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4004)
- 作品数:7 被引量:84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茂松孔进徐驰徐霞王莹莹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生植物腐烂分解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72
- 2013年
- 对6种水生植物进行64d的腐烂分解试验,对比不同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水生植物的腐烂分解速率差别较大,浮叶植物分解速度最快,沉水植物次之,挺水植物最慢.不同水生植物腐解过程对水质影响不同,并与植物生物量密度相关.挺水植物芦苇腐解过程中的水体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浓度最低;在茭草分解后期,水体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浓度上升,水质变差.浮叶植物荇菜和莲腐解过程中,水体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浓度高于其他植物.沉水植物菹草和狐尾藻腐解过程中,水体铵态氮、硝态氮和总磷浓度最高.对于同一种植物,不同生物量密度处理下,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相似.适量的植物残体的存在可以有效促进水体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循环,一定程度上去除硝态氮,降低水体氮负荷.
- 唐金艳曹培培徐驰刘茂松
- 关键词: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营养盐水质
- 基于生态工程恢复的游湖湾水环境改善效果被引量:1
- 2014年
- 苏州游湖湾由于长期围垦养殖以致水体恶化,有必要对游湖湾水产养殖区实施沟通水系、底泥生态疏浚、植被恢复与生物放养等工程进行生态恢复。于2010年4月-2011年2月对修复工程区进行跟踪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游湖水体得到改善,水生植被恢复良好,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由工程前的Ⅳ类提高到Ⅲ类。生态恢复区内水质明显优于区外水质,生态修复区内DO、透明度比修复区外对照点分别提高了29.92%、25.22%,CODMn、TOC、TP、TN、NO-3-N、NH+4-N比区外对照点分别降低了17.31%、12.13%、46.07%、65.93%、77.72%、60.19%,浮游植物丰度得到控制。
- 曹亚丽王飞徐霞
- 关键词:生态恢复水质浮游植物面源污染
- 上海大莲湖退渔还湖工程水环境改善效果被引量:5
- 2012年
- 于2010年4月—2011年2月逐月对上海大莲湖退渔还湖生态修复工程跟踪调查与监测,对工程前后大莲湖水环境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工程修复之后大莲湖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生态修复区内TP、TN、NO3--N、NH4+-N和COD比工程区外对照点分别降低了62.5%、72.2%、92.9%、63.3%和8.9%,溶解氧提高了11.1%,叶绿素a、浮游植物丰度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别比工程区外降低了47.7%、15.3%和48.0%;生态修复工程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而工程区外为Ⅳ类水;出水水质明显优于进水水质。修复工程区浮游植物区系得到良好改善,水生态系统具备了一定的自净能力。
- 徐霞王庆刘华赵晖姜昊冷欣安树青
-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质浮游植物标识指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