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5017)
- 作品数:33 被引量:586H指数:17
- 相关作者:汤达章夏文梅徐芬胡志群顾松山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次强对流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21
- 2006年
-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IAP-CSM3D),模拟了2004年4月23日横扫湘中湘南大部分地区的飑线强对流过程的流场、雷达回波和含水量等宏、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分析了冰雹形成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冰雹粒子主要由冻滴(CNfh)和霰(CNgh)转化形成,其中冻滴的贡献比较大,冰雹主要是通过撞冻过冷水过程(CLch、CLrh)长大。将多普勒雷达实测资料同模拟的气流结构进行比较可见,雷达观测到散度随高度的变化与模式模拟的气流结构一致;模式输出的雷达回波强度及回波顶高与雷达观测事实相近。
- 于华英顾松山刘鹏陈章法黄小玉
- 关键词:数值模拟成雹机制
- VIL中心区自动识别、跟踪和临近预报被引量:23
- 2005年
-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体扫数据资料计算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用逐步增大初始阈值法识别VIL中心区;利用动态预测面积比法、分类跟踪法以及中心区面积守恒原则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心区进行跟踪;运用线性最小二乘法、线性集成法和线性外推法对中心区的重心位置进行临近预报。实例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方法能很好地识别、跟踪和预报VIL中心区。
- 梁明珠胡志群夏文梅汤达章马玉岩
- 盐城市发生大暴雨的天气类型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按500 hPa形势,盐城市大暴雨的天气类型可划分为台风型和副高边缘型两大类。发生大暴雨时一般副高较强,高空有低槽或切变线,有明显的冷暖气流辐合区。系统深厚,高、中、低层配合较好。地面天气系统主要有冷锋、静止锋、气旋、低压倒槽。
- 商兆堂濮梅娟蒋名淑
- 关键词:台风副高大暴雨
- 强风切变的探测及分析
- 下击暴流引发的低层风切变对飞机飞行有非常大的影响,已有研究证明低层风切变和在这个高度发生的空难有直接关系。2006年6月21日0904UTC,南京禄口机场气象室接到一架正在降落的飞机发回的飞行情报:在24号跑道1000英...
- 慕熙昱夏文梅徐琪徐芬王啸华
- 关键词:风切变多普勒天气雷达
- 文献传递
- 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台风路径被引量:12
- 2008年
- 为提高台风预报效果,并使其客观定量,本文运用ECMWF数值预报(0h(实况场)~168h)产品,以涡度中心为基础,在气旋性涡旋的格区中,找准恰当的“扭角”,用计算机图上作业程序确定台风位置,平均误差84km,表明本方案有其优越之处。在预报过程中,对涡度中心的阈值和搜寻半径系数的选定,结合实际计算后的距离误差和可预报率作了些讨论。逐年运用效果统计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陈玉石韩桂荣焦圣明王清楼袁成松
- 关键词:台风
- 多普勒雷达的速度图像特征及其在一次降雪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7
- 2006年
- 该文首先介绍了大面积降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PPI图像识别技术,包括:①冷暖平流与大尺度辐合辐散运动叠加的图像特征;②由零线的朝向和正负速度面积、径向速度值的大小判断风向风速辐合辐散的图像特征,然后介绍了利用EVAD技术由雷达基数据定量计算大气平均散度和平均垂直速度的方法,最后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和EVAD方法对石家庄2004年冬季的一次大面积降雪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此次大面积降雪过程有明显的辐合辐散图像特征,径向速度值小,辐合辐散弱,始终存在暖平流。另外,降雪强度和散度、垂直速度关系密切:辐合层厚度加大,辐散抬高,则降雪加强;辐合、辐散层高度降低,则降雪减弱。同时,由EVAD技术定量计算的散度和相同时刻由径向速度图像产品定性分析的辐合、辐散基本一致。
- 王丽荣汤达章胡志群赵瑞金
-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
- 一次弱降雹过程的雷达产品特征及识别方法被引量:10
- 2008年
- 首先分析了多普勒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产品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接将雷达反射因子作空间积分的算法;然后综合利用重新计算的VIL、VIL密度和不同高度的反射率密度(VIZ),来判断和识别强对流天气;最后通过对发生在江西境内的1次弱降雹过程的分析,在日常临近预报流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VIZ、VIL和VIL密度等物理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物理量除了可以准确判断出有冰雹发生外,还可以根据其时间变化大致估算出地面降雹时间。
- 支树林汤达章
- 关键词:冰雹
-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天气特征分析被引量:47
- 2006年
-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3年江苏高温天气的特征,并探讨了2003年江苏高温发生的主要原因,指出江苏高温是在副高控制的天气形势背景产生的,然而在副高控制的情况下,温度平流因子与一般情况不同,它对高温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小,非绝热条件才是高温日出现的关键。本文还利用数值产品建立了江苏高温预测方程。
- 尹东屏严明良裴海瑛李进喜沈树勤
- 关键词:高温
- 准线形对流系统中强度-速度数值负相关性的特征研究
- 准线形对流系统的结构复杂,发展迅速,预报的难度较大。Robert曾对发生在美国的70多个derecho(生命期较长和尺度较大的由对流引发的暴风)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适宜对derecho进行预报的参数,但是这些参数并...
- 慕熙昱徐琪夏文梅葛文忠
- 关键词:弓形回波负相关
- 文献传递
- 江苏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物理机制分析被引量:32
- 2008年
-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探测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5年4月20日发生在江苏的一次龙卷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东北冷涡南压、高空风速异常偏大、温度场明显落后于高度场的环流背景下;高、低空三支急流的耦合为其提供动力上升条件;350 hPa高空急流显著加强引发低层锋区增强,加速低层锋区南压是其触发因素;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和中层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叠加是其不稳定机制;而强的垂直风切变则使得强对流风暴得以维持和加强。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显示多普勒雷达是做好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最重要工具。
- 谢义明解令运沙维茹胡玉玲徐莎莎
- 关键词:强对流多普勒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