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系

作品数:59 被引量:212H指数:8
相关作者:毛莉姚强代强李亚玲刘赞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教育
  • 7篇中西医
  • 6篇中医
  • 5篇医德
  • 5篇中西医结合
  • 5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4篇德教
  • 4篇医德教育
  • 4篇医学生
  • 4篇西医
  • 4篇高校
  • 3篇血肿
  • 3篇益气
  • 3篇针刀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机构

  • 58篇陕西中医药大...
  • 14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玉林市红十字...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陕西省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药研...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范小璇
  • 3篇赵晓平
  • 3篇王更新
  • 3篇凯文娟
  • 3篇范文涛
  • 2篇何丽云
  • 2篇张效科
  • 2篇王米渠
  • 2篇刘思攸
  • 2篇赖昌生
  • 2篇王广军
  • 2篇何玲
  • 2篇谭从娥
  • 2篇周振国
  • 2篇毛莉
  • 2篇章逢润
  • 2篇代强
  • 2篇姚强
  • 1篇姜菊娥
  • 1篇文天才

传媒

  • 6篇现代中医药
  • 5篇中国医学伦理...
  • 4篇陕西中医
  • 4篇才智
  • 2篇科技导报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诊治体会
2007年
小儿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临床较少见,但是病情变化快,往往危及生命。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共治疗小儿后颅窝硬膜外血肿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共治疗小儿后颅窝硬膜外血肿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17岁,平均年龄10.72岁。受伤原因,坠落伤3例,车祸伤1例。
赵晓平范小璇王更新
关键词: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小儿平均年龄病情变化受伤原因坠落伤
论经脉分布的阴阳平衡及病理失衡被引量:4
2005年
何玲刘思攸
关键词:经脉阴阳穴位
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6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为观察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对68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与未进行高压氧治疗的42例患者,从偏瘫或肌力减退、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反映迟钝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晕、失语、视力减退7个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疗效与开始治疗时间和治疗次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采用高压氧治疗患者头痛头晕、失语2项颅脑损伤症状改善较未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明显(P<0.05),偏瘫或肌力减退、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4项颅脑损伤症状体征改善较未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明显(P<0.01)。认为高压氧在治疗颅脑损伤中具有促醒、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的优点,疗效与疗程和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张宝丽范小璇赵晓平周振国
关键词:高压氧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
张学文运用三阳经开阖枢理论辨治疑难杂症经验被引量:15
2014年
《黄帝内经》中三阳经开阖枢理论代表了三阳经三种气机运行方式,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亦多有体现。张学文教授对此体会颇深,并推崇吴崑所言:"太阳在表,敷畅阳气";"阳明在里,受纳阳气";"少阳在于表里之间,转输阳气"。临证时以此理论为指导,提出辨证用药应遵循太阳为开,经气以畅为顺;阳明为阖,经气以盛为用;少阳为枢,经气以和为贵,并以此辩治疑难杂症。
张效科田正良
关键词:三阳经开阖枢名医经验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科学问题发现研究
2024年
以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植物人促醒中心持续植物状态(PVS)真实世界实际诊疗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例,全面收集PVS患者包括中西医在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情况、专科检查、实验室检查、量表检查、中医证候信息及辨证分型指标及治疗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成为PVS可选择且疗效显著的疗法之一,但在研究中也存在复杂干预下治疗效果不明确、证候分类方式不统一等问题。分析展示了PVS临床医疗实践与真实世界研究的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结合的科学问题发现过程,以期在将来的真实世界研究中更好地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达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目的,并为进一步总结中西医结合促醒PVS的疗效与诊治经验,预测PVS患者预后及苏醒可能性、提高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率打下基础。
赖科云陈霄宋虎杰赖昌生王凯悦白杨张烨怡文辉刘海洋冉静纯谭福雄田亚丽王振国王广军
关键词:持续植物状态中西医结合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最近10年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的分析,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类型前4位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胃湿热,病位证素主要集中于肝、脾、胃,病机病性证素前4位为气郁、气滞、气虚、内湿。结论: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类型分布分散,临床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比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有利于临床经验的推广。
王相东杨帆郭小青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证候要素
Camurati-Engelmann病1例
2016年
患者,男,25岁,因四肢骨钝性疼痛伴全身乏力3月余,于2015年3月28日入院。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酸痛无力,疼痛范围和程度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自觉症状稍轻后于西安某医院骨肿瘤科诊治,给予相关辅助检查后诊断为“畸形性骨炎”,建议口服钙剂,连续服用4周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反而有加重趋势.
袁普卫杨威康武林周国干张晓亮
关键词:骨发育不良骨痛
章逢润教授治疗周围型面瘫的思路和方法被引量:5
2007年
毛莉章逢润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闪罐法名医经验
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中医药文化在医学知识的传承、医学人才的培养、医德修养的提高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文化既有医学典籍文化,还有名医成才文化、医德医风文化、中医药教育文化。中医药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同一性:中医药文化涵养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又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张玉亮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经方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天/口服,川芎嗪120mg天/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郭建队袁有才刘淑霞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中西医结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