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作品数:53 被引量:140H指数:7
相关作者:童蓓燕郭文平谭瑞珍罗玺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会议论文
  • 2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细胞
  • 11篇内皮
  • 10篇血管
  • 10篇药物
  • 9篇内皮细胞
  • 7篇血管内皮
  • 6篇形态发生蛋白
  • 6篇血管内皮细胞
  • 6篇视网膜
  • 6篇树突
  • 6篇树突状
  • 6篇树突状细胞
  • 6篇人骨形态发生...
  • 6篇重组人骨形态...
  • 6篇重组人骨形态...
  • 6篇网膜
  • 6篇免疫
  • 6篇骨形态
  • 5篇神经干
  • 5篇神经干细胞

机构

  • 5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周国民
  • 9篇王海杰
  • 8篇汪洋
  • 7篇钟翠平
  • 7篇肖虹蕾
  • 6篇谭玉珍
  • 5篇王金武
  • 5篇张新华
  • 4篇彭裕文
  • 3篇孙贵新
  • 3篇谭瑞珍
  • 2篇冯东福
  • 2篇罗玺
  • 2篇李鸿帅
  • 2篇袁颖
  • 2篇陶振钢
  • 2篇范存义
  • 2篇薛明明
  • 2篇郭尚春
  • 2篇高静琰

传媒

  • 15篇中国解剖学会...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2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脊柱相关结构内神经末梢的化学性质
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综合征,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不稳、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的增生、椎管内肿瘤以及其它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都可造成腰腿痛。为深入探讨原发性腰腿痛的发病机理,本文从化学神经解剖学角度出发,以人为研究对象...
王劼彭裕文刘才栋方有生
关键词:神经末梢椎间盘纤维环棘上韧带黄韧带
文献传递
改良ADP酶法显示血管
ADP酶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与ATP酶、CD39同源性较高,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其活性在机体死亡后仍可保持较长时间,故可应用酶组织化学显示血管。我们在以往ATP酶及ADP酶组织化学法基础上加...
佘振珏肖虹蕾胡宝洋刘丽萍周国民
关键词:ADP肿瘤组织酶组织化学冰冻切片ATP
文献传递
清营Ⅰ号药物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表达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个高度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的细胞因子,它可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内皮细胞修复过程有关.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清营Ⅰ号药物血清对血管内皮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营Ⅰ号方对VEGF在深静脉...
王健曹烨民奚九一鲁培基王海杰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法药物血清深静脉血栓形成
文献传递
清营Ⅰ号药物血清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清营Ⅰ号含药血清对培养的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MTT法,分FBS(胎牛血清)组、RS(正常家兔血清)组、RDS(丹参血清)组和RQS(清营I号血清)组,每组分5%、10%和15%3种浓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RS组、RDS组和RQS组不同浓度细胞损伤无影响。(2)RQS能够影响HUVEC代谢MTT。(3)同种浓度RQS组OD值明显高于FBS、RS、RDS各组;10%、15%浓度组明显高于5%的OD值。而10%、15%RQS浓度组与FBS、RS3种浓度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营Ⅰ号药物血清可明显增强VEC分裂、增殖,且增殖程度与浓度有关。
王健鲁培基曹烨民奚九一王海杰谭玉珍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清药理学
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暂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在宿主缺血区的基因表达情况 ,以及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法将VEGF12 1基因转染到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经RT 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转基因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 (tMCAO) ,并将其随机分成 :(1)对照组 ,(2 )细胞悬液PBS移植组 ,(3)神经干细胞移植组 ,(4)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组 ,前 3组每组 10只大鼠 ,第 4组 2 0只大鼠。立体定向法将BrdU标记的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tMCAO大鼠的纹状体缺血半暗区。移植后 2~ 12周进行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 (NSS)并与其他 3组比较。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移植后 1周转基因神经干细胞在脑内的基因表达情况和移植后 12周转基因神经干细胞在脑内的分化、迁徙情况。结果 转基因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子代细胞均有VEGF12 1的表达并持续 2周左右。移植后 2、4、6、8、10、12周(4)组大鼠的NSS评分分别为 5 8± 1 5、5 0± 1 0、4 6± 1 0、4 0± 0 7、4 0± 1 0、3 8± 0 4 ,均低于其他3组。其中第 8周显著低于 (1)、(2 )组 (均P =0 0 0 8) ,第 12周显著低于 (1)、(2 )、(3)组 (均P =0 0 0 0 )。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 1周?
朱巍周良辅汪洋朱剑虹毛颖
关键词:暂时性脑缺血VEGF内皮生长因子神经功能
根性痛发病机理的化学神经解剖学研究
为深入探讨根性痛的发病机理,本文从化学神经解剖学角度出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大鼠右侧腰4脊神经后根结扎硅胶管进行压迫,用Weil染色方法和电镜观察,建立大鼠根性痛模型;利用大鼠根性痛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
王劼赵忠球潘艳春彭裕文刘才栋顾红玉沈馨亚
关键词:根性痛发病机理后根神经节
文献传递
树突状细胞与趋化因子的研究进展
2004年
张新华钟翠平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趋化因子抗原提呈细胞炎症免疫反应
马桑内酯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2005年
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会导致细胞自身功能的改变,从而引发一些疾病的形成。研究致痫时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可能对癫痫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用马桑内酯(CL)刺激体外纯化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2、4、6、8h后,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各时期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CL作用4h后,G1期细胞数较对照组和2h组明显下降(P<0.05),S期和G2+M期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同时细胞凋亡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致痫时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会发生改变,即细胞由G1/G0期向S和G2+M期快速转化。
郭文平朱长庚刘庆莹
关键词:马桑内酯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海马
新生鼠脑血管的分离与内皮细胞的培养
外周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已成熟,且建立了细胞株。多限于实验室的条件,有关脑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取3~4只5~7日龄的SD大鼠,取出大脑,加入适量的D-hanks液进行吹打,见有大量游离血管段即停止。静置1...
余沪荣沈馨亚汪洋
关键词:内皮细胞新生鼠
文献传递
肝再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3年
肝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肝损伤后机体能精确地调控肝细胞增殖、生长 ,迅速恢复其原有体积和重量。当肝细胞复制被阻断或延误时 ,肝内就会启动干细胞增生。最近研究发现再生肝基因表达可分几个阶段 :肝再生的启动始于大量即刻基因表达 ,G1期的肝细胞对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转化生长因子α、β(TGFα、β)、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IL 6等细胞因子有反应 ;至少有四种转录因子即NFkB、STAT3、AP 1和C/EBPβ在起动肝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伟张新华钟翠平
关键词:肝再生分子生物学细胞增生肝前体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