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FX035)

作品数:7 被引量:99H指数:5
相关作者:熊伟王宗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税收
  • 3篇财政
  • 2篇地方债
  • 2篇债券
  • 2篇政府
  • 2篇政府间
  • 2篇政府间财政
  • 2篇政府间财政关...
  • 2篇税收法定
  • 2篇法定
  • 2篇财政关系
  • 1篇地产
  • 1篇地产税
  • 1篇地方债券
  • 1篇地方债务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债券
  • 1篇优先权
  • 1篇预算审批
  • 1篇债权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熊伟
  • 1篇王宗涛

传媒

  • 2篇法学评论
  • 1篇新视野
  • 1篇税务研究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安徽大学法律...
  • 1篇财政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税收追征期制度辨析被引量:14
2007年
税收追征期是核定期间。追征期只是核定时效,对执行不生效力。追征期的起算日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确定。追征期无需中断,但可以中止。期限届满后,税收核定权绝对消灭。
熊伟
关键词:税收时效
收入还是支出:预算法的规制重心解析被引量:9
2010年
一、从超收收入看《预算法》的内在效力冲突所谓预算超收收入,是指年终实际财政收入超过年初预算收入的部分。据统计,2004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2537.71亿元,2005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1619亿元,2006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2600.77亿元,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4199.02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1080.2亿元。
熊伟王宗涛
关键词:中央财政收入支出预算预算审批税收法定主义财政计划
税收协定与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基于功能、内容与效力的比较被引量:4
2009年
在观察《企业所得税法》时,不能仅仅立足于国内立法的角度,还必须考虑中国已经缔结的税收协定。为此,首先必须探讨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的关系,以明确税收条约的法律效力。与此相关的问题包括,对于相同的事项,税收协定在哪些方面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一致?《企业所得税法》所提供的更优惠内容,是否适用于税收协定的另一方?对于相同的名词术语,《企业所得税法》与税收协定的含义是否一致?在解释税收协定时,《企业所得税法》对其是否具有约束力?当《企业所得税法》生效之后,原有的税收协定如何与其保持效力的衔接?本文虽然会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但主要是为了换个角度展示《企业所得税法》,陈述这部法律适用于非居民的特殊图景。
熊伟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协定条约解释税收主权
地方债券制度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被引量:14
2012年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下,财政收支划分和转移支付由国务院单方决定和调整,地方政府无法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进而独立对外偿还债务。今后应由全国人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和《转移支付法》,以保障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同时,应制定《公债法》,防止地方滥用发债权,让地方政府有机会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
熊伟
关键词:地方债券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央代理地方债的信用、风险与责任
2011年
对于我国中央决策者而言,地方政府能否对外举借债务,一直都是个难题。一方面,无论是从筹措资金发展本地经济的角度,还是从配合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层面,地方政府都确有对外举债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债蕴涵着非常复杂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赋予地方政府完全独立的举债权力,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如何在保证地方举债行为合法性的前提下,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地方债改革进路,便是本文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09年开始的中央政府代借代还地方债为例,分析了其中的信用、风险和责任,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其中的难点所在,并尝试着预测了地方债的发展前景。
熊伟
关键词:地方债务地方政府债券政府间财政关系转贷债务资金政府举债财政
作为特殊破产债权的欠税请求权被引量:38
2007年
2007年6月1日起,《企业破产法》正式施行。相比《企业破产法(试行)》及《民事诉讼法》中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这部法律增加了诸多创造性规定,对解决破产求偿具有重要意义。仅就与欠税相关的问题而言,《企业破产法》将欠税确认为一种债权,要求税务机关在限期内申报,并准予其优先于其他债权受偿。这不仅是税法理论的突破,更对破产程序带来深远影响。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即为,作为公法主体的税务机关,如何以债权人身份楔入破产还债程序?对于享有优先权的税收,其范围如何界定?税务机关内部的关系如何协调?税收优先权与担保物权的竞合如何解决?本文从新旧破产法的比较入手,围绕破产税收债权这个核心,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熊伟
关键词:税收企业破产法破产债权税收优先权
房地产税改革的法律逻辑被引量:20
2011年
本文认为,房地产税是一种财产税,很难发挥调控房价的作用。我国是否有必要征收房地产税,除了要考虑其经济效果外,更要考虑其法律逻辑。当前,我国正在谋划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减税应该是一个大趋势,不应该继续加重纳税人负担。对于地方财政困难问题,应该通过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调整存量财政资金的分配方式等方法解决。
熊伟
关键词:房地产税国民收入分配分税制税收法定法律逻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