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020593)

作品数:8 被引量:303H指数:4
相关作者:陈维信刘爱媛杨暹肖晶冯淑杰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菜心
  • 2篇生防作用
  • 2篇生物防治
  • 2篇炭疽
  • 2篇炭疽病
  • 2篇温度
  • 2篇物防
  • 2篇芥蓝
  • 2篇
  • 2篇CX
  • 2篇病害
  • 1篇信号物质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病害
  • 1篇植物内生
  • 1篇植物内生菌
  • 1篇杀菌剂
  • 1篇生理生化

机构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广东科贸职业...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刘爱媛
  • 4篇杨暹
  • 4篇陈维信
  • 3篇冯淑杰
  • 3篇肖晶
  • 2篇冯红贤
  • 2篇杨跃生
  • 2篇杨运英
  • 2篇李静
  • 1篇王廷芹
  • 1篇石晶盈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长江蔬菜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温度对芥蓝幼苗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芥蓝幼苗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芥蓝幼苗膜脂过氧化系统关系密切.随着温度的升高,幼苗叶片气孔密度越来越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的渗透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植株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受破坏程度加重,植株所受的伤害加剧.
杨运英杨暹
关键词:芥蓝温度膜脂过氧化
小白菜内生假单胞菌XBC-PS的生防作用被引量:11
2007年
从小白菜植株内分离得到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XBC-PS,通过浸种或喷雾接种在小白菜、大白菜和菜薹植株内定殖。培养基平板培养测定,XBC-PS对7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XBC-PS对小白菜炭疽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7%和72.9%。
李静冯淑杰肖晶陈维信刘爱媛
关键词:小白菜生物防治拮抗细菌
植物内生菌及其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9
2006年
综述了植物内生菌及其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植物内生菌分布广,种类多,几乎存在于所有目前已研究过的陆生及水生植物中,目前全世界至少已在80个属290多种禾本科植物中发现有内生真菌,在各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中发现的内生细菌已超过120种。感染内生菌的植物宿主往往具有生长快速、抗逆境、抗病害、抗动物危害等优势,比未感染内生菌的植株更具生存竞争力。植物内生菌的防病机理主要表现在通过产生抗生素类,水解酶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碱类物质,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增强宿主植物的抵抗力以及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途径抑制病原菌生长。另外,对植物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和检测方法;利用植物内生菌控制植物病害的途径如人工接种内生菌,利用内生菌代谢产生的抗生素以及将内生菌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菌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植物内生菌作为生物防治因子未来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利用植物内生菌作为生物防治因子进行大田防病,需要考虑它的病理学、生态学和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
石晶盈陈维信刘爱媛
关键词:内生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芥蓝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对芥蓝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和维生素C(VC)的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异性。植株体内较高的VC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T、POD、SOD活性以及较低的MDA含量有利于花芽分化和菜薹形成。
杨运英王廷芹杨暹
关键词:温度芥蓝生理生化指标
硅对菜薹炭疽病防御反应中信号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不同水平硅(Si)处理和接种炭疽病菌处理,研究Si对菜薹肌醇磷脂信号系统和钙调素信号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肌醇-4-磷酸(PIP)的形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不同菜薹品种感染炭疽病后,PI消长明显不同,适宜水平Si处理下菜薹感病后可诱导形成较高水平的PI。菜薹感染炭疽病菌后,感病品种的中Si处理和抗病品种的低Si、中Si处理的PI呈明显增长趋势,而其它处理有消有长。感病品种在感病前期有抑制PIP产生的趋势,而后期转为促进作用,但抗病品种的变化规律与感病品种相反。抗病和感病品种在适宜水平Si处理下感染炭疽病菌后可明显提高PIP含量,特别是在感病后期更明显,这可能与PI后期大量降解,传递抗病信息有关。Si影响钙调素(CaM)含量,其影响程度与炭疽病菌的作用有关。低水平Si处理明显促进了炭疽病菌对感病品种CaM的诱导作用;中水平Si处理对抗病品种的诱导促进作用相对较强;感病品种的诱导促进作用比抗病品种明显。感病品种的中Si处理与抗病品种的低Si处理在感病后的CaM变化相对缓和。表明CaM参与炭疽病致病过程的调控。
杨暹杨跃生冯红贤
关键词:菜薹炭疽病肌醇磷脂
菜心内生假单胞菌CX-PS的防病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又锂广东菜薹,在华南地区周年种植。目前,菜心上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发生严重,生产上主要依赖频繁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由此带来环境污染、农药残毒和抗药件待一系列问题.
李静冯淑杰肖晶陈维信刘爱媛
关键词:防病作用菜心PS化学杀菌剂病害发生
菜心内生细菌CX-PA的鉴定及生防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从菜心植株内分离到一株具有生防活性的细菌CX-PA,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浸种、喷雾接种处理,CX-PA可进入小白菜、大白菜和菜心体内定殖。培养基平板对峙测定,CX-PA对菜心炭疽病菌等7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盆栽防治试验表明,CX-PA对菜心炭疽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8%和64.8%。
李静陈维信刘爱媛冯淑杰肖晶
关键词:菜心多粘类芽孢杆菌
硅对菜心炭疽病发生、菜薹形成及硅吸收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不同浓度硅(Si)对菜心进行处理,研究了Si对菜心炭疽病发生、菜薹形成及Si吸收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菜心炭疽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并存在基因型差异;感病品种2.5mmol.L-1和抗病品种0.5mmol.L-1Si处理对炭疽病菌的抗性最强,病情指数最低,菜薹产量最高.Si对菜心品质也有明显影响,不同浓度Si处理可促进感病品种的叶绿素、粗纤维、Vc的合成,并诱导可溶性糖的生成,且叶绿素、粗纤维含量随Si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抗病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随Si处理浓度的增加明显增加,而Vc含量下降,Si对抗病品种的粗纤维、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Si对两个品种菜薹的粗蛋白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均不显著.施Si明显提高了菜心叶片Si的积累,且叶片的Si含量随着Si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叶片组织沉积的Si粒大小不一,Si在叶片表皮组织呈不均匀分布.表明Si在菜心叶片中的积累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但其积累量与植株的抗病能力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杨暹冯红贤杨跃生
关键词:菜心炭疽病病情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