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管理科学研究基金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0H指数:7
- 相关作者:王新丁凯齐慧彬曾孟夏吕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 论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被引量:3
- 2011年
- 经济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研究经济运动一般规律的基础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培养创新型拔尖经济学人才,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丁凯
- 关键词:经济学
- 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问题与思考被引量:2
- 2009年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加大了对其评价的难度。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及从业教师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首先应保障并促使教师致力于学术探究,其次能对教师的科研成果作出科学公正的判断。
- 李培利
-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 异地办学中母体精神传承模式与选择——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高校在异地办学过程中,出现了校园文化积淀不够深厚、师生认同感不足和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在探索传承母体精神的过程中确立了"一体两翼"的模式,即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行动纲领、战略规划、办学目标作为苏州校区校园文化的主体,以姑苏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和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的世界文明作为两翼,使母体精神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发扬和创新。
- 王小虎桑明旭张晓波
- 关键词:异地办学
- 21世纪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策略思考被引量:3
- 2016年
- 文章运用数据分析、网页和文献调研的方法,通过对全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在三个学位授予层的分配状况的研究,对10个世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分馆的网络调研,以及对我国近20年研究生教育规模变化的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重心正向高端用户倾斜,成本投入与被投入群体规模相比呈倒三角的趋势,提出在新的信息环境和新的科学研究范式下提高图书馆自身研究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构建研究型图书馆应该是21世纪研究型高校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战略要求。指出了研究型图书馆的职能特征以及提升自身研究能力的切入点。
- 王新齐慧彬李伶
- 高校学报的生存困境及其超越——基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被引量:24
- 2017年
-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学术期刊阵营中占有2/3比重的高校学报,因其综合性、封闭性和千刊一面的办刊方式,遭到了来自各界的质疑、批评,要求高校学报改革、转型的呼声不绝于耳,百年高校学报遭遇了合法性危机。与此同时,针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出现的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高校学报通过创新办刊模式,有效沟通、配置、融合各学科、各领域的学术资源,把自身打造成统摄多学科对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公共平台,拓展了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而数字化出版和传播方式使得长期困扰高校学报发展的一些问题得以解决,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 李淑英
- 关键词:高校学报跨学科数字化办刊模式
- 大学声誉培育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被引量:21
- 2011年
- 大学声誉往往表现为一种主观评价,却现实地反映出大学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的未来发展。大学声誉评价在近年来已得到了重视并在评价方法上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为研究大学声誉对大学的作用形式和培育方式,本文选取了最能体现大学声誉的高考得分、就业指数和杰出校友等指标以及最能体现大学质量的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学科排名、论文得分以及最能体现大学资源吸引程度的教育经费总收入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找到影响大学声誉的最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出大学声誉与大学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影响,大学声誉培育对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政府和社会大众对大学声誉的培育和健康形成有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舒颖岗
- 关键词:大学声誉高水平大学建设
- 科技期刊低被引论文的界定与评价方法探究——以《期刊引用报告》凝聚态物理学65种期刊为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基础学科期刊论文被引的分布特点,探究低被引论文区间的界定和评价方法。【方法】以科学引文索引(Wo S)收录的65种凝聚态物理学期刊(CMJ)的被引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原理和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h指数核心区、被引频次小于篇均被引次数论文,以及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频次为期刊总被引频次的5%,10%和20%区域内论文的被引特性,以此确定CMJ最合理的低被引区。【结果】CMJ整体零被引率仅为10%,可视为高质量的期刊集合。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达到总被引频次20%的区域和被引小于篇均被引次数的区域具有被界定为低被引区的统计学依据。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与传统评价指标IF、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以及可被引论文数、总被引频次不存在强相关性,满足作为独立评价指标的充分条件。【结论】由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构成复合指标Evel{rN0,rN x,rTci x}用于描述期刊的低被引特性;由h指数和特定区域内的篇均被引次数构成另一个复合指标Evel{h,Ci 20%,Ci cipp,Ci h}用于比较期刊的被引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期刊被引结构可以构形分类,而评价参数在不同被引区域有可能存在竞争优势;因此评价期刊的低被引情况要以分析被引结构为前提。期刊的综合评价应该使用多参数多维度指标。
- 王新
- 社交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被引量:4
- 2016年
- 社交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上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其广泛性、实时性与交互性,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网络平台在为大学生搭建群体学习、交往对话平台的同时,其无中心、无政府的特点也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适宜生长繁衍的条件,包含腐朽思想和消极观点在内的大量信息日益庞杂,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主体地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高校宣传工作亟待实现的几个转变,以期在高校宣传工作领域做出新的探索。
- 杨维东胡楠朱丽军
- 关键词:社交媒体文化领导权
- 基于IC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传统的多媒体服务模式单一、服务环境简陋,当前迫切需要对多媒体服务进行重新思考和创新。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馆多媒体服务共享空间的构建为例,阐述了基于IC理念的多媒体服务空间的布局;指出了新环境下多媒体服务具有学科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新特点以及未来多媒体服务面临的挑战。
- 齐慧彬
- 关键词:IC多媒体服务
- 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6
- 2011年
- 高校社科学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量规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布的重要载体,是我国9000多种期刊中独具特色的集群。近年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启动,促进了高校社科学报的整体发展,在刊物学术质量的提升、刊物特色的形成、管理体制和办刊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对高校社科学报而言,挑战和机遇并存。鉴于学术期刊的公益性质及高校社科学报的特殊性,高校学术期刊的改革应有多种模式。
- 武京闵
- 关键词:高校社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