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SH062)
- 作品数:21 被引量:377H指数:12
- 相关作者:程灶火金凤仙周晓琴王国强刘新民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皖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大学生对见危不救行为的责任归因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不同情景下对他人见危不救行为的归因、责任推断、情感反应以及惩戒行为之间的数量化关系,验证Weiner责任归因理论的适用性。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对见危不救行为的责任归因问卷》对27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在救助难度低时,见危不救倾向于被认为是由于缺乏努力,作内部、稳定、可控的归因,会做出较高责任的推断,引起较高的生气情感、较低的理解情感,并产生较高的惩戒行为。2在救助难度高时,见危不救倾向于被认为是由于缺乏能力,作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归因,会做出较低责任的推断,引起较低的生气情感、较高的理解情感,并产生较低的惩戒行为。结论:本研究验证了责任推断和情感反应之间的双向关系,Weiner的责任归因理论可以概括为:归因维度→责任推断、情感反应→惩戒行为。
- 陶金花朱键军程灶火
- 关键词:见危不救惩戒行为
-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违法的影响及影响路径被引量:4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及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和巴瑞特冲动人格问卷对290名14-25岁违法青少年和188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养方式(父亲民主,B=-0.87,RR=0.42;父亲放纵,B=0.83,RR=2.30;母亲宽容,B=-1.27,RR=0.28;父亲严厉,B=-0.91,RR=0.40;母亲溺爱,B=0.75,RR=2.12)、家庭环境(低亲密度,B=1.00,RR=2.73;高矛盾性,B=0.74,RR=2.11;高知识性,B=-0.55,RR=0.58;高道德观,B=0.99,RR=2.68;低道德观,B=-0.69,RR=0.50;低控制性,B=-0.45,RR=0.64)和人格特征(高开放性,B=-1.47,RR=0.23;高冲动性,B=1.37,RR=3.93;低冲动性,B=-0.55,RR=0.58)对青少年违法行为具有显著影响(P<0.05);2结构方程分析显示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违法行为既有直接影响(B=-0.16),也可通过人格(r=0.62)或通过家庭环境(r=0.57)和人格(r=0.52)间接影响违法行为(B=-0.33)。结论: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和人格对青少年违法行为有重要影响,教养方式可直接或通过家庭环境和人格间接影响青少年违法。
- 程灶火金凤仙王国强张嫚茹刘新民
- 关键词:违法青少年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人格特征
-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结构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检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FUSQ)在青少年正常样本和临床样本中的结构效度。方法:2826名青少年正常样本与322例临床样本接受FUSQ测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两种三因素模型在不同样本中的结构效度。结果:两种三因素模型的RMSEA、拟合指数和增值指数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三因素修正模型(χ2/df=1.97-10.87,RMSEA=0.055-0.067,MECVI=0.497-1.531,GFI=0.91-0.96,CFI=0.95-0.97)比三因素相关模型(χ2/df=4.62-29.84,RMSEA=0.098-0.114,MECVI=1.699-2.949,GFI=0.76-0.83,CFI=0.85-0.88)更理想;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教养方式具有类似的结构效度;正常样本数据拟合度(χ2/df=9.92-29.84,RMSEA=0.056-0.101,MECVI=0.497-1.785,GFI=0.82-0.96,CFI=0.87-0.97)优于临床样本(χ2/df=1.97-5.14,RMSEA=0.055-0.114,MECVI=1.334-2.949,GFI=0.76-0.93,CFI=0.85-0.97)。结论: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符合三因子模型,在正常样本和临床样本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 张嫚茹金凤仙程灶火刘新民
-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结构效度
- 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被引量:5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问卷简易版(NEO-FFI)和百项心理症状问卷(PSI-100),对57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男生的宜人性和外向性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9.280^-6.110,P<0.001);②男生的心理症状问卷各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女生(t=4.022~11.272,P<0.001);③宜人性、严谨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得分均与心理症状问卷各维度分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34^-0.449,P<0.01),神经质与心理症状问卷各维度分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3~0.557,P<0.01)。结论:宜人性、神经质和严谨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关联,宜人性和严谨性对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有负向影响。
- 顾寿全奚晓岚程灶火吴正国王国强
- 关键词:大学生大五人格心理健康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寻找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FUSQ)对4,866名(男性2122人,女性2744人)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621名(12.8%)大学生符合Young网络成瘾诊断标准(YDQ≥5)。结果:1网络成瘾患病率男性(15.9%)高于女性(10.3%)、少数民族(17.0%)高于汉族(12.5%)、管理金融专业(23.8%)高于生物理工(11.4%)和人文教育(7.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B值=0.615)、管理金融专业(B值=1.237)和大学新生(B值=0.114)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2冲动型(15.4%)、高神经质(16.1%)和低友善者(15.9%)网络成瘾率较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冲动型(B值=0.188)、高神经质(B值=0.237)和低友善(B值=0.210)等人格特征可能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3感受到积极教养方式者网络成瘾患病率(9.5%-11.1%)显著低于消极教养方式者(15.2%-17.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放纵(B值=0.504)、母亲控制(B值=0.296)和父亲袒护(B值=0.226)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男性、大学新生、管理金融专业、冲动型、高神经质、低友善、父亲放纵、母亲控制和父亲袒护可能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
- 奚晓岚张曼如程灶火沈力烨李萍金凤仙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格特征教养方式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相关研究设计,从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抽取200名心理行为障碍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从学校抽取200名基本情况相匹配的中小学生作为对照组,除收集一般资料外,入组对象同时接受百项心理症状问卷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测评。结果:病例组各项心理症状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O.01);被试家庭教养方式得分与心理症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O.130-0.343,19〈0.05);父母教养方式对症状总分有显著影响,R。值分别为0.246和0.225,父母教养方式对各症状维度具有不同影响(Rz值在0.129~0.236之间)。结论: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密切关联.教养维度对不同心理症状存在不同影响。
- 蒋小娟赵利云程灶火刘新民杨碧秀
-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心理障碍
- 大学生网络成瘾患病率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患病率及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和百项心理症状问卷(PSI-100)对4,866名(男性2122人,女性2744人)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621名(12.8%)大学生符合Young网络成瘾诊断标准(YDQ≥5),男性患病率(15.9%)高于女性(10.3%),少数民族学生(17.0%)高于汉族学生(12.5%),管理金融专业学生(23.8%)高于其它专业学生(6.9%-15.3%);网络成瘾者PSI-100总分(178.70±72.58)显著高于对照组(165.40±67.43),21.8%的网络成瘾者存在3项以上心理症状,其中强迫症状(23.2%)、抑郁症状(22.9%)、冲动控制(22.2%)、焦虑症状(20.6%)和注意问题(20.6%)等异常率较高。结论: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其患病率存在显著的性别、民族和专业差异,网络成瘾者存在更多或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以上网络成瘾者存在强迫、抑郁、焦虑和冲动等症状。
- 周晓琴奚晓岚程灶火沈力烨李萍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
-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15年
- 本文对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大量研究证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性别、年龄在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关系中的差异研究并不一致,大多数研究证明,父亲和母亲不同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随着青少年年龄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具有稳定性,而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会有所改变。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中介变量主要是个体的认知过程。
- 金凤仙程灶火
-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犯罪
- 违法青少年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特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调查违法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家庭教养方式问卷(FUSQ)、大五人格问卷简版(FFI-R)和巴瑞特冲动人格问卷(BIS-11)对290名12-25岁违法青少年进行调查,并与188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违法青少年FES-CV矛盾性、成功性和控制性等维度分高于对照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和娱乐性等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违法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违法青少年FFI-R友善性和开放性得分低于对照组,冲动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违法青少年生活于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高矛盾性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更多的负性家庭教养方式,表现出低友善性、低开放性和高冲动性等人格特征。
- 金凤仙程灶火刘新民周晓琴王国强
- 关键词:违法青少年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人格
-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在问题青少年群体的信效度验证被引量:28
- 2015年
- 目的:验证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在问题青少年群体的信度和效度。方法:902名12-25岁青少年接受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其中心理障碍222例、违法者290例、正常者390人,用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和组间比较验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除情感表达、独立性和宗教观外,其它分量表在三个样本中的信度都在0.5以上,除独立性和控制性外,其它分量表得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青少年样本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三因子:关系(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组织性)、个人成长(娱乐性、知识性)、稳定性(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4.70%,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三因素交叉模型的拟合度优于Moos三因素模型和刘丹三因素模型。结论:独立性和宗教观信度很差,娱乐性、成功性和情感表达信度较差,其它分量表的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8个分量表符合三因素交叉模型,对不同人群具有鉴别效度。
- 陶金花金凤仙张嫚茹程灶火
-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环境量表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