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欧莱雅 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
- 作品数:97 被引量:472H指数:12
- 相关作者:赖维程飚唐建兵柳大烈李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明胶酶与皮肤伤口愈合
- 2011年
- 皮肤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尤其是明胶酶(MMP-2与MMP-9)参与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上皮与血管再生、组织重塑等阶段。通过了解明胶酶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有望开发以明胶酶为靶向的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
- 李洁思王俐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明胶酶MMP-2MMP-9皮肤伤口愈合TIMPS
- 聚羟基丁酸己酸酯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绍了羟基丁酸酯一羟基己酸酯共聚物的降解性、亲水性、力学性能、表面形态,改性研究、细胞相容性、降解产物的毒性等性能,并对这种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作了阐述,提出了需要改进研究的方向,指出这种微生物来源的新型生物医药材料在组织工程的应用中将具有极大的潜力。
- 冷晔
- 关键词:生物材料
- 人表皮蛋白质组双向电泳的建立及技术的改进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人表皮蛋白质组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并改进技术条件,为人表皮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2种不同的方法提取人表皮总蛋白,使用固相pH梯度胶条进行2-DE,并对样品上样量、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参数及硝酸银染色等关键步骤进行改进,采用PDQuest8.0软件分析比较2-DE图谱。结果采用液氮研磨后再裂解的方法制备的人表皮总蛋白,以250μg上样,以改进的IEF参数和硝酸银染色步骤获得的2-DE图谱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匹配率为85.5%。分离出蛋白质点551±31个,均匀分布在相对分子质量14000~100000、pH5~8之间,比常规方法所获得的2-DE图谱蛋白点明显增多(P<0.05)。结论已建立了人表皮蛋白质组2-DE图谱,改进的方法比常规方法更适用于人表皮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龙亭黄欣高永良陈爱军李文静
- 关键词:表皮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
- 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肥大细胞分泌β-氨基己糖苷酶、组胺和IL-4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肥大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智能中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采集重庆市内非工业区空气中PM_(2.5),以不同浓度(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μg/m L)PM_(2.5)混悬液作用于人肥大细胞系LAD2,采用微板法检测LAD2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LAD2细胞释放组胺、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in-4,IL-4)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终浓度为25.0μg/m L的PM_(2.5)刺激后,LAD2细胞分泌并释放入细胞上清的β-氨基己糖苷酶、组胺及IL-4的水平高于0μg/m L PM_(2.5)组[(23.78±3.98)%vs(14.05±1.12)%,(12.32±0.18)vs(9.72±0.23)μg/m L,(267.63±7.97)vs(154.25±7.71)pg/m L,P<0.01];12.5~100.0μg/m L PM_(2.5)刺激后,LAD2细胞产生ROS水平逐渐升高,终浓度为25.0μg/m L的PM_(2.5)刺激LAD2细胞后产生的ROS水平高于0μg/m L PM_(2.5)组[(7.99±0.29)vs(5.88±0.49)ng/m L,P<0.01]。结论 PM_(2.5)可能通过氧化应激致使肥大细胞产生ROS,引起肥大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
- 曾倩雯孙仁山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组胺
- 季节的变化对广州市健康女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影响及校正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季节的变化对广州市健康女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指标的影响,并建立季节性校正公式。方法:使用皮肤角质层水分测试仪对178例健康女性受试者面颈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进行四季变化的检测,采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拟合出季节性校正公式,并与环境中紫外线辐射水平和湿度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面颊、额部和颈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在冬季最少(P<0.05),除额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在春季和夏季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它部位各季节之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各部位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与环境中紫外线辐射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湿度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广州市健康女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季节性校正公式可以纠正季节对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影响;化妆品皮肤保湿功效评估要考虑季节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 万苗坚谢小元易金玲董佳辉郑跃叶聪秀赖维
- 关键词:女性
- 健康女性孕期头发特征的改变
- 目的探讨孕期女性头发生长特征的变化,为了解内分泌对头发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征集孕早期健康志愿者,分别于孕14周和36周时进行头发样本的采集;同时以未孕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于头顶区域随机拔取头发10根,显微镜下目镜测微尺检...
- 冯华钱革王婷琳胡亚红王剑磊王琪陈沄
- 关键词:头发
- 文献传递
- 干细胞因子对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传代的毛乳头细胞表达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情况;并观察SCF对体外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技术测量不同代次的毛乳头细胞SCF的表达变化情况,采用MTT比色法观察SCF对毛乳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SCF的表达较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表达逐渐减弱。SCF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曲线的停滞期减少,提前进入对数生长期,并且OD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F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的增殖。
- 张国强李玲程毅高顺强
- 关键词:毛乳头细胞毛囊干细胞因子
- 头发纤维聚集态结构与拉伸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分析头发纤维聚集态结构与拉伸性能的关系,为毛发疾病治疗和头发护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42例汉族人的头发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头发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使用强力试验机检测头发纤维分别在干湿状态下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结果:头发纤维的结晶度为(28.82±2.60)%,取向度为(76.0±1.5)%。头发纤维在干态下断裂强度为(1.84±0.2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72.774±4.272)%;湿态下断裂强度为(1.46±0.21)cN/dtex,断裂伸长率为(70.018±4.412)%。干态与湿态下头发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头发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与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呈正相关。结论:头发纤维的聚集态结构与其拉伸性能呈正相关,结晶度、取向度越高的头发样品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高,具有更强的力学性质。
- 盛友渔任永涛石建高徐峰慕彰磊齐思思何欣颐杨勤萍
- 关键词:聚集态结构
- 痤疮,性别,压力对人体皮肤摩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为了研究人体皮肤摩擦特性,及痤疮、性别、正压力对皮肤摩擦特性的影响,用一种可以测试人体任何部位皮肤摩擦系数的摩擦试验设备测试了人体若干部位的皮肤摩擦系数。通过测试60名健康人和40名痤疮患者的皮肤摩擦系数,结果表明:在压...
- 樊鸣鸣李宏凯弓娟琴瞿志俊戴振东
- 关键词:人体皮肤性别痤疮
- 文献传递
- 汉族人早年白发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筛选及功能探索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筛选早年白发患者和正常黑发者毛发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研究毛发黑素合成及转运的生理病理机制提供线索。方法:留取门诊确诊的早年白发患者毛发,应用退火控制引物(ACP)初步筛选差异表达的候选基因,实时定量PCR法进一步确认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筛选出的Slc7a11和小眼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siRNA后,转染入正常人黑素细胞系PIG1,在H2O2诱导下,通过Annexin-V FITC检测其凋亡。结果:ACP筛选及RT-PCR验证结果提示,Slc7a11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在早年白发患者和正常人间有较大差异(P<0.01);降低这两种基因的表达后,PIG1的凋亡率较正常组升高。结论:Slc7a11和Mitf基因不仅在正常毛发色素合成中发挥着作用,同时也参与着氧化应激诱导下黑素细胞凋亡的过程,可能在一些色素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 张雅君齐显龙赵涛党二乐宋璞晋亮刘玲
- 关键词:ACP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