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47 被引量:76H指数:5
相关作者:焦雅辉李红尚琳琳沈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文学
  • 6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小说
  • 3篇文学
  • 3篇汉语
  • 3篇悲剧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性
  • 2篇叙事
  • 2篇意蕴
  • 2篇语言
  • 2篇人性
  • 2篇散文
  • 2篇审美
  • 2篇桃花
  • 2篇桃花扇
  • 2篇女性
  • 2篇兼及
  • 2篇功能性
  • 2篇和心
  • 2篇《桃花扇》
  • 2篇长篇

机构

  • 37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柏秀娟
  • 2篇凌逾
  • 2篇曾小霞
  • 2篇陈世忠
  • 2篇刘晟
  • 2篇张玉金
  • 1篇于丰
  • 1篇左鹏军
  • 1篇连勇
  • 1篇郑宇华
  • 1篇戴庆厦
  • 1篇沈建民
  • 1篇吴春玲
  • 1篇张桂光
  • 1篇贺爽
  • 1篇李红
  • 1篇游修庆
  • 1篇焦雅辉
  • 1篇周新兰
  • 1篇孙菊芬

传媒

  • 3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世界华文文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青海师专学报
  • 1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民族语文
  • 1篇江淮论坛
  • 1篇语文月刊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语言研究
  • 1篇华文文学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殷都学刊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长春市委党校...

年份

  • 1篇2007
  • 6篇2005
  • 8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灵魂的升华——谈虹影的创作被引量:1
2003年
虹影作为一名旅英华文作家,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省、审视的惆怅和西方当代文化的敏锐与单纯的泼辣。在此种独特的情怀下,她通过文学创作不懈地探索人性的归属,在生命与信仰归宿的找寻中进行着灵魂的不断升华。本文力图从体悟现实——追求唯美——寻觅归宿三个层面对这种升华进行深入地解剖。
尚琳琳
关键词:升华人性
儒家小说观与唐前志怪小说被引量:2
2005年
唐前志怪小说研究近年来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取得了颇为可喜的成绩,但人们的眼光往往局限于宗教方面,鲜少有从儒家思想角度着眼探讨的。儒家思想以实用理性为根本,反对荒诞不经的神鬼怪异之说,不仅直接影响了唐前志怪小说的形态,也在客观上阻碍了小说文体的发展。
曾小霞
关键词:志怪小说
女性主义建构与殖民都市百年史——论施叔青的长篇小说《香港三部曲》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意在分析施叔青的三部曲《香港三部曲》的文学史意义 :一是开创中国小说“打造都市百年史”先河 ;二是小说独特的构思创意 ,用象征串接妓女家族史和香港殖民百年史 ,在性与政治中交汇城市历史与人物历史 ,运用象征最普遍最基本的四季循环的地母精神的女性建构 ,融注城市现代化、欲望化、生活化的寓意 ,表现香港百年的屈辱事人史、反抗血泪史和解构重建史 ,同时运用虚实相生法在史料与成像之间投入想象和智慧 。
凌逾
关键词: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虚实相生
从正、反、合走向反叛——西方审美形式流变论被引量:1
2002年
“形式”概念在西方美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宏观的意义上把西方美学史上的审美形式理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客观形式美论、主观形式美论、主客统一的形式美论、多元化的形式美论。梳理和考察它从古典、近代时期的正、反、合三题的逻辑发展走向现代反叛的流变历程 ,并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 ,有助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建设。
连勇
关键词:主观
“小女人散文”:飘浮在商潮之上
2004年
“小女人散文”又称都市女性随笔,是一群知识女性以“闲着也是闲着”的姿态进行的创作。它是商业社会的催生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文化快餐的性质注定其文学性的缺失和商品性的凸现。它不书写商潮的沉浮与无奈,却又沾染了商业社会的气息,所以它不属于商潮,只能漂浮在商潮之上。
贺爽
关键词:中产阶级媒体
论《桃花扇》杨龙友的功能性和心理性被引量:3
2002年
《桃花扇》中的人物,兼具叙事学“功能性”和传统批评的“心理性”的特征,但因他们轻重有别的地位身份,不同角色在戏剧中安排的差异,在这两个方面各有偏重。其中的杨龙友因在戏剧结构建构和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而具有突出的功能作用和心理特质。
柏秀娟
关键词:《桃花扇》功能性心理性戏剧情节
浅论《桃花扇》中杨龙友形象的功能性和心理性被引量:2
2002年
《桃花扇》中的人物,兼具叙事学“功能性”和传统批评的“心理性” 的特征,但因他们轻重有别的地位身份,不同角色在戏剧中安排的差异,在这两个方面各有偏重。其中的杨龙友因在戏剧结构建构和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而具有突出的功能作用和心理特质。
柏秀娟
关键词:《桃花扇》功能性心理性
论黄生《字诂》《义府》对训诂学的贡献被引量:6
2003年
本文通过对黄生《字诂》、《义府》的具体训诂实践的考察,以方法为纲,兼及训诂材料,归纳和总结了其训诂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认为,黄生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等三种传统训诂方法的运用,以及相关材料的选择上,都显示了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确实不愧为清代训诂学大盛的先声。
孙菊芬
关键词:《字诂》《义府》训诂学训诂材料清代
在文学与政治之间:维新派文学家的两难
2004年
Proceed from basic goal of the political reform,the writer of the modern reformers recommend the literature reform,which both improves the position of literature,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theory and creating,offers the distinct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era characteristic and makes literature with too much color of unliterature,leaving lessons worthing reviewing on creating and in theory.A difficult choice for the writer of the reformer choosing and judging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has reflected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s 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at transmu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左鹏军
关键词:文学政治
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反思被引量:3
2002年
李红
关键词:宗教文化历史局限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