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CM065)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桂花陈嘉川崔红艳刘玉田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纤维
  • 4篇纤维素
  • 4篇酶处理
  • 4篇APMP
  • 3篇速生
  • 3篇速生杨
  • 3篇漂白
  • 3篇纤维形态
  • 2篇漆酶
  • 2篇纤维素酶
  • 2篇纤维素酶处理
  • 2篇木聚糖
  • 2篇木聚糖酶
  • 2篇聚糖酶
  • 2篇APMP浆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杨木
  • 1篇杨木APMP
  • 1篇预处理
  • 1篇纸浆

机构

  • 11篇山东轻工业学...
  • 2篇北卡罗来纳州...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杨桂花
  • 6篇陈嘉川
  • 4篇崔红艳
  • 3篇刘玉
  • 2篇刘鹏
  • 2篇田野
  • 1篇杨秀丽
  • 1篇于敏敏
  • 1篇黄峰
  • 1篇王娟
  • 1篇王向强
  • 1篇袁来全
  • 1篇庞志强

传媒

  • 4篇纸和造纸
  • 2篇华东纸业
  • 1篇中国造纸
  • 1篇造纸化学品
  • 1篇黑龙江造纸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中国造纸学报

年份

  • 1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漆酶介体体系改性的三倍体毛白杨APMP浆漂白工艺的优化
2011年
研究探讨三倍体毛白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由漆酶介体体系进行生物改性和过氧化氢漂白后的各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LMS体系对APMP纸浆进行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通氧气的条件下,漆酶用量2U·g-1,介体(HBT)用量0.5%(对绝干浆),浆浓4.0%,温度50℃,反应时间60min,pH值5.0。优化后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4%(质量分数,下同),H2O25%,Na2SiO35%,MgSO40.1%,EDTA(乙二胺四乙酸)0.5%,浆浓10%,漂白温度70℃,漂白时间1.5h。和对照浆相比,经过漆酶介体和漂白处理后的APMP的物理强度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崔红艳刘玉杨桂花黄峰Lucian Lucia
关键词:APMP漆酶介体体系过氧化氢漂白
纤维素酶处理对麦草化机浆性能及漂白性质的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探讨纤维素酶处理对麦草化机浆纤维形态、强度、后续漂白浆白度和白度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60℃,酶用量6IU·g-1绝干浆,pH值5.0~6.0。在此条件下处理的浆料与未处理浆相比,纤维的细小纤维含量下降,纤维的平均长度﹑扭结指数和卷曲指数增加。纸张的撕裂指数、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增加7.59%、3.99%和9.35%。后续漂白浆白度提高5.5%ISO,返黄值下降19.1%。
田野陈嘉川杨桂花
关键词:纤维素酶麦草化机浆预处理纤维形态漂白
纸浆纤维表面特性与表面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该文以表面分析技术为出发点,阐述了纸浆纤维表面性能的重要性,并通过介绍主要的表面分析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领域中的应用,综合论述了纸浆纤维的表面特性和表面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崔红艳刘玉杨桂花
关键词:纸浆纤维表面性能
白腐菌预处理对速生杨APMP的影响
2011年
利用白腐菌Trametes hirsuta BYBF对APMP制浆过程中一段挤压疏解后的速生杨木片进行预处理,研究处理前后原料质量的变化和制浆过程中聚戊糖和木素的溶出情况,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纤维质量分析仪(FQA)观察和分析纤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白腐菌处理木片12d后原料失重6.48%,在制浆过程中聚戊糖和木素最终溶出量分别为28.53%和18.36%,均比未经过白腐菌处理的溶出量大。在打浆度相近的情况下,经过处理的浆料的物理强度均高于未处理浆料。经过白腐菌处理的浆料纤维的形态发生变化,纤维的平均长度增加,扭结和卷曲指数升高,纤维变得更加柔软。
杨秀丽杨桂花
关键词:生物预处理物理强度纤维形态
不同酶处理流程下速生杨APMP制浆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对比果胶酶和木聚糖酶不同处理流程的速生杨APMP制浆工艺。研究发现,经果胶酶和木聚糖酶联合处理的APMP制浆工艺取得较好效果,与未经任何酶处理的浆相比,经两种酶联合处理的浆,细小纤维含量和纤维束含量下降明显。成纸白度和不透明度有所提高,光散射系数降低。在强度性能方面,裂断长、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分别提高7.64%、9.96%和10.71%。果胶酶单独处理对提升光学性能效果较为明显,木聚糖酶单独处理对提升强度性能效果较为明显。
刘鹏陈嘉川杨桂花于敏敏
关键词:APMP果胶酶木聚糖酶
半纤维素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介绍了半纤维素的特点及其分布,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半纤维素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对每一种结构研究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反应历程,概括了半纤维素的应用前景及其研究进展。
崔红艳
关键词:半纤维素分析方法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沙柳硫酸盐浆ECF漂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木聚糖酶预处理对沙柳硫酸盐浆ECF漂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7,浆浓8%,处理时间60min,酶用量10IU·g-1浆。木聚糖酶预处理可以提高沙柳硫酸盐浆的ECF漂白性能,使DED漂白浆的白度提高4.02%ISO。用木聚糖酶进行ECF漂白预处理不仅能够提高纸浆白度,有效降低漂白时的化学品用量,而且对纸浆强度影响并不明显。
袁来全杨桂花陈嘉川
关键词:木聚糖酶ECF漂白
漆酶处理对杨木APMP木素分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了漆酶和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对三倍体毛白杨APMP性能的影响。采取酶解-弱酸解两段法分别从APMP原浆和生物处理后的纸浆中分离木素。为了使木素在凝胶渗透色谱流动相四氢呋喃中能完全溶解,对所有试样进行了卞基化处理。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获得了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并计算出数均分子质量和质均分子质量,进而比较了漆酶和漆酶/介体体系处理的效果和差异。
崔红艳刘玉杨桂花王娟Lucian A.Lucia
关键词:木素分子质量分布漆酶APMP
过氧化氢补充漂白对速生杨APMP浆性能的影响
2011年
对速生杨APMP浆的H_2O_2补充漂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较为合适的漂白处理条件NaOH和H_2O_2配比用量2%:3%,浆浓10%,处理温度75℃,处理时间60min,此条件下纸浆的白度和强度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未经过H_2O_2补充漂白纸浆相比,漂白后纸浆白度提高7%ISO,不透明度和光散射系数有所降低,裂断长、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1.3km、32%和48%。打浆至45°SR时,经过补充漂白的纸浆打浆转数减少44%,打浆能耗明显降低。
杨桂花刘鹏陈嘉川
关键词:速生杨APMP浆打浆能耗
纤维素酶处理对麦草APMP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实验采用纤维质量分析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前后麦草APMP浆纤维形态及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60℃、酶用量6 IU/g绝干浆、pH值5.0~6.0;与未处理浆相比,经纤维素酶处理后麦草APMP浆的细小纤维含量下降,纤维的平均长度、扭结指数和卷曲指数增加;纤维表面变得光滑,纤维更为柔软;成纸的撕裂指数、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紧度分别增加了7.6%、9.3%、15.1%和10.1%。
田野陈嘉川杨桂花
关键词:纤维素酶纤维形态物理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