转换为频率域数据,再对该频率域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各分潮调和常数。VAV方法可分析受有色噪音"污染"的数据,允许缺测,并能检测、剔除异常数据,通过多次迭代提高调和常数估算精度,该方法亦可进行浅水分潮分析、潮位预报和海平面变化分析等。利用VAV方法对闸坡验潮站潮位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各主要分潮调和常数、预报潮位及多年平均海平面和多年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结果与传统调和分析结果对比基本一致。同时,VAV方法分析得到闸坡站1975—1997年海平面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其中1975—1979年为下降期,1980—1997年为上升期。
- 佟景全齐义泉毛庆文
- 关键词:潮汐海平面变化
- 末次盛冰期以来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储库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Milkov和Sassen的模型计算了目前及末次盛冰期时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带(GHSZ)厚度及资源量,讨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底水温度增加和海平面升高对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储库变化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底水温度增加使GHSZ厚度减薄,资源量减少;而海平面上升使GHSZ厚度增加,资源量增加,但底水温度变化对GHSZ厚度和资源量的影响比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更大.西沙海槽末次盛冰期时GHSZ平均厚度约为299m,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为2.87×1010m3,甲烷数量约为4.71×1012m3;目前的GHSZ平均厚度约为287m,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为2.76×1010m3,甲烷数量约为4.52×1012m3.由此可见,自末次盛冰期以来西沙海槽的GHSZ平均厚度减薄了~12m,大约1.1×109m3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了1.9×1011m3的甲烷,这些甲烷可能对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 王淑红颜文宋海斌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末次盛冰期海平面
- 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及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0年
- 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小沙丁鱼肉—NSF,鳗鱼配合饲料—CEFF,海水鱼配合饲料—CMFF)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平均初始体重约28g)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饵料种类时的生长—摄食关系和氮排泄—摄食关系。结果表明,投喂3种不同饵料的军曹鱼幼鱼湿重、干重和氮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投喂NSF和CEFF组的特定生长率与摄食水平之间表现为减速增长曲线,投喂CMFF组的表现为直线;饱食时,投喂NSF和CEFF组的特定生长率接近而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投喂NSF和CEF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长或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饱食或次饱食(约为饱食量的70%)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而投喂CMF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在饱食摄食水平时有最大值;除食物湿重转化效率外,投喂NS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最高,其次为投喂CEFF组,而两者均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3个饵料组的军曹鱼幼鱼摄食氮、排粪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投喂NSF和CEFF组的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而投喂CMFF组的排粪氮最高,其次为投喂CEFF组,且两者明显高于投喂NSF组。军曹鱼幼鱼投喂NSF、CEFF和CMFF时饱食和次饱食摄食水平的氮收支方程分别为:100CN=1.1(0.9)FN+27.0(29.3)GN+71.9(69.8)UN、100CN=5.2(4.3)FN+27.0(28.7)GN+67.8(67.0)UN和100CN=9.9(8.4)FN+21.6(10.1)GN+68.5(81.5)UN(氮收支方程括号中的为次饱食数据);3个饵料组军曹鱼幼鱼饱时和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排粪的比例较小且变化不大,投喂NSF和CEFF组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饱食时略大而用于排泄的比例较饱食时略小,但投喂CMFF组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明显高于而用于排泄的比例明显低于次饱食摄食水平时。因此,军曹�
- 孙丽华陈浩如黄洪辉黄良民
- 关键词:摄食水平饵料种类氮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