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7 被引量:213H指数:9
相关作者:王平苏国栋忙怡丽杨军辉戴春伟更多>>
相关机构: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9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闪式提取
  • 5篇响应面
  • 5篇响应面法
  • 5篇响应面法优化
  • 4篇合成工艺
  • 3篇酸酯
  • 3篇合成工艺改进
  • 2篇丁基
  • 2篇多酚
  • 2篇异硫氰酸
  • 2篇异硫氰酸酯
  • 2篇银杏
  • 2篇银杏叶
  • 2篇蒸气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中空纤维
  • 2篇三氯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蒸气蒸馏

机构

  • 37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衢州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17篇王平
  • 16篇朱兴一
  • 14篇谢捷
  • 8篇苏为科
  • 4篇陈冰冰
  • 4篇吕延文
  • 3篇李振华
  • 3篇陈志卫
  • 3篇金灿
  • 3篇忙怡丽
  • 2篇俞传明
  • 2篇高增梁
  • 2篇金伟娅
  • 2篇曹铭希
  • 2篇钟为慧
  • 2篇张元平
  • 2篇李红娟
  • 2篇杨军辉
  • 2篇杨凡
  • 2篇戴春伟

传媒

  • 5篇合成化学
  • 3篇中成药
  • 3篇浙江化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2篇化学世界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化工生产与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多酚的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选择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然后考察了上样速度、洗脱剂对大孔树脂纯化茶多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PD600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去除茶多酚中的咖啡碱。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以6mL/min的流速上样,5%HCl,20%乙醇溶液洗脱咖啡碱,80%乙醇洗脱茶多酚。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得到茶多酚产品,其中茶多酚含量在95%以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大于42%,咖啡碱含量小于2%。
朱兴一戴春伟谢捷王平
关键词:茶多酚咖啡碱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含氟苯硼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含氟苯硼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相当广泛.综述了近年来含氟苯硼酸的合成及应用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
钟为慧叶海伟刘振玉俞传明苏为科
关键词:偶联反应
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设计合成喹诺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现有的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原料,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在哌嗪环的N上引入由芳基磺酰氯和单氰胺反应形成的甲脒基芳磺酰胺侧链。采用噻唑蓝(MTT)法考察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A549、HL450、Hela等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并运用DiscoveryStudio软件的CDOCKER模块对所设计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合成1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H.NMR、ESI和HRMS确定,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结论该类喹诺酮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杰金懿寿凯军吕延文
关键词:喹诺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化学合成TOPO
壳聚糖澄清甜叶菊水提液及其澄清机理探讨被引量:25
2011年
研究壳聚糖絮凝剂在甜叶菊提取液澄清过程中的作用。分别以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率和甜菊苷的损失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壳聚糖絮凝的较优工艺条件为:1%壳聚糖溶液投加量2mL/g甜叶菊干叶、甜叶菊提取液质量浓度1g生药/10mL提取液、pH6.0、温度45℃,絮凝时间4h。在该条件下,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率为86.63%,甜菊苷的损失率为6.89%,与膜分离法澄清的效果相近,且无需特殊设备。与传统化学絮凝法相比,壳聚糖絮凝法能更有效地保留水提液中的有效成分,具有絮凝效果好、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谢捷刘小景朱兴一叶海燕王平
关键词:甜叶菊甜菊苷壳聚糖絮凝
响应面法优化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闪式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探索了闪式提取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对提取工艺影响较大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是一种快速有效提取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方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2%,提取时间71s,液料比35∶1(mL∶g),样品厚朴粒径1.7mm。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厚朴总酚的得率为20.10mg/g(厚朴酚得率13.96mg/g,和厚朴酚得率6.14mg/g),与预测值20.32mg/g基本相符。
谢捷李红娟郑兴宗朱兴一王平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厚朴酚和厚朴酚闪式提取
镇痛药盐酸曲马多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镇痛药盐酸曲马多的合成工艺。方法以环己酮为起始原料,用绿色溶剂2-甲基四氢呋喃(2-MeTHF)替代四氢呋喃,经Mannich反应、格氏反应、通氯化氢成盐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盐酸曲马多。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总收率为76.7%,(E)-盐酸曲马多异构体含量99.44%。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单,综合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钟为慧吴窈窕张兴贤苏为科
关键词:盐酸曲马多镇痛药
分子碘催化合成吡唑并[3,4-b]吡啶衍生物的研究
2011年
以色酮类化合物和1,3-二取代5-氨基吡唑化合物为原料,在分子碘催化下制备一系列新颖的多取代吡唑[3,4-b]吡啶衍生物(3a~3j),收率高达85%~92%,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MS等表征。
金懿李振华
关键词:色酮
随机分布纤维束间纵向层流时传质的数值模拟
2010年
按层流流动理论模型,对纤维为随机分布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壳程,在恒定壁面传质量和恒定壁面浓度边界条件下的传质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得到了不同装填率下传质Sherwood数关联式。结果表明,纵向层流时,随机分布纤维间的传质仍可分进口段和充分发展段。对于某一给定的纤维束,在传质的充分发展段,传质Sherwood数为一个定值,且较纤维束规则排列时小得多,纤维分布不均一性将导致膜组件的传质能力下降。在传质进口段,传质Sherwood数也较纤维束规则排列时要小,装填率不但对传质系数的关联式Sh=BReaScbf(de/L)的系数B值有影响,且对该式中的Reynolds数的指数a和Schmidt数的指数b值也均有影响。
陈冰冰张元平高增梁金伟娅
关键词:中空纤维传质系数数值模拟
响应面法优化水栀子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水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栀子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提取栀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液料比17∶1 mL/g。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栀子多糖提取率为1.69%。
朱兴一忙怡丽沈凤琼王平
关键词:多糖响应面法
柳氮磺胺吡啶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6
2012年
以磺胺吡啶和NaNO2为原料,在管式反应器中经重氮化反应合成磺胺吡啶重氮盐(2);2再与水杨酸偶合制备了柳氮磺胺吡啶,总收率8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
金灿林晓清苏为科
关键词:柳氮磺胺吡啶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管式反应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