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石油学院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 作品数:55 被引量:607H指数:15
- 相关作者:张敏赵红静李红甘长凤刘学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科学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能源地质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三塘湖盆地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 依据生物标志物分布和组成特征,可把三塘湖盆地的原油和油显示分成中生界煤成油和上古生界湖相成因原油两大类。中生界煤成油以塘参1井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原油为代表,表现为正构烷烃系列具明显的奇碳优势,Pr/Ph比高(>4.0),...
- 包建平马安来黄光辉李贤庆侯读杰钟宁宁
- 关键词:煤成油生物标志物三塘湖盆地
- 松辽盆地原油和沉积物中C_(31)甾烷的发现与意义被引量:11
- 1998年
- 通过对我国松辽盆地原油和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朝长地区低熟原油和源岩中具有相对较为丰富的C_(31)甾烷,根据它们的保留位置和质谱特征,推断它们的结构为4,22,23,24-四甲基甾烷,同时,共检测出10个4,22,23,24-四甲基甾烷化合物的异构体.由于4,22,23,24-四甲基胆甾烷在侧链上有3个甲基基团,因而它们的热稳定性较差,主要出现在低熟原油和源岩中.C_(31)甾烷通常出现在水体盐度较高的环境中,指示了某些特殊含盐度较高藻类的生源贡献.它们的生源可能为一些甲藻如:G.foliaceum和P.foliaceum中的4-甲基的22- 环丙基的甾醇,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演化而形成.此外,C_(31)凿烷还可作为良好的生源和环境标志物,帮助进行油源对比.
- 侯读杰王铁冠孔庆云冯子辉J.M.Moldowan
- 关键词:源岩油源对比原油沉积物甾烷
- 未熟—低熟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10
- 2000年
- 有机岩石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目前作为常规研究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评价中。文中主要根据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工作 ,简要总结了未熟—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分类与特征、显微组分组成与母质类型、有机质丰度评价、有机质热演化、生烃组分和成烃作用分析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充分显示了有机岩石学在未熟—低熟油气评价中良好的应用价值。未熟—低熟烃源岩具有显微组分组成非均质性、有机组分分期生烃和有机质“二段式”
- 李贤庆王铁冠钟宁宁张爱云
- 关键词:显微组分有机质热演化有机岩石学
- 塔中地区油藏烃类组成的非均质性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利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薄层色谱 -氢火焰检测技术、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可以有效地表征油藏烃类组成的非均质性。塔中北斜坡石炭系油藏烃类组成东西端表现出共同性质 ,即总烃含量高 ,极性化合物丰度相对较低 ,含油率T值较高 ,表现出油层的特征。相反 ,中端各井尽管T值含量高 ,但烃类组成中 ,总烃含量低 ,沥青质含量高 ,表明该油藏曾遭受破坏。塔中北斜坡志留系油藏地球化学描述表征西端古油藏遭到较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 ,且后期轻质油的注入对此油藏影响较少 ;而东端古油藏原油没有发生生物降解作用 ,且后期轻质油的注入比例高。根据储集岩烃类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 ,塔中北斜坡石炭系油藏存在着两期充注过程 ,第一期充注的石油形成现今的沥青砂或油砂 。
- 张敏张俊毛治超赵红静胡伯良
- 关键词:油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油藏地球化学正构烷烃
- 辽河双南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
- 2003年
- 辽河双南油田的原油大多属于正常比重的原油,其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上呈现出姥鲛烷、植烷和甾烷的C27R和C29R均势,而重排藿烷、新藿烷和伽马蜡烷具有含量较低的特征。这种均势和特征表明原油来源于淡水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混合型有机质。甾萜烷和芳烃成熟度参数表明部分原油属于成熟原油,如双201等井的原油;另有部分原油则属于未成熟原油,如清5井和锦135井原油。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具有明显不同的轻烃组成,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这些原油主要来源于该地区的沙三段烃源岩。
- 段云鹏包建平马安来朱翠山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轻烃生物标志物成熟度油源对比
-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 2000年
-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属广阔的台地和槽盆沉积,是塔里木盆地海相主力烃源岩,通过对寒武系一下奥陶统及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饱和和芳香烃的部析,发现11个分子系列参数在两套烃源岩中具有明显的区别,寒武系一下奥陶统烃源岩Tmax较高,烃指数极低,产率指数较高,两套烃源岩的TOC玎当,Ph/nC18值较高,藿烷/甾烷值较低(<2.0),甲藻甾烷含量较高,重排甾烷含量较低,姥鲛烷/植烷值较低,伽马蜡烷/C30藿烷值较高,表明寒武系处于厌氧环境的时间较长,水体盐度较高,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
- 朱俊章包建平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海相沉积寒武纪奥陶纪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被引量:11
- 2002年
- 作者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技术 ,系统研究了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生烃组分及有机质热演化。江汉盆地烃源岩形态显微组分含量明显偏低 ,平均仅占全岩体积的 1.5 %。显微组分组成中富含腐泥组 ,相对发育镜质组和壳质组 ,贫惰性组。有机质类型多为Ⅱ、Ⅰ型。藻类体、矿物沥青基质是该区主要生烃组分。文中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及富氢组分和非烃馏分的荧光参数探讨了江汉盆地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 。
- 马安来李贤庆包建平熊波
- 关键词: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热演化
- 微生物降解对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影响被引量:26
- 1999年
- 不同微生物降解级别原油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轻度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中含氯化合物没有明显的影响;中等降解的原油,随降解程度的增加,唑、甲基唑和C2-唑的浓度呈规律性的减小;严重降解原油,其含氯化合物浓度则显著降低。唑、甲基唑、C2-唑的相对百分含量在非严重降解原油中,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在严重降解原油中,唑和甲基唑明显降低,C2-唑则升高。二甲基唑类,全屏蔽型、半屏蔽型、全裸露型三类异构体的相对百分含量,在非严重降解原油中无明显变化;在严重降解原油中,全屏蔽型和全裸露型增加,而半屏蔽型降低。
- 张春明赵红静梅博文陈梅肖乾华吴铁生
- 关键词:原油生物降解咔唑微生物地球化学
- 双台河口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综合应用原油物性、原油族组成、饱和烃及生物标记等资料,对双台河口地区原油地球化学性质及油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本区沙河街组油藏为自生自储的原生油藏,沙三段是本区的主要油源层,沙一、二段是本区的次要油源层.双台河口地区临近...
- 黄毅韩霞吴拓王刚包建平马安来
- 关键词: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记物
- 文献传递
- 含油气系统基本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7
- 2000年
- 在对国内外含油气系统文献资料系统调研的基础上 ,介绍了含油气系统概念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论述了含油气系统的定义、级别和命名、特征与展布范围、描述与模拟、分类等基本内容 ,并以开鲁盆地某凹陷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研究为实例说明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最后 ,对含油气系统研究的优缺点作了评述 ,提出了我国含油气系统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趋势。
- 李贤庆潘继平许晓宏
-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油气藏生油层石油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